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拒交養娃“智商稅”,寶寶輔食怎么喂才能不“坑”娃?
2023-05-09 16:42:14 |來源:消費者報道
在學習了大量育兒知識后,做父母的都有這種感覺:第一步就決定了未來十幾年的事情。
這里的第一步,腦科學和兒童認知科學稱之為“1000天理論”。從受孕開始的“生命早期1000天”,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在這個關鍵階段,大腦每秒能建立近100萬個新的神經元連接,這是此后人生中任何一個階段都無法達到的速度。
(資料圖片)
而遺傳學研究表明,營養和養育可影響基因的表達方式。在嬰幼兒時期給嬰幼兒提供均衡營養和科學培育,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方式(包括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影響兒童潛能的發揮。這一階段的營養情況關乎一生的生長發育、疾病、衰老。
巨大的意義轉化為沉重的育兒責任。對于新手父母來說,難題從孩子出生后的一餐一飲就開始了。
在此背景下,秉承“做好中國寶寶食品”的初心,4月26日,秋田滿滿首發行業第一款專為寶寶定制的嬰標營養面粉-嬰幼兒維礦多多營養面粉,解決新手父母切實遇到的寶寶食品問題。
一、中國育兒喂養現狀
吃什么?
這是中國的新生兒出生后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母乳喂養是嬰兒的最佳喂養方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在寶寶出生后的前6個月,只需要用純母乳喂養就行,不用吃其他食物,連水都不用喂。
大量研究結果顯示母乳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最適合嬰兒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能滿足嬰兒不同時期的生理需求,是任何其他食物無法取代的。而且母乳喂養無論是對嬰幼兒還是母親自身的健康都有積極的遠期影響。
盡管母乳喂養好,但目前我國純母乳喂養率不足三成。2019年發布的《中國母乳喂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調查了10223個家庭母乳喂養情況。調研結果顯示,當前我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為29.2%,低于全世界40%的平均值。同時,8.1%的寶寶從來沒有喝過媽媽的乳汁。
母乳不夠,輔食來湊。上述調研數據顯示,不少新手父母在嬰兒6個月以前就采取“母乳+輔食”的喂養方式。《中國循證兒科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研究也同樣指出,近7成的中國家長在孩子4-5個月大的時候就會添加輔食。但早在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這樣做了。
在六個月之前,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需求。更重要的是考慮到嬰幼兒吞咽功能和胃腸道功能的發育特點,輔食不宜添加過早。
在六個月之后,由于寶寶的營養需求增加,特別是鐵的需求,需要通過添加輔食來滿足。
而如果添加過晚,不僅寶寶面臨營養不良的風險(特別是缺鐵性貧血),還可能出現偏食,厭食等喂養困難的問題。
關于如何科學喂養的科普知識并不少見,但現實是有很多新手家長困在有限的信息里。上述調研顯示,盡管有不少了解嬰兒6個月內應進行純母乳喂養的家庭因母親乳汁情況、家庭支持不足以及個人工作等因素而選擇了其他喂養方式,但選擇“母乳+水”或者“母乳+輔食”的更多是缺乏正確喂養知識的家庭,而多數進行純母乳喂養的家庭是了解正確的喂養方式的。
除了輔食的添加時間,輔食的種類以及制作也很有講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受看護人經濟承受能力和市面上銷售的輔食種類有限的制約,我國嬰幼兒添加的輔食是以家庭自制為主,
