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A 股年報風云:8成企業實現正向收益 ,134家企業被出具非標意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伴隨著五一小長假的臨近,A 股2022年報季即將正式收官。

        wind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4 月 27 日晚,A 股市場已有4636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 2022 年年報,合計實現營業收入65.81 萬億元,同比增長8.08%,實現歸母凈利潤5.18萬億元,同比增長1.93%。剔除金融和兩油后,實現營業收入合計49.59 萬億元,同比增長8.52%,實現歸母凈利潤2.61 萬億元,同比增長0.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分板塊來看,與往年雙創板塊業績增速領跑不同的是,今年北交所業績表現頗為亮眼。

        剔除今年新上市、缺乏同比數據的企業,北交所業績增速最快,實現歸母凈利潤138.11 億元,同比增長12.28%。創業板緊隨其后,實現歸母凈利潤2412.62億元,同比增長10.64%??苿摪鍤w母凈利潤則為1038.70 億元,同比增長僅4.96%。主板歸母凈利潤4.77 萬億,同比增長1.27%,增速最低。

        分行業來看,電力設備業績增長一騎絕塵,連續兩年霸榜領漲,石油石化、基礎化工、有色金屬行業漲幅也居前。地產、建筑材料、傳媒、家電等行業則業績降幅明顯。

        同時,截至目前 A 股有 134 家企業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包括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wind 數據顯示,有 41 家企業或面臨暫停上市。

        業績分化加劇

        面對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2022 年A 股上市公司承受住壓力,實現了整體業績的持續增長。

        4636 家上市公司中,3809 家企業實現正向收益,占比超過 82%。實現正向業績增長的企業則有2229 家,占比 48.08%,其中17 家企業業績增長超過10 倍,498 家企業業績增長超過100%。

        具體來看,A 股市場 2022 年業績分化加劇。剔除金融和兩油后,歸母凈利潤規模超過百億的有 43 家,其中僅中國海油(600938.SH)、中國移動(600941.SH)、中遠海控(601919.SH)三家企業歸母凈利潤超過千億。

        剩余 40 家企業中,大多為能源企業,如陜西煤業(601225.SH)、兗礦能源(600188.SH)、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紫金礦業(601899.SH)、大全能源(688303.SH)、鹽湖股份(000792.SZ)、海螺水泥(600585.SH)等10家企業歸母凈利潤過百億,涵蓋了各大上游資源品龍頭。其中,天齊鋰業業績增速最高,2022 年歸母凈利潤241.25億元,同比上升1060.47%。

        在中游制造板塊之中,新能源產業鏈景氣延續,寧德時代(300750.SZ)、通威股份(600438.SH)、比亞迪(002594.SZ)、隆基綠能(601012.SH)等各大新能源產業龍頭也強者恒強,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07.29 億元、257.26 億元、166.22 億元和148.11 億元,四家企業業績增速分別達到92.89%、217.25%、445.96%和63.02%。

        不過,在新能源產業持續增長的同時,航空、地產、傳媒、教育和生物醫藥等則成為虧損的“重災區”。wind 數據顯示,剔除金融行業,合計有 7 家企業虧損超過百億,76 家企業虧損超過十億,其中,中國國航(601111.SH)、中國東航(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海航控股(600221.SH)均虧損超過百億。

        生物醫藥產業中,百濟神州-U(688235.SH)持續增虧,2022年凈虧損136.42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97.5億元。華僑城A(000069.SZ)、中南建設(000961.SZ)、華遠地產(600743.SH)等分別虧損109.05 億元、91.71 億元和38.22 億元。

        此外,2022 年還有88 家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下滑超過1000%,455 家企業歸母凈利潤下降幅度在100%-1000%之間。

        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認為,2022年我國經濟面臨的影響因素錯綜復雜,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和穩增長政策的陸續推進,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可能已見底。

        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在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發力,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下,2022 年A 股上市公司現金流持續好轉。剔除金融企業和兩油后(下同),剩余4524 家上市公司 2022 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合計4.91 萬億元,較 2021 年同期提升了7.44%。

