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回調 減持相伴
2023-06-30 18:03: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公募基金經理減持AI概念股的消息在坊間流傳,指名道姓,煞有介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仿佛若非這個原因,無法釋疑板塊的極速回調。
ChatGPT出現后,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技術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板塊如火如荼,多只個股屢創歷史新高,但是,估值大幅回撤成為該板塊近期重要表征。
6月20日至6月29日,人工智能板塊(861195)整體下跌7.35%,473只概念股中有362只個股下跌,下跌面達到76.53%。
昆侖萬維(300418.SZ)下跌35.1%,海天瑞聲(688787.SH)跌30.57%,金橋信息(603918.SH)跌27.7%,博睿數據(688229.SH)、萬興科技(300624.SZ)、開普云(688228.SH)、浪潮信息(000977.SZ)、云從科技(688327.SH)等20只個股跌逾20%。
其中,不乏大模型陣營的明星股。
多位受訪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市場熱度降溫并不意味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潛力減弱。人工智能作為一項前沿技術,仍然具備遐想空間,但投資者也需要保持理性和謹慎,切實關注企業的技術實力、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以及行業趨勢。
減持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板塊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上漲,部分個股漲幅巨大,當前市場進入調整階段,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平衡倉位,導致板塊下跌。
中國移聯元宇宙產業委執行主任于佳寧表示,機構在大幅盈利后獲利減持并不意外,尤其是活躍資金,專業投資者通常對投資組合的風險管理更加重視,會根據市場走勢和個股表現來進行調整,保持投資組合的平穩。
與此同時,多家人工智能板塊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操作也對投資者情緒造成一定影響。
昆侖萬維近期公告,股東李瓊擬減持不超過3586.86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李瓊同時為支持公司AGI和AIGC業務長期發展,將減持股份稅后所得的50%以上金額出借給上市公司,借款利息為年利率2.5%。
股價年內一度暴漲4.5倍的萬興科技在6月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吳太兵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06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已有21家上市公司發布大股東減持計劃。
在發布相關減持計劃后,大部分公司股價遭遇回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不僅國內AI板塊開始降溫,境外ChatGPT訪問量增勢也開始掉頭下行。
“一些跟風者離開,質疑者音量放大,這在全球科技投資領域亦是常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陳佳表示,流量從來都不是新一代強人工智能發展態勢的核心度量,也不是人工智能投資故事的基石。如今,無論OpenAI如何運作,都很難突破前期的流量高峰,熱度放緩是大勢所趨。
在其看來,GPT流量下滑是企業戰略主動轉型和全球科技監管強化的雙向合力。
一方面,境內市場情緒與跟風投資熱,與境外科技創新產業鏈的關聯度并不大;另一方面股價亦只是投資者預期的一種實現,并不能代表技術進步方向。
基于此,陳佳認為,估值下降更多只是反映投資者情緒,有增持就有減持,有起就有落。而科技創新有自身的客觀規律性,從技術側來看AI已經是大勢所趨。
場景
在初始熱潮過去之后,投資者開始對相關公司的基本面、技術、商業化和市場前景進行更加理性和審慎的評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隨著人工智能相關技術不斷升級迭代,應用落地和商業化正開啟新的篇章。
以大模型應用為例,今年 5月6日,科大訊飛(002230.SZ)發布全球首款搭載認知大模型的訊飛AI學習機T20系列升級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能是一項高度創新的領域,以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為核心,在算法、芯片、大數據等方面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和突破,有望為各個行業帶來更多創新和變革。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對于人工智能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規劃,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同時,相關企業聯合創新、產業生態建設也將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的良性發展。
6月20日,國家網信辦發布《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清單》,41款深度合成技術服務算法獲得備案,其中文本對話、智慧客服等是主要應用場景。
中信證券認為,該清單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對推動大模型等前沿AI技術規范化發展的決心,AI產業化落地有望加速開啟,建議關注AI產業鏈投資機遇。
在財經評論員王赤坤看來,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金融、智慧城市、制造業、農業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人工智能將在更多行業中發揮關鍵作用,提升生產效率、改善生活品質。
