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行”問世,寧德時代掀起一場供給側改革
2023-08-18 21:00:54 |來源:市值觀察SZGC
作者:云潭,編輯:小市妹
動力電池領域又一重磅產品橫空出世。
【性能再一次超越極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6日,繼麒麟電池、凝聚態電池之后,寧德時代又發布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神行超充電池。
“神行如電,科技如飛”。《水滸傳》中綽號神行太保的戴宗,能日行八百里。而如今,寧德時代新品充電10分鐘,就可神行800里。
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9%(中汽協數據),購買新能源汽車成為更多人的選擇,增長趨勢愈發明顯。
按照美國學者埃弗雷特·羅杰斯提出的創新擴散理論,當滲透率達到16%,將從先鋒用戶邁向大眾市場。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首次超過16%,達到25%,如今再度提升,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大眾市場的訴求成為影響動力電池產業的主導力量。
在購車時,隨著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突破,續航里程不再是車主唯一關注的問題,他們也期待汽車何時才能擁有手機那樣的超充能力。
如今,神行超充電池作為全球首個在磷酸鐵鋰上做到4C超充的電池,充電快、續航長、能實現全溫域閃電快充,能夠有效降低大眾用戶的補能焦慮,實現人人可享、車車可用。
神行超充電池不僅實現了常溫狀態下充電速度的提升,即使在-10℃的低溫環境下,也可以在30分鐘內充至80%。在提升補能速度的同時,它還能做到續航700公里+,并在低溫虧電狀態下零百加速不衰減,提升消費者的電動出行體驗。
為了實現補能速度與續航的雙向升級,寧德時代采用了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
比如,寧德時代使用了超電子網正極技術,采用充分納米化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并搭建四通八達的超電子網,使充電信號快速響應;采用最新研發的第二代快離子環技術,對石墨表面進行改性;研發了全新的超高導電解液配方提升電導率……
當然,高性能產品也離不開極限制造,寧德時代擁有全球鋰電行業僅有的兩座燈塔工廠,前沿的制造工藝,高效的生產效能,優化的能源使用為神行超充電池的生產提供有力的支撐。在寧德時代極限制造的加持下,神行超充電池將在2023年底實現量產,明年一季度消費者就會買到搭載神行超充電池的電動車。
在安全性上,寧德時代改良電解液基因,減少固液界面反應產熱,同時配備高安全涂層隔膜,為產品安全配備“雙保險”,還在電池管理層面通過智能算法對電芯內部全局溫場進行實時管控,既關注超充性能的發揮,又關注電池使用的安全邊界,實現安全和性能兩手抓。
上述這些技術創新,根本上就是要兼顧效率與公平,讓“人均超充、快速補能”成為電動車的新常態。
正如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所說,前沿科技創造出來很難,讓更多老百姓享受科技創新的紅利更難,但這是每一個寧德時代科技工作者的信仰。
寧德時代基于材料及材料體系創新、系統結構創新、極限制造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四大創新體系,不斷創造推動產業進步的產品,讓科技創新為大眾用戶服務。
寧德時代作為開拓者,勇闖“無人區”,在沒有路標也沒有標桿的道路上挑戰極限,創造出引領產業變革,滿足用戶需求的新產品。
【消費端呼喚產能變革】
神行超充電池是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鐵鋰材料并可實現大規模量產的4C超充電池,也是一款為每個普通消費者設計的超充電池,滿足大眾用戶對于長續航與快速補能的需求,拉開了動力電池行業進入“科技平權”時代的序幕。
這也符合寧德時代提出的,目前動力電池并非“無”的問題,而是“好”的問題。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354.6GWh,同期累計裝車量僅184.4GWh。供過于求,已是肉眼可見的事實。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過剩是結構性的,動力電池出貨量不斷增長,但優質的超充產品供應仍然不足,動力電池的產能與消費端對安全、高品質電池的需求脫鉤。
正如吳凱所強調的,科技創新的本質不僅僅是從0到1的源頭和底層創新,更是從1到N,服務和改善每一個人的生活,支撐高質量發展。
眼下,動力電池產業亟需一場“供給側改革”,寧德時代推出神行超充電池,正是順應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必須要指出,“好電池”并不意味著“貴”,人人能夠用上電池,人人用上好電池,這才是科技平權,乃至高質量發展的終極目標。
科技并非少數人的專享,神行超充電池正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它不僅僅代表了單一的產品,也代表了消費者的期望,乃至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650萬輛。目前,車企發布的主力電動乘用車續航普遍突破600公里,隨著里程容量不斷增大,消費者續航焦慮逐步化解。
但隨之而來的,是愈發緊迫的補能效率問題,飆升的銷量和充電焦慮的矛盾日益凸顯,排隊充電成為車主頭疼的大難題。百度地圖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充電排隊時間最長的服務區等待時間要近3個小時。
