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丨宣稱1元投保的健康險“魔方業務”,為何被監管提示風險?
2023-08-05 18:53:4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周妙妙 實習生秦悅 深圳報道
“每個月保費1、2塊,最高6元,最高600元保額……”在擁有53.9萬點贊數的直播間里,主播正不遺余力地介紹一款“一元保險”,并引導短視頻平臺用戶投保。
(資料圖)
“***用戶來了”的消息在直播界面左下角不斷輪動,“我投保怎么要152元”、“我投保升級保費怎么要780多”、“主播你不看留言屏嗎”等留言被淹沒在該直播賬戶的投保指引留言中。
可惜,蕭蕭也沒有關注到。
幾乎天天經受一元醫療險廣告“洗腦”,稍加一點好奇心驅使,以及直播間主播極具吸引的推薦語……近日,蕭蕭還是“入坑”了常在短視頻APP上投放廣告的“一元保單”。
在主播介紹下,她得知該產品投一個月保一個月,一年12元月扣,當晚便花費一元投保。
可到第二天,“一年12元月扣”的投保計劃便落空了。保費因一通電話從1元/月“升級”到了68.8元/月。
當天早上一個010開頭的號碼來電,告訴她該醫療險的升級版更好,并發給蕭蕭一個鏈接,便掛斷了電話,它的“一元保單”也在沒有“確認”的情況下直接升級了。
感覺被欺騙的蕭蕭決定退保,可卻被告知需要提供身份證,這讓她對這一系列操作的合規性產生懷疑。
蕭蕭并非個例。在保險業界,從業人員一般稱上述操作為“魔方業務”,是部分互聯網保險的一種營銷手段。
目前,監管方也已留意到“魔方業務”,部分地區已明文提示不得開展此類業務。
何為“魔方業務”
所謂健康險“魔方業務”,主要是指在投保過程中保險方增加了一道流程鏈路簡化的“保單批改”流程,以低價產品引流后再引導用戶升級保單,導致消費者對于“升級”這一過程產生較大質疑。
“一般以一個價格低、保險責任窄、免賠額較高的低門檻的產品,特別是醫療險產品,吸引消費者投保,實際上,這類產品理賠門檻高,在產品設置上有一些坑,當消費者受低價等因素吸引投保后,會跳出一個高價升級版產品界面,在并未明確說明介紹或簡化產品信息等情況下,讓用戶選擇是否升級產品,進而實現‘保單批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
對于“保單批改”這一流程,他進一步舉例稱:“原有保單里面可能有多項條款,這個產品在報備時,有A、B款,其中A款可能價格較低,B款價格較高,這種營銷方式就是通過A的低價獲客,然后讓用戶在投保過程中通過‘保單批改’形式升級到B款。”
而魔方業務最受質疑的地方恰恰在于“保單批改”過程中并未充分告知消費者產品詳細信息,并通過簡化投保鏈路,僅向客戶呈現一個簡單的頁面,提供一個簡單的“yes”or“no”的選擇。
“在‘保單批改’過程中,如果能做到內容顯性或說明充分,其實這樣操作也問題不大。但‘魔方業務’則簡化成了一個升級的選擇,而升級的彈屏界面較小,信息呈現也沒有特別充分,所以用戶在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多次確認的流程下,造成用戶升級簡單,但實際上并不太清楚升級意味著什么的情況。”
據了解,這類醫療險往往是短期月繳產品,升級后的保費會大幅增加。“首月幾塊錢,升級后幾十塊,消費者會對保費的形成產生疑問,有些用戶可能搞清楚了,有些用戶可能就僅關注到升級產品,但并未關注價格的上浮。”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遭監管頻頻點名 有何風險?
“魔方業務”已引起監管注意。
據了解,魔方業務興起的時間并不長,目前還不到一年。“‘魔方業務’是去年下半年開始興起,到今年上半年,量級不斷增大,所以現在應該是引起監管關注了。”上述業內人士透露。
近日,記者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向深圳各財險公司下發《關于個別短期健康險業務中存在問題及相關風險的通報》(下稱《通報》),直指“魔方業務”,并要求轄內財險公司不得開展任何類似業務。
《通報》顯示,近期,個別財險公司為發展短期健康險業務,將低保費、低保額、高免賠的醫療險、重疾險或免費贈送的低保額、高免賠重疾險作為“引線”保險方案進行獲客,進而引導其“升級”投保常規醫療險或重疾險。
據介紹,這類業務主要與經紀公司及與其有關聯關系的技術服務公司開展合作,通過互聯網平臺以廣告推廣方式銷售。
事實上,今年4月,原深圳銀保監局財產保險監管處便下發了《關于健康險業務開展情況的調研通知》,并開展詳盡摸底調研,要求已開展該類業務的公司于5月6日下班前通過監管事項跟蹤反饋系統反饋。
被監管頻頻“點名”背后是“魔方業務”對健康險行業造成的嚴重聲譽損害,導致用戶信任度下降。
一方面,“魔方業務”會造成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投訴增多,尤其是在投保鏈路簡化下,投保人對保單內容并不了解情況,對價格的疑問增多;另一方面可能造成財險公司退保率提升,保費波動增大,不利于經營穩定。
“如果后續應收保費沒收到,它會帶來進行核銷扣減這些工作,包括退保也要扣減,所以就會造成這類產品升級后單均很高,單均可能上千,應收年化保費就比較大了,然后這類業務就會造成后續的扣費也會很高,因為相當于你本來一張單子一個月扣比如10 塊錢、20塊錢,最貴一張單子要扣100塊、200塊,那扣失率肯定也是很高的,所以也引發退保高、扣失高、投訴高三個問題,最終會造成保費波動比較厲害。”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通報》也指出,“魔方業務”易引發經營數據非正常波動。此類業務簽單即確認全部保費收入,以互聯網方式展業保費規模短期迅速擴大,但受高退保率影響易出現持續負增長。
同時, 高退保率存在涉眾風險。“魔方業務”退保率相較其他普通短期健康險業務高出超三十個百分點,易引發大量投訴舉報甚至群體性涉穩事件。
除了產品開發管理不合規、營銷宣傳不規范、業務經營管理粗放等問題外,《通報》還指出“魔方業務”費用問題極為突出,包括變相支付手續費、支付不合理保證金費用等。
為何點名個別財險?