如菜汁、菜湯,蛋黃泥/蒸雞蛋羹、果蔬泥、肉泥,一些粥類等。雖然家庭制作輔食可降低消費成本,但是在食材選擇、加工、制作及營養成分強化量的掌控等方面多憑看護人的自己習慣與感覺,常缺乏科學依據,容易使喂養兒發生消化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腹瀉、偏食和挑食,以及多種微量營養素缺乏和營養不良等問題。
這里的營養不良指的并不是吃不飽而導致面黃肌瘦的那種,而是明明吃飽了,但因為吃的不對而導致營養不均衡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同時在其他營養成分上過度攝入的狀況,也叫隱形饑餓。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顯示,中國隱性饑餓人口則高達3 億,其中,兒童是隱性饑餓的重要受害者。有相當一部分兒童攝入過多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卻對蔬菜與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攝入不足。對他們來說,這種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會導致認知、體格等方面的發育遲緩,甚至引發不可逆轉的嚴重后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近期發布的“中國0至18歲兒童營養與健康系統調查與應用”嬰幼兒膳食調查數據結果顯示,與世界衛生組織輔食營養素密度建議值相比,此次調查研究內的6至23月齡嬰幼兒輔食蛋白質密度偏高,6至8月齡和9至11月齡嬰兒輔食鐵密度和鋅密度偏低。
二、超九成的新手父母愿意購買嬰幼兒專用輔食
“吃得好”的標準是什么?如何讓孩子“吃得對”?在這樣的疑問聲中,科學與市場開始重塑父母對嬰幼兒飲食的認知。
深受現代營養學知識影響的新一代中國父母開始努力剔除那些過去的、負面的、無意識的慣習,使自己成為更加合格的教養者。他們更加關心嬰幼兒的飲食結構與營養來源。不再滿足于讓嬰兒“吃飽”。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上發布的一篇研究《中國嬰幼兒輔助食品的消費及市場》,通過對8934份6~36月齡嬰幼兒看護人關于輔食添加的消費及市場認知度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得出數據,結論顯示87.1%的看護人選擇“嬰幼兒每日應攝入多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做到膳食逐漸多樣化,主要應以食物來源為主”;“參考同事或鄰居的孩子做決定”的占8.9%;而選擇“食物補充不能滿足每日營養需求,必須補充營養素補劑”的占2.9%,“不知道如何補充”的占1.1%。
隨著人們對營養重要性認知度的提高,工業化生產嬰幼兒輔食的種類豐富、質量更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父母開始愿意選擇工業化生產的輔食。
從用戶在資訊和視頻的主動搜索行為中,可以窺見消費者對市場上營養輔食品類的興趣。基于巨量引擎和巨量算數的平臺數據,在2020Q1抖音和頭條母嬰類視頻和內容的搜索量中,"營養輔食”在抖音和頭條平臺的關注度陡增,從2019年Q4在抖音和頭條平臺各居排名TOP3和TOP4,到2020Q1高居TOP1和TOP2。
一哄而上的中國父母推動了中國輔食市場的迅速擴張。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趨勢洞察報告》,2012年至2022年,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已經從100億元猛增至5倍有余,達到527億元。
然而隨著嬰幼兒輔食行業的話題和熱度在不斷升高,投機取巧者以及亂象也開始同步增加。
為了保護嬰幼兒味覺的敏感性,適應其生長發育的需求,高鹽、糖、脂食物成為嬰幼兒飲食中的禁忌,口味清淡被認為是兒童健康飲食的重要特征。2020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中“調味品要求”一項明確指出:輔食應保持原味,12月齡內不宜添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1歲后逐漸嘗試淡口味的膳食。
為了寶寶的健康,不少父母更愿意購買嬰幼兒專用的輔食產品。町芒研究院2020年的調研結果顯示,91.6%的寶爸寶媽會購買嬰幼兒專用輔食,而不是普通食品。
