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每日快訊!董責險成標配?337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費率、投保率、出險率“三率”均處上升通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3年時間,這款保險產品從“不溫不火”到持續“走紅”,掀起上市公司購買熱潮。


        【資料圖】

        藍鯨保險關注到,2022年,A股上市公司購買董監高責任保險(以下簡稱“董責險”)數量再創新高,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共有337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購買計劃,相較于2021年的248家,同比上漲36%。

        需注意的是,當前,董責險的費率、投保率、出險率“三率”齊升,上市公司需及早進行規劃。業內人士稱,考慮到未來證券集體訴訟會大幅推高證券民事賠償金額,建議上市公司應考慮購買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保單限額。

        科創板、民營企業更熱衷購買董責險

        新《證券法》的實施,以及其中確立的“中國式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大幅提高了A股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群體面臨的訴訟風險,而瑞幸咖啡、康美藥業等案件的司法實踐,更是好好給市場“上了一課”。

        上市公司涉訴風險上升,董監高履職風險增加,除根本性制度改革以外,通過董責險轉嫁風險敞口是國內外市場解決上述問題的通行做法。

        近日,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律師王民博士及其團隊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董責險市場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最近三年,購買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數量快速增長。根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2022年,在上交所、深交所等公開平臺披露購買董責險計劃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為119家、248家、337家,增幅分別為205%、108%、36%。

        具體來看,在所有購買董責險的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業公司數量遙遙領先,占比超過一半,緊隨其后的行業依次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房地產業”等。而在制造業大類中,屬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公司數量最多,其次為“專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公司”和“醫藥制造業”。

        與2021年情況相似的是,近兩年中,科創板上市公司在所有投保董責險的上市公司中,占比較高。另需關注的是,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購買董責險的意愿相對于主板公司明顯更強,在《報告》統計的總體樣本中,近兩年比重持續上升。

        “相對于主板上市公司,科創板上市公司因其上市方式不同而面臨的訴訟風險更高,注冊制顯然會帶來更高的信息披露責任風險”,王民指出。

        此外,在2022年購買董責險的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據多數,比例高達78%,中外合資(含港澳臺與境內合資)占比10%,國企占比5%,外商投資(包括港澳臺投資)占比7%。這與2020年之前國企與外資企業是購買董責險的主力軍情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主要是因民企中的董監高人群大部分是職業經理人,在其個人面臨的法律責任風險顯著上升后開始日益重視董責險的風險轉移功能,這一點與更加重視董責險公司治理功能的國企在投保目的上明顯不同”,王民分析道。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院長王緒瑾在接受藍鯨保險采訪時表示,民營企業投保比例相對較高,可能基于兩類原因,“一方面,民營企業市場化程度較高;另一方面,相對于國企,部分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經營風險會更大一些,購買董責險,是有效轉移風險的重要手段”。

        出險率上升,承保效益還需要更長時間檢驗

        藍鯨保險了解到,由于風險狀況不一,上市公司的董責險費率基本實施“一司一價”。保險機構會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公司治理水平、穩健程度、此前索賠歷史等多方面因素來測算保單價格。

        《報告》顯示,在所有購買董責險的A股上市公司中,保單限額最常選擇的是5000萬人民幣,其次是1億人民幣,相較于2021年,選擇1億元保單限額的公司數量明顯增多;年度最低保單限額為350萬人民幣,最高保單限額為4000萬美金(約2.6億人民幣)。

        “考慮到未來證券集體訴訟肯定會大幅推高證券民事賠償金額,建議A股上市公司應考慮購買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保單限額”,王民指出,這也是大部分市場承保主體的共識。當前,投保公司與承保主體之間對于董責險保單限額的風險認知處于不同水平,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風險教育。

        亦有上市公司在多方詢價后,及時增厚保險“安全墊”。譬如,光大嘉寶(600622.SH)曾在公告中表示,鑒于公司涉及房地產開發業務,屬于保險市場較為限制的客戶行業類型,且根據最近市場詢價情況,董監高責任險的保費支出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有大幅增長。考慮到后續保費上漲等因素,公司董事會提請股東大會將董監高責任險保費支出標準從不超過50萬元/年調整至不超過120萬元/年。

        “費率、投保率、出險率,這‘三率’都處在上升通道”,某大型財險公司董責險業務人士向藍鯨保險介紹稱,受早期費率低基數以及風險敞口上升兩方面影響,董責險費率近年來都處于溫和上漲狀態,整體對上市公司較為友好。而投保率的增加勢必會帶來出險率的增加,承保效益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檢驗。

        該業務人士指出,目前上市公司的投保率接近20%,但離歐美市場90%左右、香港市場80%左右的投保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為了讓市場長期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需要推升董責險整體投保率并適當提升費率”。

        從保費空間來看,據光大證券非銀團隊測算,我國董責險若能在2030年達到85%的覆蓋率水平,則2021年至2030年董責險保費共計可收入76.2億元。

        “沒有風險,就沒有保險。過去董責險投保率低主要是因為面臨的訴訟風險低,它的快速發展,與新《證券法》的實施以及瑞幸咖啡、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導致天價賠償等司法實踐案例的發生有很大關系”,王緒瑾指出,市場經濟是商業保險的基礎,商業保險的發展水平代表市場經濟制度是否完善的標志。董責險是有效轉嫁董監高責任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董責險才剛剛起步,也就近幾年發展比較快,未來還會發展更快”。

        王緒瑾建議,保險機構在承保前要做好核保工作,減緩信息不對稱風險,針對潛在風險較大上市公司,可采取拒保或者增加費率的措施,或者采用共保、分保方式,實施風險分攤;承保后,要進行有效的保后跟蹤管理和理賠處理等。

        王民介紹,目前董責險的承保公司主要集中在頭部保險公司,內資公司包括平安、太保,人保,外資包括華泰、美亞、蘇黎世、安聯等等,中小保險公司因為缺乏相應的承保的經驗,目前還是以跟隨市場為主,特別是保額比較大的時候,可能會跟隨頭部公司做一些業務。“一般情況下,一個億以內的業務,大型頭部公司基本都能夠獨家承保,除非客戶風險比較高或者保額超過一個億,可能會為了控制風險減少自留”。(藍鯨保險 李丹萍 ildanping@lanjinger.com)

        關鍵詞: 上升通道 上市公司

        標簽閱讀


        }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JIZZJIZZ妇女|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a级在线观看|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