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有不法分子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詐騙
2023-07-12 09:57:35 |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片)
金融界7月12日消息,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關于防范冒用金融監(jiān)管名義實施詐騙的風險提示。其中提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監(jiān)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詐騙。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消費者權益保護風險提示,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警惕,增強反詐意識和識別能力,保護好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冒充金融監(jiān)管部門實施詐騙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手法一:偽造金融監(jiān)管部門文件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冒用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名義,通過電話短信、快遞信函、互聯網等渠道,發(fā)布“P2P出借人風險專項清退通知”“金融平臺清退通知”等虛假信息,引誘投資人通過所謂“官方回款渠道”進行“清退登記”。投資人注冊登記后,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繳納保證金等作為回款條件,詐騙投資人錢財。
手法二:假冒金融監(jiān)管部門受理投訴實施詐騙。消費者在非官方渠道投訴后,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獲取的消費者手機號碼、投訴內容等信息,以“解決投訴”“理賠退費”等為由聯系消費者,誘導其點擊“XX監(jiān)管部門在線理賠中心”等虛假鏈接或者利用視頻會議軟件創(chuàng)建所謂“XX監(jiān)管部門會議室”,誘騙登錄并開啟屏幕共享,從而騙取銀行卡號、網銀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盜取消費者資金。
手法三:冒充金融監(jiān)管人員以“消除征信不良記錄”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監(jiān)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非法收集的銀行卡號、貸款額度等個人信息,通過電話、社交軟件等聯系消費者并騙取信任,謊稱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聯網貸款等借貸產品時產生逾期記錄,將被列入“征信黑名單”,如要“修復征信”,需向指定的“專用賬戶”轉入資金進行“信用佐證”,并稱該筆款項隨后將予退回。一旦消費者信以為真操作轉賬,不法分子迅速轉移資金并藏匿。
以上詐騙手法均為非法冒用金融監(jiān)管部門名義,利用部分金融消費者急于解困、挽回損失、自證清白等心理特點進行詐騙。
本文源自:金融界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有不法分子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
2023-07-12 -
昊帆生物上市漲近70%,CRO龍頭藥明康德為第一大客戶
2023-07-12 -
Keep港交所上市,獎牌之后有何底牌?
2023-07-12 -
3元以下“快樂水”難覓 “雪糕刺客”剛走 “飲料刺客”又來?
2023-07-12 -
德州一高速今日正式通車!途經禹城、齊河、濟南長清區(qū)
2023-07-12 -
濟南歷城二中一學生登頂國際生物奧賽
2023-07-12 -
寶格麗就“官網把臺灣列為國家”致歉:已立即糾正,對錯誤深...
2023-07-12 -
“大嫂”出手!高葉工作室解散后援會,網友力挺:好好演戲才...
2023-07-12 -
暑運客流火爆!廣鐵連續(xù)3天客流超210萬人次
2023-07-12 -
復旦微電07月11日被滬股通減持39.69萬股
2023-07-12 -
國家防總針對四省份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2023-07-12 -
女人的毛衣要織多少針(女人的毛露得清)
2023-07-12 -
黃河邊,當代藝術在生長
2023-07-12 -
7月12日生意社氯化鉀(進口)基準價為2750.00元/噸
2023-07-12 -
“領頭羊”計劃做強資本市場“廣州板塊” 未來3年新增75家上...
2023-07-12 -
沙特主權財富基金2022年投資虧損110億美元
2023-07-12 -
OECD:AI革命或將導致27%工作崗位面臨高風險
2023-07-12 -
痛失印度板球超級聯賽流媒體版權后 傳迪士尼(DIS.US)正探索...
2023-07-12 -
濟南熱電集團舉辦2023年內訓師培訓班
2023-07-12 -
轉發(fā)提醒!13省區(qū)市有大到暴雨
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