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達控股兩地協同發展 2023產能釋放值得期待
2023-03-31 11:46:10 |來源:
盡管中國業務受到COVID-19影響,但方達控股(1521.HK)2022財年收入仍實現同比增長35.8%至約250.4百萬美元;凈利潤亦同比增長37.0%%至約25.9百萬美元;基本每股盈利達0.0126美元。
2019年5月上市以來,公司營收自2019年的100.4百萬美元,增至2022年的250.4百萬美元,19-22年CAGR約35.6%,3年增長了約1.5倍,表現了優異的成長性。
【資料圖】
于北美、中國兩地運營,共享前沿技術、項目經驗、質量體系及客戶資源。北美業務收入自2019年約72.8百萬美元,增至2022年約196.3百萬美元,CAGR約39.2%。中國業務收入自2019年約190.3百萬元人幣增至2022年約365.1百萬元人幣,CAGR約24.3%。
近3年來,雖然行業面臨多個挑戰,但得益于公司不斷擴充業務組合及產能,中美兩地市場均呈現出強增長勢頭。其中,作為成熟市場的代表,北美業務收入增速穩步放大。中國業務憑借國內創新藥研發強周期及工程師紅利效應,收入亦是快速增長(19-21年收入CAGR約41.6%),2022年雖受COVID-19影響,也僅略微下滑4.3%。中美兩地協同發展,相輔相成,不斷夯實業績高增長曲線。
生產設施、人員快速增加,夯實高增長基礎。
目前,方達控股已經形成了一體化藥物發現與開發平臺,覆蓋化學服務、臨床前研究、化學生產與控制、實驗室測試、臨床服務等。
近2年,公司資本開支明顯放大,從19、20年的13.9百萬美元、15.1百萬美元,已增加至21、22年的50.6百萬美元、48百萬美元,翻了2倍多。主要就是中美兩地積極拓展落地了若干新業務、新設施。比如,中美兩地設施數量就已由2019年的12個,擴充至2022年的23個,接近于翻倍。至22年底,北美擁有12個,中國11個,設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員工數量也得以快速擴容,從19年的712名,增至22年1698名,且科學技術人員占比83%。
生產設施、人員快速增加,夯實了公司高增長基礎。期間人均產出方面亦有提升,19-22年人均產出分別約14.1萬、12.6萬、14萬、14.7萬美元。
北美、中國兩地服務能力持續拓展和提升,2023產能全面釋放
近幾年公司持續擴充服務能力,但期間也未能完全釋放產能,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來自COVID-19的影響。展望2023年,隨著兩地相關設施全面投入運營,COVID-19影響消失,在手訂單逐步釋放,料迎來新的上升拐點。
1)北美區方面,已搭建了一個由生物學家、化學家、藥理學家及DMPK科學家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合作網絡。在藥物發現方面可以提供全方位一體化服務,促進研究新藥(IND)候選藥物的挑選。
報告期內,北美業務各板塊中,新增了約6百萬美元的早期臨床收入;臨床前研究收入則是大幅增長113%,至約98百萬美元;實驗室測試收入亦增長29%至約71百萬美元。
此外,加州Hayward約25,000平方英尺新實驗室2022年5月投入運營,擴大了北美的生物分析、生物制劑及生物標志物分析服務能力;及在賓州Exton籌建一個46,000平方英尺新生產設施。
收購Experium(一家位于美國芝加哥,提供符合GLP規范的全方位毒理學服務CRO)及Frontage Clinical,分別拓展安全與毒理學及早期臨床研究方面的服務能力。
2)中國區方面,建立廣泛的藥物發現及開發服務平臺。
新設施方面,如蘇州的臨床前動物研究設施,上海臨港的研究設施,武漢的藥效學研究設施,子公司合亞醫藥位于上海的API合成實驗室等,于2022年均相繼投入運營。公司的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服務,毒理學服務等臨床前服務及中心實驗室服務等均開始產生收入貢獻。2022年,這些新設施與新服務在中國區的收入貢獻已超過14%,今年有機會進一步全面貢獻業績。
在服務擴充的同時仍然保持高質量體系標準。公司位于上海、蘇州的生物分析實驗室及臨床中心合作伙伴均通過美國FDA檢查,彰顯了高標準質量體系。
在手訂單持續高增,行業依舊是長坡厚雪
