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首席談經濟|專訪啟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發揮11個重點行業的吸納能力,為穩就業提供支撐-世界微頭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麗華 杭州報道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連續兩個月下降,已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統計水平。與此同時,4月我國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達到20.4%,這是自2018年公布此項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就業形勢?隨著外賣、網約車等行業加速飽和,新就業形態又該如何進一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了啟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

        (啟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潘向東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背景下,我國總體的就業形勢有望保持穩定和邊際改善,但結構性就業壓力有所加大,特別是青年失業率逆勢上升。需要進一步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努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大對吸納就業多行業的政策補貼支持,例如穩崗補助、培訓補貼等仍有必要,特別是需要發揮重點行業對就業的拉動作用。

        需求不足和結構矛盾下的就業市場

        《21世紀》: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就業形勢?

        潘向東:從4月份經濟數據走勢,比如社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表現,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表現,同時結合出口,通脹以及地產等經濟數據,可以看出進入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環比動能較一季度有所走弱,表明當前有效需求仍偏弱。結合最新公布的5月份制造業PMI數據,在收縮區間進一步回落,折射了當前經濟內生動力不足。

        因此,在這樣的宏觀經濟背景下,我國當前的總體就業形勢有望保持穩定和邊際改善,但結構性就業壓力有所加大,特別是青年失業率逆勢上升的這樣一個特點。一方面是整體就業的改善,背后體現的是隨著疫情影響減退,經濟步入復蘇,特別是服務業有所改善,加之穩就業政策顯效的結果,但另一方面又是青年失業現象的突出,特別是青年失業率較去年 4 月份逆勢攀升,這反映出我國年輕人就業情況與整體就業情況的分化。

        《21世紀》:4月,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達到20.4%,已連續四個月上升,創歷史新高。青年失業率為何走高?

        潘向東:一方面,近年來大中專畢業生人數持續創新高,且與就業市場需求的專業匹配性不強,也和年輕人擇業觀念轉變不夠、職業技能不匹配等都有較大關系;另一方面也有疫情沖擊經濟導致的原因,能夠較大體量帶動年輕人就業的相關行業復蘇偏慢甚至萎縮所致。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過去幾年青年失業率中樞明顯抬升,與疫情沖擊相關服務業有關,也與制造低端崗位替代及教育、地產等行業不景氣有關。青年人有超過3成的集中在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這些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行業中就業,其中,低學歷青年集中在偏勞動密集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建筑、制造等行業。

        疫情后,企業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尚需時日,從而決定了企業招工的能力和意愿的修復都需要一個過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受疫情沖擊嚴重,服務業就業供給修復滯后于企業招工需求修復,從而也導致了供需錯配、進而影響青年就業修復的進度。

        促進新就業形態規范發展

        《21世紀》:近期,國內多地交通部門發布預警,提醒擬從事網約車行業的相關人員謹慎入行。如何看待這一現象?這一趨勢是否仍將持續?

        潘向東:從多地發布網約車市場風險提示和預警飽和等現象來看,網約車的行業景氣情況正在逼近其警戒紅線,對行業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我們看到不僅網約車,作為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例如家政服務、外賣配送、電商主播等多個類別的新就業形態規模增長迅速,已經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應看到,任何一個行業,其所能吸納的就業人口始終會有其最大承載限度,一方面,新涌入的從業者需要理性入場,另一方面,拓寬就業新渠道,引導和促進新就業形態發展的同時,應不斷完善新就業形態領域的勞動權益保障規則。

        《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業態層出不窮,新職業不斷涌現,新就業形態如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潘向東:首先,應鼓勵支持新就業形態擴大規模,增加崗位創造,帶動勞動力市場活力。鼓勵創新創業,從而實現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興業的良性發展。與此同時,不斷完善新就業形態領域相關的勞動權益保障規則,加強保障體系建設,通過完善相關保障制度,更好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對于從業者而言,應當要充分評估自己的能力興趣與職業選擇方向,同時積極擁抱新的變化,以適應新就業形態的新變化和新要求,加強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發展,從而提高自身能力與產業結構發展的適配度。

        對于平臺企業而言,應激發主體活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鼓勵不斷催生數字化生產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從而創造更多新興就業機會。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也需要統籌處理好發展與規范的關系,這需要加強規范監督,建立健全平臺經濟治理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政策層面,應鼓勵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特別是加強對數字經濟以及服務業發展環境的改善,創造公平透明和良性發展的就業環境,從而助力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和勞動者各展所能。財稅、金融、投資、產業等政策實施都要堅持就業優先導向,將就業優先的一攬子政策落實落細。

        發揮重點行業對就業的拉動作用

        《21世紀》:當前我國就業市場還需要特別關注哪些問題?

        潘向東:就業數量往往是總量增長的滯后指標,現階段我國就業市場存在結構性分化特征,主要體現在:一是我國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一些大城市的就業表現仍然沒有回歸到疫情前的水平。二是青年人口失業率仍然偏高。從第七次人口普查16-24歲學歷分布來看,青年中低學歷人員比重占比接近六成,低學歷青年人數更多,成為拖累當前青年失業率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青年農民工就業問題值得關注。

        《21世紀》:基于前面談到的問題,你對我國進一步完善促進就業政策體系有何建議?

        潘向東:在此背景下,需要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此外,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努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大對吸納就業多行業的政策補貼支持,例如穩崗補助、培訓補貼等仍有必要,特別是需要發揮重點行業對就業的拉動作用。

        2022年中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行業分布中占比超過3%的行業涉及制造業、公共管理、建筑、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金融、交運倉儲、批發零售、租賃和商務服務、房地產、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11個行業,充分發揮上述行業容納就業的能力,也將對就業穩定形成支撐。

        最后,要進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能力素質,加強對困難群體就業的兜底幫扶。

        關鍵詞:

        標簽閱讀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