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31050場 同比增長417.5%-焦點訊息
2023-05-04 14:43:4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5月4日訊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系統采集與服務平臺數據監測,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國營業性演出31050場,與去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長417.5%,與2019年同比上升49.1%;票房收入15.19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962.2%,與2019年同比增長18.4%;觀眾人數865.49萬人次,與去年同比增長333.2%,與2019年同比增長1.52%。五一假期間,全國營業性演出平均票價與去年同比增長12%。
在2023五一假期演出市場中,專業劇場和新型演藝空間演出票房收入2.97億元,市場占比為19.55%;大型音樂節和演唱會票房收入6.46億元,市場占比為42.53%;大中型旅游演藝票房收入5.76億元,市場占比為37.92% 。
據票務系統采集與服務平臺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演出場次大幅超過2019年同期,主要原因是近三年來小劇場、演藝新空間數量大幅增加,小型演出項目的增長有效帶動了演出場次的上升。票房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大型音樂節、演唱會和旅游演藝。隨著大型演出項目自今年一季度以來的快速復蘇,以及假期出游人數的大幅增長,大型音樂節和演唱會數量比2019年同比增長超過35%,旅游演藝項目日均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亦實現增長,有效拉動了演出市場票房收入的整體上升。
(資料圖)
大型音樂節密集,凸顯綜合帶動效應
五一檔期音樂節高度密集,僅在北京一地就匯集草莓、潮流、無限三個大型音樂節,另外還有奧森生活城市森林音樂季等。除一些知名音樂節在全國各地舉辦外,市場上也涌現出不少地域性品牌和新品牌的音樂節。音樂節不僅在數量增長上呈現強勁態勢,在嫁接市場形態上也有更多新意,例如西昌首屆燒烤音樂節,將露營燒烤節與戶外音樂節有機融合;越來越多的快消品牌也入局音樂節市場,推出與品牌同名的音樂節活動,例如元氣森林音樂節、蜜雪冰城音樂節等,商業品牌從贊助、冠名等單一合作模式逐漸跨界到與現場音樂演出融合發展。
大型音樂節和演唱會呈現出強勁的文旅消費帶動效應,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調研了解,五一期間該類大型演出項目的跨城購票觀演人數占比超過總人次的50%,按照綜合帶動指數初步測算,五天假期內,僅音樂節和演唱會項目帶動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綜合消費規模超過12億元。
沉浸互動演出成為假日經濟的消費熱點
沉浸、互動成為演出市場新的發力點。以沉浸式、互動體驗為關鍵詞的演出項目占五一期間專業劇場和新型演藝空間項目總數的 17.75%,演出場次超過3500場。星空間、飛來飛去棉花糖等新型演藝空間聚集區,以及開心麻花、一臺好戲等民營演藝企業出品的沉浸式演藝項目,成為假日期間年輕觀眾熱衷的演藝“打卡地”。
旅游演藝領域也大力發展沉浸演出品類。張家界市首臺多空間沉浸式體驗劇《遇見大庸》4月29日正式復演,首場上座率達100%;4月30日,沈陽首個沉浸式泛街區音樂劇《沈水之陽》首演,休閑商業街區與演藝深度融合;匯集辭賦、琴箏、古典舞、柳琴戲等多種表演形式的沉浸式漢服演出《書韻瑯琊》在山東臨沂王羲之故居上演;自今年春節后熱度不斷上升的情景互動表演“盛唐密盒”,五一期間成為西安大唐不夜城街區的“流量密碼”,線上線下均吸引大量關注。
