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側資源引領電力體系變革,“虛擬電廠”發展正當其時
2023-04-26 11:38:4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彭強 北京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中國能源研究會與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在北京舉辦研討沙龍,聚焦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側發展、虛擬電廠發展路徑以及市場化模式等議題,來自多家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上述議題展開了探討。
業內人士指出,電力系統的發展正經歷清潔化、電氣化和智能化等一系列轉型,需求側資源的潛力和價值亟待挖掘,其作用也正從傳統的削峰填谷,擴展到靈活調節電力負荷、促進新能源消納等方面。
目前,國內虛擬電廠/需求側響應產業發展仍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多位與會專家提出,新型電力系統用戶側需求側資源的發展已經是必然趨勢,但產業要發展,也需要推動電力系統體制機制的變革,同時也要跳出原有的固有思路,從更高維度的視角來看待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
虛擬電廠的發展潛力和局限性
去年年中開始,“虛擬電廠”或“需求側管理”這一概念在國內電力市場再度走高。
區別于熱電廠、水力發電設施等常規電廠,“虛擬電廠”更類似于一個由各個環節組成的電力系統“緩沖器”,通過各類通信和監測技術,將多地的分布式新能源、儲能設施、用電負荷乃至電力汽車等連接成一個系統,對系統內部的用電情況進行協調和優化,對整體電網系統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虛擬電廠熱度走高的背景是電網需求峰谷差逐漸擴大,高峰用電時刻電力供應局部緊張情況不時出現。如果一味通過擴建電廠來滿足尖峰時刻的用電需求,則會在用電低谷期產生巨大浪費,新型電力系統需要挖掘負荷側調節能力來應對發、用電實時平衡。此外,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裝機并網后,其高波動性和間歇性也為傳統電網帶來消納和穩定性等方面的挑戰,同樣帶來了更多的削峰填谷的需求。
2022年7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發布的《中國虛擬電廠發展前景和商業模式分析》指出,國內虛擬電廠整體仍處于發展初期,政策機制仍不健全,具體項目以研究示范為主,且由政府主導、電網實施。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國內虛擬電廠產業歷經了數年的發展,仍存在用戶側負荷及發電側資源參與意愿不強、電網側業務布局和主導發展力度較弱、監管體系和市場機制不完善以及產業鏈標準規范和商業模式不太明朗等問題。而目前虛擬電廠企業的商業模式尚不清晰,要想實現盈利也存在較大難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室主任朱彤認為,在能源轉型背景下,“虛擬電廠”這一概念有諸多局限性,如果從市場層面來看這個問題,聚合商是一個更為合適的概念。
虛擬電廠概念出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適用于當時的產業發展階段和規模。但隨著大量分布式電源的出現,未來電力系統本身不可能是更大的集中系統。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王鵬介紹了我國虛擬電廠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模式:第一階段是邀約型階段,即在沒有電力市場的情況下,由政府部門或調度部門機構牽頭組織,各聚合商參與,共同完成邀約、響應和激勵流程;第二階段是市場型階段,虛擬電廠聚合商以類似于實體電廠的模式,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第三階段是自主調度型階段,用戶、分布式能源可自由選擇調度主體,并實現跨空間的交易和結算。
國際上早期在推動需求側管理方面有三種模式,其一是政府主導模式,由政府拿出資金補貼需求響應工作的開展;第二種是電力公司主導模式,由電力公司出資購買需求側相應服務;第三種是第三方管理模式,由社會資本成立服務公司,聚合用戶參與需求響應項目。
王鵬表示,目前,我國虛擬電廠項目多數處于第一階段,隨著現貨市場的發展,虛擬電廠正迎來新的機遇期,部分地方的現貨市場已經將虛擬電廠納入電力市場交易。
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室主任林衛斌表示,傳統的電力系統側重于通過電源側資源來滿足電力供需平衡,對需求側資源的潛力挖掘和重視都不夠。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響應機制和模式,鼓勵需求側資源參與提升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靈活性,從而實現自下而上的需求響應。
林衛斌表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將以用戶側需求側資源為核心,需求側資源的發展路徑,將引領一場電力革命。
亟待機制和思維創新
虛擬電廠和需求側資源管理發展的前景和目標,已經在政策方面得到了支持。業內人士提出,要想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機制調整和思維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能源系統效率要大幅提高,電力協調運行能力不斷加強,到2025年,靈活調節電源占比達到24%左右,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