        從資產負債率上看,2022 年已披露年報的非金融兩油股整體資產負債率為57.08%,較上年同期的57.53%下降了 0.45 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行業資產負債率下降最為明顯,wind 數據顯示,申萬房地產行業截至 2022 年末的資產負債率為75.96%,較2021 年末的79.46%下降了 3.5 個百分點。此外商貿零售行業的資產負債率也從 2021 年末的64.51%下降至60.25%,家用電器行業資產負債率則從61.64%下降至56.42%。

        回望 2022 年,還有一個數據讓市場異常驚喜,即研發投入。即便是經歷較大的經營壓力,A 股上市公司仍保持了較強的研發投入,不斷加碼公司護城河。

        wind 數據顯示,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31 萬億元,較2021 年的1.10 萬億元,同比增長 19.09%。其中21家上市公司研發費用超過百億,中興通訊(000063.SZ)2022 年研發投入達到216 億元,占營收比重為17.57%,位居民企研發投入之首,比亞迪則以202億元的研發投入,位居民企研發排行第二位。

        從研發投入強度來看,A 股合計有578 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超過10%,其中科創板5家未盈利企業邁威生物-U(688062.SH)、前沿生物-U(688221.SH)、盟科藥業-U(688373.SH)、澤璟制藥-U(688266.SH)、君實生物-U(688180.SH)的研發費用分別達到7.59 億元、2.74 億元、1.50 億元、4.98 億元、23.84 億元,占營收比重超過150%。

        對于研發費用增長的原因,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研發費用的上漲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助力,國家創新支持政策不斷發力,通過加強稅收優惠,促進產學結合,暢通成果轉化渠道,優化科創企業融資環境,鼓勵企業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傳統產業競爭不斷加劇,通過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可以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建立技術壁壘,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134家企業被出具非標意見

        隨著2022 年年報漸次揭曉, 新一批觸及財務退市的企業名單也將揭曉。

        wind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 134 家企業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包括57 家被出具“保留意見”、69 家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和 8 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細分來看,持續經營能力存疑、關聯方大額資金占用、行政處罰、未決訴訟事項、內控缺陷或審計機構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等均成為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重要原因。其中,持續經營能力存疑是被出具“非標”意見的主要原因。

        8 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公司*ST藍盾(300297.SZ)、藍光發展(600466.SH)、ST三盛(300282.SZ)、ST中捷(002021.SZ)、*ST光一(300356.SZ)、*ST中潛(300526.SZ)、*ST吉艾(300309.SZ)、*ST明誠(600136.SH)都出現經營困境,面臨極大的退市風險。

        其中,*ST吉艾、*ST藍盾已披露了終止上市決定書。

        2022年,*ST吉艾經審計的扣非前后孰低的凈利潤為-10.4億元,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為1065.45萬元;2022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18.3億元;且公司2022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上述財務條件觸及終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將在5月9日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為十五個交易日,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2023年5月29日。

        *ST藍盾也面臨退市風險,公司4月25日披露公告稱,因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公司股票及藍盾轉債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若*ST藍盾最終被終止上市,藍盾轉債也將成為A股史上第一只退市可轉債。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底退市新規實施以來,資本市場退市制度不斷完善,多元化退出渠道不斷暢通。2021年年報披露后,A股市場42家公司被強制退市,退市數量超過此前三年總和,創歷史新高。而隨著退市制度的不斷優化、退市制度執行更加嚴格合理。多位市場人士認為,2023年A股退市公司數量還將快速增長,逐漸實現強制退市渠道的多元化。

        “注冊制與退市制度相輔相成,隨著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市場在鼓勵新興產業等優質企業上市的同時,也將加速清退缺乏持續經營能力的績差股、題材股。作為市場重要的參與主體,投資者應及時關注退市風險公司的披露信息,秉持理性投資理念,遠離投機炒作行為,使‘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真正得到出清,使‘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良性市場生態機制真正得以建立?!比A南一家資深投行部人士受訪指出。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