根據中汽中心的用戶調查,影響用戶選擇電動車的核心因素中,充電焦慮首次超越續航焦慮登頂,占比達到56%。“超充+高續航”成為消費者急切的需求。
深刻洞察市場需求后,把用戶需求轉化為領先的產品力,這是龍頭企業的必修課。
提供平價質優且能夠盈利的產品是商業的普世法則,埃隆·馬斯克早期就為特斯拉制定了“三步走”戰略,即先推出一款昂貴的超跑車(Roadster),切入高端市場立足;第二步,打造更便宜、銷量中等的車(Model S/X);最后,締造更加經濟的暢銷車型(Model 3/Y)。最終實現他“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的終極夢想。
動力電池要想兼顧高性能和性價比是一個大難題,對動力電池廠商的技術能力、制造水平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寧德時代憑借著強勁的技術創新實力解決了這一難題,并將在未來持續為大眾用戶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超充電池產品,讓消費者享受到科技進步的紅利。
當前,“缺電、缺芯”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行業正從“有”到“好”,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類似于福特讓汽車駛入千家萬戶,神行超充電池在燃油車向電動車轉軌的時代“飛入尋常百姓家”,對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當下消費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不是一句空話】
提出一種新科技或新思路并不難,難的是持續不斷創新的持久力,且能夠快速量產的商業化能力。
寧德時代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能夠將最前沿科技進行商業化量產落地,進而惠及大眾,促進整個產業鏈升級。
從2019年全球首款CTP技術,到2021年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到2022年續航1000公里以上的麒麟電池,到2023年航天級應用的凝聚態電池,再到如今的神行超充電池,寧德時代擁有全面的電池技術路線布局,始終堅持創新,不斷突破科技極限,引領行業技術創新風向,讓科技造福大眾。
在充電效率成為消費者最大痛點時,神行超充電池的問世恰逢其時,隨著該產品的不斷普及,寧德時代的業績也將再上一個臺階。
麒麟電池聚焦高端,神行超充電池面向大眾,寧德時代通過對不同電池技術路線的完善布局以及持續創新,向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產品,推動整個產業鏈的整體繁榮。
“神行”二字也隱含了寧德時代對新能源行業的深刻思考,用一個回歸產品研發初心的名字,展現了寧德時代將消費的決策權交給大眾用戶的態度,是寧德時代把用戶需求轉化為領先的產品力,把整個產業興衰榮辱視為己任的“利他思維”的真實體現。
正所謂,成人達己,成己達人。“神行”直白又真切地反映了,寧德時代回歸商業本質,讓神行超充電池成為每臺電動車標配的決心。
通過不斷的奮斗和創新,寧德時代依然在“修己·達人”的科技普惠之路上砥礪前行。$寧德時代(SZ300750)$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神行”問世,寧德時代掀起一場供給側改革
2023-08-18 -
菲仕蘭新任全球CEO范晏德:“向下線城市拓展”
2023-08-18 -
佐力小貸(06866)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5605.3萬元 同比增長1.05%
2023-08-18 -
復興亞洲(00274):針對公司前股東的指控,并不知悉涉及湖南西...
2023-08-18 -
央行再度釋放穩匯率信號 離岸人民幣匯率迅速企穩回升
2023-08-18 -
宣績高鐵全線65座隧道全部貫通
2023-08-18 -
韓國各市道為迎接中國游客到來做大量準備,中國駐韓大使回應
2023-08-18 -
申萬宏源(06806)完成發行40億元公司債券
2023-08-18 -
專訪西昌市委副書記何成華:熊熊火把點燃康養旅游新風潮
2023-08-18 -
HOME CONTROL(01747)發布中期業績,凈虧損148.9萬美元
2023-08-18 -
醫健半年報掃描|恒瑞醫藥營收超百億同比增9.19%,轉型“拐點...
2023-08-18 -
大額存單后,這類“平替” 產品開始被熱搶……
2023-08-18 -
奇德新材:2023年半年度凈利潤約359萬元,同比下降73.22%
2023-08-18 -
唯品會二季度凈營收279億同比增13.6%,穿戴品類優勢增強
2023-08-18 -
淮北綠金股份(02450)發盈警 預期上半年權益股東應占溢利同比...
2023-08-18 -
九龍建業(00034)將于明年1月9日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26港元
2023-08-18 -
BOSSINI INT‘L(00592)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虧損8236.6萬港元 同比盈轉虧
2023-08-18 -
億都(國際控股)(00259)8月18日斥資約63.39萬港元回購21.4萬股
2023-08-18 -
居然之家董事李發光辭任
2023-08-18 -
美聯儲紀要內部分歧擴大 黃金低位震蕩拉鋸跌勢放緩
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