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新藥研發掀高地爭奪戰,中外藥企發力破解“技術”難題
2023-05-23 20:43:3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創新推動發展。在過去幾年中,腫瘤領域是無可爭議的“王者”領域。不斷涌現的創新藥品和療法為腫瘤藥市場持續注入活力,抗腫瘤領域也成為全球醫藥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
(資料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在中國藥物市場當中,抗腫瘤藥物市場銷售近些年來一直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從2016年到2020年,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人民幣1,975億,在過去5年當中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2.1%。癌癥治療方法的進展使得中國抗腫瘤藥物市場未來幾年也處于上升態勢。預計中國抗腫瘤藥物市場在2025年將會達到人民幣4,162億,其年復合增長率為16.1%,到2030年達到6,831億元。
如何更好的挖掘這一市場成為跨國藥企聚焦的方向。對此,阿斯利康中國腫瘤事業部總經理陳康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近幾年來,中國生物醫藥研發發展較為迅速,中國走向了新的研發時代。這也使得跨國藥企一方面聚焦把創新藥加速引進中國,或聯合本土創新藥企把共同合作研發的創新藥推向海外;另一方面,跨國藥企在加速構建在研發、診斷、商業化等方面的創新模式推動本土化落地,匯聚產融資源,賦能本土最有潛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公司,以中國創新反哺全球新藥管線。
“從腫瘤市場的發展方向來看,阿斯利康專注于6大科學平臺,包含腫瘤驅動因子和耐藥性、DNA損傷反應、免疫腫瘤學、表觀遺傳學、細胞療法以及抗體偶聯藥物等,希望挖掘更多創新藥的研發方向,改善患者治療結局的同時拓展新的治療可能。”陳康偉說。
創新技術改善腫瘤研發難
創新研發是各大藥企保持競爭力的有力武器。IQVIA數據顯示,大型跨國藥企在自主研發上始終保持高額資金投入,年均研發支出占銷售總額比重超18%。從2014-2019年的五年時間內,大型跨國藥企的研發投入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生物醫藥領域研發熱情依舊,臨床試驗數量逐年增長,其中腫瘤領域臨床試驗占比最多,在2019年的972個生物醫藥總試驗數量中,腫瘤領域的占比高達94%。
中國市場的表現出現在領軍跨國藥企財報中的頻率越來越高。一是中國市場的份額和增速維持著高增長。二是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藥物市場上,跨國藥企在享受創新藥加速上市紅利的同時,也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后4+7時代,曾經占比超過80%的過專利期原研藥迎來真正的“專利懸崖”;國家醫保目錄的談判成為決定未來醫藥市場新格局的“調控之手”,讓跨國藥企在產品之外,更要注重及時調整未來市場策略。
陳康偉指出,在整個藥物的研發過程當中,一方面,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政策支持、良好的監管注冊的環境;另一方面,必須要有高素質的人才。原研藥、創新藥的研發的確是有一些風險,如投資非常的高,還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從一個藥物的化合物的發現到一個藥物最終獲批,在這個過程中的確是有很多的風險,而且一般歷時好幾年。
“不過,現在我們也看到了有一些技術的手段,可以更好地為藥物研發賦能。如AI輔助給藥物研發帶來了很多新的機會。另外,在腫瘤組織的穿刺方面,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個不同瘤種的基因或者突變狀況的改變。”陳康偉指出,通過與本土創新企業的合作,利用先進的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在藥物研發過程中,加速探索創新的治療領域。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腫瘤泌尿、婦科及女性腫瘤事業部負責人謝瓊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創新技術也在加速推動患者的全病程管理。一方面,在腫瘤精準診斷上,目前通過AI病理,可以更精準地進行基因分型;另一方面,在患者隨訪上,ChatGPT將釋放較大的潛力。目前基于ChatGPT數據庫積累的相關資料,在未來的患者管理上能起到一定作用。
有證券機構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在過去的40年間,AI在腫瘤藥物研發領域的探索應用不斷加快,人工智能的愈發成熟是成為醫藥領域發展的關鍵點。隨著全新的作用靶點和機制越來越少,制藥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及動力去打造Fist-In-Class產品,如何才能提高研發效率,如何用已有的技術手段賦能藥物研發,AI的作用已是越來越大。
新藥研發難度正逐年提升,主要表現在新藥研發周期有的長達十年,不少藥物的研發費用高達26億美元,每年最多誕生30-50種新藥,原創新藥僅15個左右。而面對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行業需要召喚新技術、新理論、新策略,如此也驅動了技術的創新。這也說明,只有將前沿技術與經典藥物研發手段相結合,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提高藥物研發成功率,才能助力中國原始創新。