在大力提升電力負荷彈性方面,《“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要加強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整合分散需求響應資源,引導用戶優化儲能用電模式,高比例釋放居民、一般工商業用電負荷的彈性等。此外,還要引導儲能設施、需求側資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促進提升系統靈活性。
NRDC清潔電力高級顧問王萬興表示,需求側發展從最初的負荷控制、可中斷負荷,到后來出現的需求側響應、分布式、儲能和虛擬電廠,需求側的內涵和表述都有了變化,但都可以界定為需求側資源。
王萬興認為,我國已經到了波動性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的階段,全社會消納新能源的成本越來越高。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實現需求側資源的規?;l展。需求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技術經濟可行的方法,是降低全社會轉型成本的重要途徑。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王鵬認為,在虛擬電廠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四個技術問題和一個體制機制問題,即資源評估是前提,調度控制是核心,信息通信是基礎,利益分配是關鍵。最后,目前國內存在多種虛擬電廠模式,有政府牽頭電網企業組織管理的冀北、山西、深圳的虛擬電廠模式,也有發電企業為主建設的綜合智慧零碳電廠模式,這都涉及到體制機制運作的不同視角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伏秋提出,要從更高維度的經濟視角來看待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而不僅僅從技術物理形態來看待這一問題。
“廣義的需求側資源,具有多重價值和效用,包括增強電力供應鏈安全穩定性、推動電力供應方式綠色低碳變革,尤其是提升電力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通過需求側資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支撐電力產業從生產型向服務型、數智型轉變。為了實現這一點,要有更高的格局、更多的思考和更新的理念?!敝芊锉硎?。
朱彤認為,我們需要跳出固有的控制和管理思路來設計體制機制,有兩個思維要轉變:一是要從技術思維向市場思維轉變,通過市場機制解決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激發參與主體的偏好和潛力、發現價值和實現價值,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出資源稀缺的時間和空間信息,從而實現成本回收;二是要從以大電網為中心轉向以用戶、分布式為中心的思維,作為產銷者的用戶對電力系統的沖擊和影響是循序漸進的。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楊雷認為,需求側響應的潛力非常大,可以被認為是更加經濟的系統靈活性資源,對于高比例風光等波動性可再生能源帶來的變化更加適應,即便是煉鋼和化工等傳統認為需求側響應作用不大的領域,通過流程改造,也可以挖掘出巨大的需求響應空間。
楊雷表示,市場化的價格是驅動新型商業模式、實現大規模需求響應的核心所在,必須深化電力改革,發揮市場化資源配置的作用,通過電力市場反應供需的實時變化,傳遞出實時的價格信號。新的模式一定要協同多方主體的利益訴求,盡量讓參與方都能獲益,改革才能容易開展和深化。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需求側資源引領電力體系變革,“虛擬電廠”發展正當其時
2023-04-26 -
資訊:美國光伏巨頭Enphase(ENPH.US)Q2業績指引不及預期 盤...
2023-04-26 -
全球信息:現貨黃金短線繼續看反彈
2023-04-26 -
前瞻設計,華發股份優+產品體系5.0打造人居新范式_每日快報
2023-04-26 -
今頭條!豆神教育2022年凈虧損6.87億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
2023-04-26 -
每日熱點:美聯儲政策會議在即 國際黃金反彈還將持續
2023-04-26 -
每日熱文:美聯儲或將利率上調25個基點 黃金反彈至壓力線
2023-04-26 -
耶倫發聲警告黃金急漲 焦點速看
2023-04-26 -
美債收益率急劇下降 黃金期貨短期修復
2023-04-26 -
沒想到,這5件家電那么費電!家里有的,要注意使用方法-環球...
2023-04-26 -
牛奶和酸奶,哪個對健康更有利?看完你就懂了-當前觀察
2023-04-26 -
環旭電子:汽車電子業務后續將維持快速成長趨勢
2023-04-26 -
環球時訊:建設高鐵北站,規劃順河、奧體西路跨黃通道!濟南...
2023-04-26 -
二氫吡啶類降壓藥,如何在臨床中發揮降壓作用?適合哪些人?
2023-04-26 -
浴霸是燈暖省電,還是風暖省電?為什么?二者應該怎么選擇?...
2023-04-26 -
環球熱頭條丨北京自然博物館五一假期正常開放,門票26日開放預約
2023-04-26 -
日版《超級馬里奧兄弟大電影》對話腳本獨一無二,4月26日正式上映
2023-04-26 -
疲軟財報加劇經濟擔憂 國際白銀小幅收跌|天天報道
2023-04-26 -
深圳機場希爾頓逸林公寓盛大開業
2023-04-26 -
資訊:好萊客:門窗產品銷量下滑六成,貨幣資金減少五成丨年...
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