當前通訊!“成長的煩惱”成偉康醫療上市攔路虎
2023-02-04 05:32:37 |來源:大眾證券報
第三次IPO的江蘇偉康潔婧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康醫療”),最終還是鎩羽。
2022年8月下旬,由于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偉康醫療首發上市申請未獲創業板上市委通過。偉康醫療上會前一個多月,《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發現其存在五方面值得注意情形——核心募投項目5年來變化不大,2015年來營收盈利呈現滑坡態勢,以及員工數量下降與公司業績匹配度等情形。尤其是核心募投項目多年變化不大,疊加公司業績持續滑坡,除了為上市而上市疑問,是否符合成長性的創業板定位問題突出。
(資料圖片)
三度IPO均告失敗
偉康醫療是一家醫療器械企業,主要從事一次性使用醫療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吸引管、吸痰管、鼻氧管、引流袋等。
事實上,此次IPO是偉康醫療第三次謀求A股上市。早在2017年9月,偉康醫療便報送招股說明書,欲登陸滬市主板,但以撤材料告終。時隔近兩年后的2019年6月,偉康醫療選擇轉戰創業板,然而,披露招股書后時隔3個月,公司被證監會抽中現場檢查,又選擇了撤材料終止IPO。
對于第二次終止IPO的原因,此前有公開報道顯示,偉康醫療稱系進行經營戰略調整,進一步聚焦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主業,剝離與主營業務生產無關的蘇州地區土地和房產,并且預計審核期限將明顯延長,面臨外部機構投資者的兌現回報壓力。
2021年9月,偉康醫療再次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欲登陸創業板,經過兩輪審核問詢和一次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過后,終于在2022年8月26日迎來上會,不料直接被否。
值得注意的是,偉康醫療2017年來的三次IPO申報,均選聘了不同的保薦券商。
偉康醫療IPO被否前兩個月,《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發現偉康醫療存在五方面值得注意情形——核心募投項目5年來變化不大,是否為上市而上市?2015年來營收盈利呈現滑坡態勢暴露成長性問題,員工數量下降與公司業績匹配度及曾長期存在所謂未繳納甚至自愿放棄繳納社保等。
為上市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首次披露招股書以來,偉康醫療歷次IPO的核心募投項目變化基本不大,是否為上市而上市“圈錢”疑問油然而生。
翻閱公司2017年9月、2019年6月及2022年8月招股書可以發現,偉康醫療此次創業板IPO的核心募投項目與5年前相比,新增產能合計都是6950萬件(單向閥系麻醉面罩等配件,故不單獨計算為產能),除了導尿管項目有所調整,其余募投項目內容變化不大(見圖一、圖二)。尤其是新建產能項目中,募投建設年產4800萬支吸痰管、1000萬個引流袋的項目一直保留。不過,此次IPO募投項目中的1000萬個引流袋細分為800萬個防逆引流袋、200萬個精密引流袋。
圖一:偉康醫療2017年9月招股書募投項目截圖
圖二:偉康醫療2022年8月招股書上會稿募投項目截圖
事實上,細看公司其他募投項目,可以發現時隔5年后的變化也并不算大。
還需要注意的是,公司2017年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期間,吸痰包、吸痰器、吸痰管的合計產能均為2100萬件;2019年招股書顯示吸痰包、吸痰器、吸痰管的合計產能從2100萬件提升到2018年的3800萬件,最新招股書顯示吸痰管系列2019年來產能均為3960萬件。產量方面,從2014年2000.51萬件,到2018的3532.61萬件,再到2021年4235萬件,7年來增長約110%;銷量從2014年的1786.33萬件,增長到2021年的3940萬件,7年來銷量增長120.56%,增幅遠不及公司最主要產品吸引管(銷量從1149.34萬件增至3332萬件,增幅接近200%)。而公司此次IPO募投新建吸痰管年產能為4800萬件,相當于2021年產能1.2倍以上、產量1.1倍以上、銷量近1.3倍。
公司曾在2017年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產品均為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生產設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通過更換模具、調節工序等方式來實現不同產品之間的生產切換。報告期內公司產能主要根據當期生產設備、銷售訂單來確定,產品之間的產能具有一定的彈性。”最新招股書中也有相同表述。也就是說,公司總產能應當可以在不變的情況下,具體生產什么產品可以進行調整。
而以公司2016年來總產能、總產量、總銷量的變化,可以看出公司產量、銷售增長與產能增長的匹配情況,能從中觀察公司對新增產能的實際需求程度、消化能力。
公司總產能方面,2016年為8602.05萬件,2018年為10867萬件,2021年為12335萬件,公司6年來總產能增加了3730萬件以上,接近此次募投項目新增總產能6950萬件的一半以上。總產量方面,2016年為8814.98萬件,2018年為10074.21萬件,2021年為11511萬件,6年里增加不到2700萬件。總銷量方面,2016年為8742.65萬件,2018年為9760.45萬件,2021年為10980萬件,6年里增加不到2240萬件。可見,公司2016年來完整年度的總產量整體增長明顯低于總產能增加,而銷量整體增長又低于產量增長。
實際上,偉康醫療2021年總產能利用率93.32%,明顯低于2016年的102.48%,產銷率95.39%同樣低于2016年的99.18%。
2016年至2021年的5年里,公司銷量累計增長25.62%,年均復合增長率不到4.7%。而公司此次募投新增總產能6950萬件,相當于2021年總銷量的63.30%,如果公司未來每年均保持4.7%銷量增長,以此測算,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完全消化新增產能。更需要注意的是,偉康醫療最近幾年銷量增長還出現放緩——2019年至2021年的3年銷量整體增幅為12.49%、年均復合增長率4%。
可見,2017年來,公司吸痰管、引流袋的IPO募投新增產能始終不變的背后,除了新增產能能否有效消化,偉康醫療核心募投項目規劃的科學性、嚴謹性以及合理性、資金使用效率,是否為上市而上市,都引人關注。
成長性明顯存憂
IPO核心募投項目5年變化不大,加上偉康醫療2015年來業績增速放緩甚至蛻變為滑坡(見圖三),更令人關注其成長性。