記者注意到,被監管點名的保險公司為個別財險公司。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魔方業務”只有財險公司在做,人身險公司不做這個這類業務。
“由于人身險和財險的保費統計口徑存在差異,人身險報給監管的是當年度的實收保費,財險公司是報保單合同里面呈現出來的應繳年化保費,因此沖保費規模,對人身險公司沒有意義。”他表示。
“魔方業務”之所以出現,是部分險企為了獲客,維持保費規模,背后則是近年健康險行業增速的放緩。統計數據顯示,從2020年開始,商業健康險增速下滑趨勢明顯,至2022年健康險增速跌至2.4%。
“在健康險業務調整時期,部分保司還是想追求較大的突破,想繼續保持業務增長,通過‘魔方業務’吸引客戶,但這種方式比較激進。”上述人士表示。
然而激進操作后,財險能收獲多少真實收益仍存疑。
“這種玩法,對于保險公司的真實收益也很少的。一方面,客戶留不住,真正留下的客戶比例是極少的;另一方面,通過大規模投放廣告,廣告成本較高,最后能否回本需要底氣。據了解,個別保司為了刷保費規模,通過激進方式獲得的真實收益難以覆蓋成本,可能成本幾年都拿不回來,這種部分的業務肯定是不賺錢的,且風險太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健康險長期化成趨勢
盡管目前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仍以短期為主,但近年來,醫療險產品開始往長期化趨勢發展。
據畢馬威生命科學咨詢團隊分析,為滿足患者長期醫療費用報銷需求,保險公司從2019年開始相繼上市長期“百萬醫療”保險,并表示,經多年的賠付率數據積累,未來預計將開展更多、更長期的醫療保險。
據了解,長期醫療險與短期醫療險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具有保證續保條款,所謂保證續保條款,是指在前一保險期間屆滿后,投保人提出續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照約定費率和原條款繼續承保的合同約定。
據業內人士介紹,保證續保能為客戶提供一個持續穩定的保障。
時間回溯到2022年6月,原銀保監會作出《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的批復》,原則同意易安財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同年7月,北京金融法院裁定受理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請。這一事件讓業界“保險公司不會倒閉的神話”徹底破滅。
彼時,“破產后保單理賠怎么辦”受到業界關注。據了解,易安財險在2020年被接管前,銷售的保單主要是短期健康險、短期意外險,這些保單的有效期一般為1 年期,因此在接管期間大部分符合條件的保單已完成理賠。
但這件事件也讓部分消費者意識到投保短期健康險存在斷保風險。如果投保的短期醫療險沒有“保證續保”條款,遇到險企破產、保單停售,又不幸在投保期間生了大病,便難以再購買新的醫療險。
因此,在需求端上,消費者對于醫療費用報銷需求是偏向于長期的,并更偏好長期醫療險;另一方面,在供給端,險企基于多年的賠付率等數據積累,風控能力提升,漸漸開始提供長期醫療險。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南財觀察丨宣稱1元投保的健康險“魔方業務”,為何被監管提示...
2023-08-05 -
夢幻西游七夕任務章魚大哥攻略_夢幻西游七夕任務
2023-08-05 -
地質災害預警!北京這些山區道路沿線崩塌風險很高
2023-08-05 -
多條河流超汛限水位 黑龍江五常已轉移3萬余人
2023-08-05 -
夢幻西游:夢幻傳奇“毛果蕓香”重返全民PK賽場,再戰風云!
2023-08-05 -
成都新津區“數智”產業大家庭又添新成員
2023-08-05 -
蔚來法務部:愿意賠付雙倍定金,拒絕向“小牛說車”出售車輛
2023-08-05 -
近60人香港中資銀行業訪問團走訪穗深莞,在南沙舉行穗港金融...
2023-08-05 -
【每日一習話】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2023-08-05 -
中國財政部公布《政府債券登記托管結算管理辦法》
2023-08-05 -
科勒集團發布2022年度ESG報告:探索可持續發展,許以更好的未來
2023-08-05 -
引發爭議!廣東男籃新隊長,徐杰或作出新決定,原因揭秘!
2023-08-05 -
巴拿馬運河或因干旱延長限行措施
2023-08-05 -
中國電信:杭州亞運會場館采用分區域基站覆蓋解決網絡問題,...
2023-08-05 -
著名演員、導演黃渤榮獲21世紀“活力·ESG”環境友好大使
2023-08-05 -
【PS/Procreate/畫世界筆刷】日系絕美櫻花筆刷分享,故鄉的櫻...
2023-08-05 -
TFBOYS演唱會一票難求,大麥管得住黃牛嗎?
2023-08-05 -
心安之處即是家|來自臺灣的醫療工作者白馥萍:為在大陸發展...
2023-08-05 -
赤字狀況惡化 美國政府債務創紀錄至25萬億美元
2023-08-05 -
陳葵生業績承壓,茶花股份半年營收下滑,被步步高拖欠貨款673萬
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