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焦點關注:?保險股2023年首周“開門紅”,“資負”兩端利好同步驅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23年首周,A股保險個股交出開年成績單,整體表現亮眼,實現開門紅。首周4個交易日,保險板塊漲約2.6%,個股中,除中國人壽出現0.24%的微跌外,其余個股均實現股價上調,其中新華保險走出四連陽,首周漲幅達到6.75%,中國平安漲5.83%,在1月6日報收于49.74元/股,天茂集團、中國太保首周分別漲約1.27%、1.26%,在2022年漲勢向好的中國人保也在2023年首周延續上揚趨勢,漲幅為0.77%。


        (資料圖片)

        回顧2022年,在股市震蕩下行的整體背景下,保險指數全年下跌0.08%,整體跑贏大盤,不過個股存在明顯分化,其中壽險、財險龍頭的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分別實現26.15%、14.62%的漲幅,而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則分別出現1.54%、5.45%、18.57%的跌幅。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三家險企均延續了上年股價下跌趨勢,但下跌幅度已有明顯收縮。

        負債端,行業轉型仍在持續,盡管代理人轉型成效逐漸凸顯,新業務價值率降幅收窄,但負面影響未能完全釋放,資產端,被市場評價為股債“雙殺”的背景,給保險機構的投資表現形成明顯挑戰。

        不過,2023年對于保險股而言,顯然更為值得期待。展望來看,代理人隊伍轉型成效浮現、開門紅表現超預期、財險業務高景氣度等為保險機構負債端表現提供利好驅動力,而在資產端,國家穩增長預期的信心驅動、長端利率中樞上行以及地產紓困政策漸次落地將為險企資產端表現提供更多空間。

        業務端利好釋放:壽險轉型成效凸顯,財險維持高景氣度

        展望2023年,利好驅動因素明確。

        首先在負債端,渠道角度,一方面,代理人清虛,是壽險轉型的核心因素。近兩年,各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持續壓降,但伴隨著渠道改革的深化,從三季報數據來看,人力下降的趨勢正在逐步趨緩,人力出清或觸及尾聲。而根據各險企對于人力隊伍的精細化管理、架構調整,助推向高質量人力方向轉型,從而推動保單繼續率的提升。“2023年,代理人隊伍有望實現量穩質升,帶動壽險板塊在長期承壓環境下迎來筑底回升”,光大證券在研報中預估道。

        另一方面,近兩年,各險企也在推動銀保渠道的轉型,在發力規模的同時,提升價值,光大證券指出,過去銀保“血緣”關系不足暴露的弊端對其發展形成一定制約,現階段在代理人轉型陣痛下,銀保適時補位對“量”起到的推動作用重獲重視,業務結構與品質已呈現出新面貌。上市險企積極布局銀保渠道,2022 年以來規模增長表現強勁,預計2023 年銀保業務將延續較高增長態勢,并有望實現規模與價值雙升,成為促進新業務價值率快速修復的重要驅動力。

        個人養老金業務的落地,也為壽險2023年的表現提供激勵因素。信達證券研究院王舫朝認為,2023年,保險公司有望依托自身在精算定價、經驗數據積累、年金受托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幫助個人和家庭打造全生命周期養老財務規劃和保障。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各大險企紛紛加快康養布局,康養社區不斷“落子”,延伸產品差異化服務,康養服務將有望成為支撐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整體看來,2023年,伴隨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正式啟動、開門紅表現漸入佳境,以及市場需求的催化,壽險保費表現或迎來邊際改善,助推2023年壽險新業務價值率缺口的收窄。

        財險方面,事實上,自2022年財險業務端已有明顯回暖跡象,從2022年前11月保費來看,財險保費已維持穩健增長態勢,尤其在精算定價、風險把控、服務等方面具有優勢的頭部險企,實現馬太效應的積聚,綜合成本率收縮,利潤空間提升。

        據業內預計,2023年,財險板塊將面臨車險與非車險發展更為均衡的局面。一端,車險的“剛性”消費特征不變,且新能源車滲透率仍相對較低,將繼續高增促量,不過在疫情修復背景下出行增加導致的賠付率提升也尤為值得關注,或導致險企綜合成本率變化;另一端,非車險業務占比仍在持續提升。

        資產端期待政策春風,地產紓困政策利好保險機構收益表現

        資產端,2022年,在權益市場震蕩背景下,包括頭部險企在內的保險公司,投資收益整體大幅下降。

        展望2023年,市場利好將成為保險股回暖的重要春風。政策角度來看,中央政治局和國常會明確提出提振市場信心,據券商觀點,明年社會的工作重心將聚焦“經濟發展”,而穩定預期、提振信心則是經濟恢復需要率先邁出的關鍵一步。穩增長預期下,經濟復蘇有望推動長端利率中樞上行,利好保險股估值修復。

        同時,《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強調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善內需體系,保險業有望深度參與培育完善內需體系,有望深度參與養老事業和養老服務協同、提供多層次醫療健康服務,同時保險業有望加大制造業投資支持力度,助力科技創新國家戰略。

        “資產端底部反轉是短期估值修復的核心。”東吳證券提出,地產紓困政策漸次落地,政策導向徹底扭轉,保市場主體的思路徹底明確。隨著經濟修復的預期升溫,疊加寬信用效果逐步顯現,長端利率與權益市場有望迎來共振向上催化。

        尤其在地產領域,多重利好政策為保險板塊估值修復提供可能性。伴隨著地產領域的回暖春風,上市險企投資房地產領域的風險敞口整體可控,或推動利潤表現,同時也有望消除市場的悲觀預期。

        光大證券的觀點是,投資環境面臨挑戰,關注長期資產配置能力。險企資產久期長、配置風格穩健,過去10年主要上市險企平均總投資收益率在4.8%-5.6%,相較儲蓄型壽險產品普遍3.5%的預定利率而言,仍有利差益空間。預計2023 年隨著經濟預期逐漸改善,長端利率有望企穩,權益市場有望進一步回暖,險企投資端將顯著受益。

        此外,利率的上行或也將修復保險行業的內含價值,據長江證券研究員,“P/EV 估值體系下,量化利率對于估值的影響就可以轉變為對于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的影響。利率上行后,調整后負債的變動基本可以抵消債券價格下降對于調整后資產的侵蝕,而代表未來利潤折現的有效業務價值則可以獲得增長。總的來說,50BP 利率抬升對于內含價值可以帶來4-7%的空間。”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