2019-2021年,偉康醫療營收分別為2.62億元、2.54億元、2.44億元,營收滑坡態勢明顯。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904.39萬元、5470.50萬元、5462.60萬元,與營收下降態勢一致。公司體現主業業績的扣非凈利潤也整體呈現下降的走勢,2019年超過5800萬元,到2021年時已不足4819萬元。
時間放長一些來看,偉康醫療2021年的營收已經略低于2017年,稍多于2018年。事實上,從公司營收增速看,2015年來整體呈現從放緩到滑坡態勢,2015年增長24.01%是7年來最高,2016年為6.91%,2017年是13.75%,2018年為-1.80%,2019年增長9.11%,2020年下滑3.20%,2021年繼續下降3.73%。營收成長性不足盡顯。
2021年,偉康醫療的歸母凈利潤比2018年、2017年都低,只比2016年稍多。2015年來,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速滑坡更明顯——2015年同比大增近131%,2016-2018年雖然增速不穩定但保持了兩位數增長,2019年增速猛然放緩到微增0.32%,2020年、2021年都轉為下滑,雖然2021年降幅大幅收窄、扣非凈利潤增速也轉正,但放眼2015年來,2021年扣非凈利潤增長仍是低位,僅好于受疫情影響最大的2020年。
公司在最新招股書中曾就主營業務成長性表示:“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748.68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1146.03 萬元,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響,Cardinal、Medline 等客戶部分月份業務基本暫停,吸引管等直接外銷產品收入(不含醫用口罩)同比減少3379.15萬元、直接外銷產品毛利(不含醫用口罩、剔除運費會計處理影響)同比減少889.88萬元,以及境內直銷收入(不含醫用口罩)同比減少490.61萬元、境內直銷毛利(不含醫用口罩、剔除運費會計處理影響)同比減少338.56萬元。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公司于2020年上半年購置醫用口罩生產設備用于生產醫用口罩,當年醫用口罩實現收入3273.14萬元,醫用口罩相關收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
“2021年,偉康醫療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525.80萬元,其中醫用口罩收入同比減少2897.87萬元。剔除醫用口罩影響后,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2372.07萬元、同比增長11.08%,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163.47萬元、同比增長3.51%,主要是由于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內銷收入同比增加2212.92萬元、內銷毛利同比增加979.40萬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出現前的2019年,公司營收增速雖然明顯好于2018年,但已經不如2017年、2015年水平;歸母凈利潤增速較之前也大幅降低。
譬如公司近年營收最高的2019年時的主要產品中(見圖四),手術護理系列營收15855.39萬元、呼吸系列營收4828.94萬元、麻醉系列營收2689.17萬元、泌尿系列營收1267.82萬元、穿刺系列營收752.15萬元,較2018年增長的也只有手術護理系列、泌尿系列,其中主要依靠手術護理系列。公司2019年主要產品營收25434.23萬元、同比漲幅8%出頭,較2017年的24181.17萬元只增長不到5%,而2017年同比增幅接近15%。這意味著,結合2018年主要產品營收不到2.4億元,較2017年下降看(見圖五),公司在疫情前兩年的營收增速已現頹勢。
圖四:偉康醫療2021年招股書截圖
圖五:偉康醫療2019年招股書截圖
2015年來業績增速放緩甚至蛻變為滑坡下凸顯成長性不足,結合偉康醫療核心募投項目5年來變化不大、募投新建產能消化存憂,使得偉康醫療更添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疑問。
事實上,上市委就曾要求偉康醫療進一步說明公司經營業績是否具有成長性,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 記者 爾東
關鍵詞: 成長的煩惱
標簽閱讀
-
當前通訊!“成長的煩惱”成偉康醫療上市攔路虎
2023-02-04 -
每日時訊!下周看點:A股首份年報將出爐
2023-02-04 -
環球簡訊:智度科技比特幣資產計提0.63億元減值,2022年由盈轉虧
2023-02-04 -
重大消息!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來了,這些城市目標出爐
2023-02-04 -
每日頭條!余干縣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III級/較重】
2023-02-04 -
當前快報:臨海市汛橋鎮人民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2023-02-04 -
世界熱訊:烏爾諾斯
2023-02-03 -
即時焦點:ChatGPT 火了,搜索商業化的下一次進化還遠嗎?
2023-02-03 -
動態:投服中心評選表彰2022年度優秀公益律師
2023-02-03 -
倍加潔擬收購舒客牙膏母公司薇美姿16.5%股權,后者赴港上市招...
2023-02-03 -
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51.7萬遠超預期 失業率降至53年新低
2023-02-03 -
天天實時:ST八菱2022年度業績預減摘帽難 股民索賠案二審正...
2023-02-03 -
當前速看:多座核反應堆維護前夕 法國核能發電量躍升至12個月高點
2023-02-03 -
世界快播:300億鋰鹽巨頭又要大擴產!國資反對
2023-02-03 -
世界動態:馬軍率隊到寧波市考察學習
2023-02-03 -
日元走強 讓全球最大養老基金虧慘了
2023-02-03 -
交通運輸部:1月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1條 完成客運量1...
2023-02-03 -
環球訊息:提前還款竟然排隊到9月、App預約全滿,專家稱應重...
2023-02-03 -
環球熱點!濟南能源燃氣企業:年貨市集鬧元宵?攜手共進譜新篇
2023-02-03 -
世界時訊:簡支梁沖擊強度
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