然而《2020嬰幼兒輔食行業研究報告》在測評嬰幼兒輔食的過程中發現,目前市面上嬰幼兒輔食高糖高鹽問題突出。為了迎合嬰幼兒口味,77.89%的嬰幼兒輔食生產商在嬰幼兒輔食中添加各種各樣的糖。有的商家為了迎合一些消費者對低糖或不添加糖的產品需求,在宣傳時,以無白砂糖、蔗糖添加,僅添加天然濃縮果汁為宣傳噱頭,但實際上,這些濃縮果汁中含有大量的游離糖(食品中的游離糖包括加工過程中添加的白砂糖、蔗糖等單糖和雙糖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
根據食品安全標準與檢測評估司 2019 年 8 月 19 日頒布的“中國居民減鹽核心信息十條”中對高鈉食品的規定,目前市場上86%的嬰幼兒輔食是不適合嬰幼兒食用的。
同樣泛濫的還有香精問題。美國兒童科學年報研究表明,嬰幼兒過量攝入食用香精、香料會加重腎的負擔,有損臟器的發育。我國國標 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附錄 B《食品用香精使用規 范》中的表 B.1 中明確規定了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食品用香料和香精,然而調研結果顯示,有48.1%的嬰幼兒輔食中添加了食用香精,同時這些輔食中100%的嬰幼兒輔食品牌都僅在配料表中使用“食用香精”四個字,未對添加的食用香精種類及其添加量進行補充說明。
而以上種種都還算是“有良心”的亂象,由于對嬰幼兒輔食標準執行不到位,產品定位不清晰,市面上還存在許多實際上只是普通成人食品的產品打著嬰幼兒輔食的旗號,在無標準的情況下炒概念、貼標簽,利用父母的育兒焦慮,欺騙消費者“剁手”。
與此同時,不合格的嬰幼兒食品也頻頻被曝光。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18批次不合格嬰幼兒輔食產品。2017年11月,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曾檢出7批次某品牌蔬菜鱈魚泥因超范圍使用香辛料。
層出不窮的市場亂象,讓有益的知識科普變成了商家收割父母錢包的利器,不斷消耗消費者對于輔食品牌的信任,更直接影響了寶寶健康發育。
“建立良好的聲譽需要二十年的時間,而毀掉它,五分鐘就足夠了。”正如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多年之后,至今仍有眾多父母擔心讓自己的寶寶食用國產奶粉是在“冒險”。
消費者的信任一旦摧毀,就難以重建,尤其是在嬰幼兒輔食這種攸關孩子生命安全的行業來說尤為如此。
三、專為寶寶定制的輔食,既要又要還要
安全與品質是消費者選擇輔食產品永遠不會改變的基本準則。中國的嬰幼兒輔食市場想要持續煥發出巨大的增長唯有持續滿足和挖掘消費者對于輔食的品質和需求。
部分頭部企業正在國家標準下開發出多種形式的輔食產品,引領行業發展。作為奶粉外“寶寶第二餐”的輔食,比其一般食品需要執行更加嚴苛的標準。截至2022年,我國衛生部仍在實施的關于嬰幼兒輔助食品的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嬰標”)有3項,分別涵蓋6-36月齡嬰幼兒的谷類輔助食品、罐裝輔助食品,與6-60月齡嬰幼兒及兒童的輔食營養補充品。
2023年4月26日,秉承“做好中國寶寶食品”的初心,秋田滿滿發布行業首個執行GB10769嬰幼兒標準的面粉——嬰幼兒維礦多多營養面粉。
在研發此款嬰標面粉前,秋田滿滿對寶媽的喂養需求做了深度調研,調研發現許多寶媽會親自下廚為寶寶做健康營養的蛋糕、粥、松餅等,在食材原料挑選上有很高的要求。
《中國嬰幼兒輔助食品的消費及市場》發布的調研數據同樣印證這一點。數據顯示,目前父母自己制作輔食的比例與購買市售成品的比例相當占43.6%;大多數是自己動手家庭制作輔食,占20.9%;完全是自己家庭動手制作輔食的占17.6%,完全購買市售輔食的僅占5.1%。
從輔食的種類來看,添加較多的是嬰幼兒面條,占71.3%,蛋黃、全蛋占71.2%,嬰幼兒米粉、米糊占70.2%;其次為肉泥、蔬菜泥,占66.9%,肉酥/肉松占57.3%,嬰幼兒餅干占50.8%;酸奶占32.8%,普通面條占21.2%,泡芙占13.3%,自制米粉、米糊占12.2%。
然而,在自制輔食的家長面前,一個接著一個的新問題迎面而來:市面上五花八門的低中高筋面粉分別適合做什么?多品牌面粉之間的產品差異度模糊,該怎么選?普通家用中式面點粉是否通用于寶寶?