跨國巨頭瞄準腫瘤創新出海
在創新技術的助力下,全球腫瘤新藥研發創新氛圍濃厚,中美歐日批準新藥數量保持高水平,中國藥品創新勢頭尤為迅猛。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創新不應僅限于產品研發投入,還應并行考慮上市和上市后的商業化策略,創新運營模式也將成為卓越上市和最大化產品生命周期價值的有效手段。
在創新合作方面,近年來,跨國藥企與本土藥企圍繞腫瘤的相關合作案例也是不斷,特別是在ADC研發熱潮中,中國ADC領域研發進展快速,國內外ADC藥物的對外授權合作的消息更是重磅頻傳。例如,今年2月,阿斯利康與KYM Biosciences Inc.(康諾亞和樂普生物的關聯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就潛在世界首創靶向Claudin 18.2的抗體偶聯藥物(ADC)CMG901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4月13日,Pyramid Biosciences宣布與啟德醫藥達成了獨家許可協議,獲得在全球(除大中華區)開發和商業化TROP2 ADC藥物GQ1010的權益;去年,科倫藥業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科倫博泰與默沙東簽署了《合作協議》,科倫博泰擬將其管線中7種不同在研臨床前ADC(抗體偶聯)候選藥物項目授權給默沙東。
在談及ADC這一賽道的市場潛力時,謝瓊指出,ADC未來確實值得探索,全球也非常期待這一藥物的市場前景。ADC為什么未來市場很大?主要基于這是一個靶向加化療的理念,即靶向化療,能夠給患者帶來藥物療效的同時,解決耐受的問題。尤其是化療會導致腫瘤細胞殺掉,但是患者的正常細胞同樣被它殺掉,但是由于ADC這類產品可以把化療的最大的副作用、危險減掉,可見市場絕對巨大。
“現在市場上布局ADC藥物的企業較多,但是否所有企業都能成功仍需觀望。現在FDA對于藥物的審批聚焦在藥物的CR率(腫瘤完全緩解發生的幾率),是否能讓患者完全實現臨床治愈,這也是中國藥企在布局ADC賽道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另外,ADC藥物要差異化布局,在評估有效率的同時,評估副作用,安全、副作用較小的產品才更易被獲批。”謝瓊說。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近日也在第六屆阿斯利康中國生態圈大會上表示,有時候臨床數據不好,藥物副反應大,各種原因都會導致本土藥企與跨國藥企合作終止。通常,雙方終止主要是技術原因居多。
在下一代療法激烈競爭中,中國本土創新藥企厚積薄發,近年來展現出強大研發能力。人頭攢動的賽道給藥企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推動著研發者們更加注重創新的質量而非一味的模仿,產品最終還是將依靠臨床獲益來贏得監管和市場的青睞。
除了聚焦產品本身的研發推動,也有不少相關案例讓業內意識到,本土與跨過藥企的合作也并非一定能夠推動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不少國產創新藥慘遭“退貨”的案例也是不斷發生,所以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也較為關鍵。
王磊指出,中國目前的創新現狀,第一批的創新是仿制,就是Me-too。第二代的創新是Me-Better,或Me-Faster。第三階段,技術研究的科學家越來越多,研究成果轉化后可能成為Me-First。隨著這樣的產品越來越多,中國創新開始。“在創新愈發多的情況下,與中國創新一起出海,這是下一個十年阿斯利康在中國要做好的事情。”王磊說。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腫瘤新藥研發掀高地爭奪戰,中外藥企發力破解“技術”難題
2023-05-23 -
乘聯會:5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173.0萬輛,新能源預計58.0萬輛
2023-05-23 -
建安區張潘鎮師莊村:戲曲進鄉村 文化潤民心
2023-05-23 -
桐城農商銀行范崗支行:進村為老人更換三代社保卡
2023-05-23 -
圖片新聞|檢察官對查獲的侵權燈具進行核驗
2023-05-23 -
投資者押注美股將繼續上漲 上周新增210億美元多頭倉位 熱點
2023-05-23 -
近260萬人參保 “深圳惠民保”平均投保年齡33歲
2023-05-23 -
歐元區工廠陷入困境 制造業PMI萎縮至3年來低點
2023-05-23 -
中升控股(00881)5月23日耗資約987.98萬港元回購31.2萬股
2023-05-23 -
環球今日訊!融城杯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啟動 李禮輝、黃益...
2023-05-23 -
事業單位一般工資多少錢一個月_事業單位一般工資多少|焦點熱訊
2023-05-23 -
天天快訊:簡述領導生命周期理論中的下屬的成熟度的階段性特征...
2023-05-23 -
今年中考蕪湖市聽力殘障學生繼續免試英語聽力 世界熱資訊
2023-05-23 -
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加大信貸資金供給 積極融入運城市“鏈長...
2023-05-23 -
易還財務投資(08079)5月23日發行8600萬股_每日訊息
2023-05-23 -
世界熱頭條丨愛回收一季度保持盈利 自動化能力推動履約費用...
2023-05-23 -
每日熱文:首只退市可轉債來了,退市后去哪里?公司:監管機...
2023-05-23 -
金山云(KC.US)Q1營收18.6億元 技術和服務效能釋放驅動盈利能...
2023-05-23 -
世界微頭條丨中遠海運國際(00517)5月23日斥資86.43萬港元回購32.4萬股
2023-05-23 -
天天熱點!【蓄勢賦能】光伏并網發電暨8兆瓦光伏新項目簽約儀...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