各地影視城成為旅游演藝和沉浸演出的代表主體。例如,陜西白鹿原影視城推出全沉浸光影秀《夜譚·白鹿原》,上海影視樂園深度融合自身海派特色和多元文娛形式,推出“森羅萬象·JIN興游園”主題活動,將一票難求的演出劇目、獨一無二的特色劇團和首創推出的漢服巡游等首次匯聚呈現,其常設項目《新世界》也在沉浸式戲劇莊園持續上演。影視城讓IP互娛、沉浸演藝和主題巡游融于一體,形成別開生面的視聽藝術消費新熱點。
專業劇場舞臺匯集經典劇目,五一檔多個劇目首演
五一期間專業劇場不乏紅色題材和融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具備相當票房號召力的優秀劇目,多個劇目將今年首演定檔五一假期。以北京為例,據調研了解,五一期間共有8臺劇目首演,共演出34場,國家大劇院推出的原創歌劇《青春之歌》,北京廣播電視臺與開心麻花聯合出品的音樂劇《覺醒年代》在世紀劇院首演,北京人藝推出的話劇《海鷗》登陸曹禺劇場,北京兒藝根據懸疑經典《偵察》推出改編同名話劇,在南鑼劇場上演。
據票務系統采集與服務平臺數據顯示,五一檔期全國專業劇場演出項目中,專業劇場演出場次和票房綜合最高的藝術類型是話劇、音樂會、兒童劇、舞劇,其中舞劇的平均單場票房最高,《只此青綠》《紅樓夢》《李白》《永不消逝的電波》等舞劇場均票房收入均位列專業劇場演出前茅。
今年五一假期是演出市場全面復蘇以來第一個最具聚集效應和消費熱度的重點檔期,場次密集、品類多樣的演出產品豐富了群眾的假日文化生活,也成為拉動地方消費的有力手段。
同時,行業也應保持清醒的認識,五一檔期演出市場中很大一部分消費來自于存量的集中釋放,要保持演出市場活躍度,還需演出機構不斷推出優秀作品,豐富演出產品供給;不斷創新營銷模式,提升產品影響力;不斷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拓展演出業態,擴大市場規模。演出,將以更強大的吸引力、更豐富的表現力、更充分的體驗感讓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和各類演藝空間。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五一假期全國營業性演出31050場 同比增長417.5%-焦點訊息
2023-05-04 -
資訊:“五一”假期入境香港旅客共171萬人次
2023-05-04 -
今天周大生黃金首飾價格行情(2023年5月4日)
2023-05-04 -
世界新動態:沃達豐(VOD.US)與長和(00001)擬合并英國電信業務...
2023-05-04 -
亞一黃金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5月4日)
2023-05-04 -
當前要聞:古根海姆董事長:銀行倒閉潮正企穩 但貸款收縮令...
2023-05-04 -
大數據里看活力:流量變“消”量,超4546萬人次游客引爆廣東...
2023-05-04 -
世界最資訊丨新農合再迎收費難,4千萬農戶“斷交”,原因何在...
2023-05-04 -
環球微速訊:離開城市回到鄉村,濟南一名碩士女村官的夢想與現實
2023-05-04 -
焦點快看:機關單位的一頓飯只要一塊!這項補貼其實可以取消...
2023-05-04 -
為什么大家反感調休?道理很簡單
2023-05-04 -
世界快消息!開空調,對車子的動力影響有多大?
2023-05-04 -
榮耀三十年 向陽而生——山東格瑞德集團三十周年系列活動圓...
2023-05-04 -
順豐、圓通、韻達演繹2022年報眾生相-速讀
2023-05-04 -
潤和軟件發布面向云邊端全場景下分布式協同行業解決方案
2023-05-04 -
益豐新材——國產高折鏡片單體材料賽道領跑者
2023-05-04 -
香港金管局發聲!為何入市承接港元沽盤?聯匯是否運作正常?_...
2023-05-04 -
21創投行研|生物醫藥投資策略轉向:抗菌新藥研發漸受青睞|環...
2023-05-04 -
陜城投集團人民大廈CMBS成功發行 項目總規模6.5億元
2023-05-04 -
【報資訊】人工智能將開啟AGI時代,特斯拉/微美全息積極打造A...
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