至2022年底,在手訂單約341.8百萬美元,同比增長41.4%。自2019年以來,公司在手訂單持續高速增長,19至22年的CAGR約46.1%。一方面是公司服務能力不斷拓展,吸引了更多訂單,但另一方面也彰顯了優秀的BD能力。
在中國區方面的訂單中,來自創新藥的貢獻是逐年提升的,由19年的不到40%,已增長至80%以上,也體現出近年來公司不斷拓展服務能力,在過去主要為仿制藥提供研發服務,轉型為創新藥提供研發服務的積極成果。
方達控股擁有中美兩地運營的獨特優勢,北美實驗室長期與海外大型藥企合作,也將更多為中國區業務提供與這類全球型藥企合作的機會,而中國藥企在尋找出海機會時,中國實驗室也能為北美實驗室提供業務導流機會。此外,公司將更多拓展與控股股東泰格醫藥的業務合作,以獲得更多的業務機會。
據泰格醫藥2022年報披露的行業數據,2017年到2021年,中國的CRO市場規模從289.7億元以22.3%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647.8億元,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中國CRO市場規模將會以24.1%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6年達到1,904.2億元。
實際上,近年CXO行業公司的業績增長數據基本佐證了上面的觀點,且從多家公司最新2022年財報中的合約訂單數據上看,未來的增長也依舊可觀。畢竟,創新研發是制藥企業的剛需,中國這一人口大國,老齡化趨勢無法阻擋,醫療服務需求必然是一個持續高增的過程,CXO作為行業“賣水人”,毫無置疑的長坡厚雪賽道。
但是CXO板塊哪怕經歷了過去一年多的回調,估值大幅收窄后,市場對于板塊的偏好依舊相對保守。事后復盤,此前很多所謂利空已經消散,而上游生物科技公司的資金鏈憂慮,鑒于美聯儲貨幣政策變換迎來變更時點,也不是大問題。一個早已成氣候的行業,更是國內的優勢領域,且海外擴張亦大勢所趨,偏好的波動料總有回歸的時候。
本文來源:財經報道網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方達控股兩地協同發展 2023產能釋放值得期待
2023-03-31 -
【聚看點】奈飛(NFLX.US)擬重組電影部門 以實現減產提質目標
2023-03-31 -
全球最資訊丨奮進新征程 巾幗綻芳華⑧王盼:“四情”融合,...
2023-03-31 -
重疾險正常死亡賠付嗎? 重疾險身故包括自然死亡嗎?
2023-03-31 -
網上買保險可靠不可靠? 怎么看網上買保險靠不靠譜?
2023-03-31 -
網上買保險可靠不可靠? 怎么看網上買保險靠不靠譜?
2023-03-31 -
今日最新!制造業景氣回升,工業母機ETF(159667)漲超1.2%,...
2023-03-31 -
基金收益是怎么算的? 基金剛買入收益就是負數?
2023-03-31 -
招行月月寶到期不贖回會有收益嗎? 月月寶利息計算方式
2023-03-31 -
工商寶貝成長卡只能存不能取嗎? 寶貝成長卡收費標準
2023-03-31 -
商業車險退保怎么計算? 商業車險退保是條件
2023-03-31 -
Airwallex空中云匯助力用戶2023繼續高效完成獨立站收款
2023-03-31 -
銀行理財產品購買最低多少錢? 理財產品起售金額和遞增金額說明
2023-03-31 -
寧夏銀行儲蓄存款突破700億元
2023-03-31 -
基金贖回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 基金贖回規則
2023-03-31 -
退保一般能拿回幾成? 什么情況下可以全額退保?
2023-03-31 -
基金重倉的股票好不好? 基金重倉股特點
2023-03-31 -
基金什么時候賣出算當天收益? 基金賣出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3-03-31 -
環球觀焦點:數字經濟常談常新 從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到博鰲論...
2023-03-31 -
天天百事通!組件招標限價1.55元/W!12家企業僅7家符合要求
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