人工智能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領域,將在未來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擴大,人工智能公司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增長。
據頭豹研究院測算,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為3716億元,預計2027年達到15372億元,有望在下游制造、交通、金融、醫療等多領域不斷滲透,實現大規模落地應用。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行業也面臨一些挑戰,如技術風險,國際禁令、監管風險和競爭風險等。因此,投資者在選擇人工智能板塊投資時需要謹慎,應更多關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業績
此外,臨近半年報披露窗口期,人工智能個股即將迎來業績兌現或證偽。
6月以來,人工智能概念股中已有2家上市公司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分別是天瑪智控(688570.SH)和超圖軟件(300036.SZ)。
6月26日,超圖軟件披露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預計盈利4250萬元-575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4962.26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加強市場開拓,同時積極推進項目實施、驗收進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天瑪智控在6月2日發布的科創板上市公告書中稱,預計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2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10.36%至35.25%;預計凈利潤為2.02億元至2.18億元,同比增長7.25%至15.95%。
雖然絕大多數人工智能領域上市公司尚未披露半年度業績,但機構已經對相關個股年度業績進行預測。
譬如,國信證券對昆侖萬維維持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3年至2025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95億元、15.36億元、17.3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1%、10%、13%。
國元證券預測萬興科技2023年至2025年的營收分別為14.86億元、18.14億元、21.5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97億元、1.62億元、2.45億元。
從細分行業來看,王赤坤認為,在芯片領域,目前國內外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競爭激烈,一些領先的芯片企業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有望在人工智能應用擴大的背景下實現業績增長。
在算法與平臺領域,一些具備核心算法和創新平臺的公司,能夠提供全面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需求增加。
談及機器人領域,王赤坤提到,在制造業升級、服務業智能化的背景下,一些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機器人企業有望獲得更多訂單和業績增長。
“人工智能是一個新興行業,投資者在早期對其有較高的期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對于人工智能板塊的預期逐漸趨于理性,投資者開始考慮具體公司的業績和估值。”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記者。
A股人工智能板塊具備長期發展潛力,但也需要投資者保持理性和謹慎,關注企業的技術實力、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以及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AI回調 減持相伴
2023-06-30 -
美國GDP增長超預期 金價低多需延續
2023-06-30 -
當前速讀:凱盛科技:擬收購太湖石英100%股權以及凱盛基材7
2023-06-30 -
焦點熱文:中新集團:擬不超1億元參投君聯資本TMT創新三期基金
2023-06-30 -
熱點聚焦:【中銀下午茶】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復合集流體主題...
2023-06-30 -
【全球播資訊】6月30日林州重機漲停分析:超級電容,虹膜識別...
2023-06-30 -
中國移動是國企還是央企-世界新消息
2023-06-30 -
前沿資訊!花唄逾期怎么辦沒錢還了?試試這些解決辦法
2023-06-30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暑期恢復校園開放參觀
2023-06-30 -
湘南學院入選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2023-06-30 -
6月30日太陽金店黃金529元/克 鉑金報369元/克
2023-06-30 -
世界信息:6月30日齊魯金店黃金536元/克 鉑金379元/克
2023-06-30 -
全球熱門:美國PCE通脹指標或超預期 黃金短線突然一波急跌
2023-06-30 -
天天熱點!6月30日晚盤:黃金td下午收盤444.37元 關注晚間重...
2023-06-30 -
偉仕佳杰(00856)6月30日斥資約48.92萬港元回購12.4萬股
2023-06-30 -
新城悅服務榮膺“中國物業增值服務運營領先企業”_環球通訊
2023-06-30 -
【時快訊】佳源服務(01153)接獲聯交所復牌指引 繼續停牌
2023-06-30 -
環球時訊:6月30日金市晚評:美國兩項經濟數據表現搶眼 黃金...
2023-06-30 -
全球今日訊!郁亮:過去三年不容易,萬科有信心穿越周期
2023-06-30 -
中譽集團(00985):華宏驥辭任執行董事及公司秘書_環球快報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