有業內營養師曾表示“寶寶的牙齒和腸胃功能發育不是很完善,面食的添加需要挑選容易消化、營養更盛的產品,不加重寶寶的胃腸道負擔還要有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在秋田滿滿上新前,市面上通用的家用面粉常為中筋面粉筋度高、硬度大,寶寶難以咀嚼并消化,秋田滿滿將這面粉更加細分,將安全、營養、易消化的寶寶面粉訴求做到了極致。
相對于普通小麥粉標準,嬰標面粉在對標上多了兩項對大腸桿菌與沙門氏菌的檢測要求,這兩種條件致病菌超標會造成寶寶身體安全隱患,而在其他指標上,嬰幼兒標準也更加嚴格。
除了各項標準要求嚴于普通小麥粉外,在營養方面,這款嬰標面粉還額外科學添加了許多營養元素: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這些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要的營養元素。例如上文提到的目前我國6至8月齡和9至11月齡嬰兒輔食鐵密度和鋅密度偏低。在寶寶飲食中,鐵攝入不足,會導致缺鐵性貧血;鋅有助于改善食欲,能避免缺鋅導致身體發育遲緩等問題。
在包裝設計秋田滿滿也獨具匠心,選用小吸嘴包裝,可以更鎖鮮,拿取更方便,同時小細嘴設計很好控量,在寶寶輔食制作中能精準稱重,小口徑防止一次倒多,小細嘴易收口,用后一旋一擰非常方便,阻隔鋁膜袋還能有效隔絕空氣抑制細菌增生,全方面保障面粉的品質安全。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質量關注度的提高以及嬰幼兒輔食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在未來,高品質的嬰幼兒輔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全新機遇與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堅持原料、標準層面持續升級的秋田滿滿無疑將引領一次又一次科學育兒的覺醒與升級。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新視野】拒交養娃“智商稅”,寶寶輔食怎么喂才能不“坑”娃?
2023-05-09 -
白糖抽檢報告:49批次“顏值”出問題;太古、玉棠、紅棉等上...
2023-05-09 -
6G技術再突破 持續創新滿足用戶需求-觀察
2023-05-09 -
焦點滾動:關于頭盔的3C認證,你了解多少?
2023-05-09 -
濟南疾控重要提醒!_當前觀察
2023-05-09 -
我國前4個月出口汽車增長120.3%,手機下降3.2% 世界觀熱點
2023-05-09 -
小摩增持華潤燃氣約102.04萬股 每股作價約25.73港元 全球時訊
2023-05-09 -
火星人:2022年集成灶線上零售額占比達24.9%
2023-05-09 -
天天報道:每日優鮮再被強執1668萬
2023-05-09 -
環球熱推薦:超高清產業白皮書發布 數碼視訊AI、空中演播室...
2023-05-09 -
抖音訴喜馬拉雅兩公司侵權
2023-05-09 -
貴人鳥2.27億股權被凍結
2023-05-09 -
如何延長壁掛爐的使用壽命?-今日觀點
2023-05-09 -
蘋果將發iOS 16.5 RC版 Siri能錄屏了
2023-05-09 -
三伏天水果不能亂吃,多吃這5種“伏果”,趕走暑氣,安穩過伏天
2023-05-09 -
世界熱點!怎么會有人造謠“5G比一年前還慢” ?根本站不住腳!
2023-05-09 -
快看:感冒流感新冠疊加風險,家庭小藥箱這樣備
2023-05-09 -
環球百事通!張韶涵演唱會2023時間表
2023-05-09 -
5月9日中藥概念板塊跌幅達2% 全球最資訊
2023-05-09 -
【世界聚看點】沙特阿美將引入與業績掛鉤的股息 占公司年度...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