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今日要聞!「老少通吃」的保健品行業,博弈可選消費和必選消費

        文/ 七公


        (資料圖)

        出品 /節點財經

        “蜂膠軟膠囊、深海魚油調血脂、薊草護肝片、輔酶Q10護心腦……”

        57歲的高鏡年近退休,愛在朋友圈里曬養生心得。對全球各大保健品“爆款”如數家珍的她,每天至少要進補五六種。其中一款來自澳洲的魚膠原蛋白肽粉,因為有著“逆齡生長”的功效,她已服用了五年多,不僅自己“入坑”,還經常推薦給親朋好友。

        28歲的Lily,同樣是一位保健品深度“種草者”。葡萄籽提取物、膠原蛋白軟糖、葉黃素磷蝦油……看著桌面上一堆琳瑯滿目的小瓶子,她笑言:“我從三年前就開始和他們親密接觸了”,“保養嘛,早行動肯定比晚行動好,而且身邊的閨蜜們都有在吃。”

        雖是寥寥數語,我們卻仍然能感受到:大眾對保健品的認知正在發生變化,追捧他的不僅僅是中老年人,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一并的,還有整個行業場景生態和投資邏輯的調整。

        本文將聚焦保健品行業,嘗試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我國保健品行業的現狀是什么?

        2、保健品屬于必選消費還是可選消費?

        3、未來保健品行業的趨勢是什么?

        越年輕,越養生

        和其他行業相比,保健品被視為一條足以歷久彌新的黃金賽道。而在當下,他又多了幾分“老少通殺”的特質。

        如果說更快的人口老齡化,為保健品市場的存量耕耘和持續擴容沉淀了肥沃的“土壤”,那么,“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的“朋克養生”年輕人,則加速保健品市場擁抱更朝陽的增量紅利。

        億邦動力研究院發布的《2021新銳品牌數字化增長白皮書》顯示,90后以及Z世代消費群體占據線上保健品銷量近一半。

        央視財經新媒體聯合《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顯示,在2021年的消費預期中,旅游、保健養生和教育培訓位列18-25歲年輕人消費榜單的前三甲。

        在泛齡化趨勢下,中國的保健品市場穩步向上。

        據歐睿數據,2021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達到3289億元,2011-2021 年 CAGR為9.45%,預計2026年達到約5178億元,且對比海外,中國大陸人均保健品消費額只有19.42 美元,全面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不足中國香港的1/2、不足中國臺灣的 1/3,長期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

        簡言之,這仍然是一片深又廣的池塘,衡量景氣度的貝塔系數沒問題。

        與此同時,消費升級和健康意識增強,亦推動保健品產業鏈更加完善,保健類產品更多元、更精細,食用場景更加休閑和日常。

        節點財經了解到,從上游原料供應到中游生產加工再到下游渠道銷售,包括安琪酵母、白云山、金達威、無限極、仙樂健康、湯臣倍健、片仔癀等,愈來愈來多的企業參與進來。

        如今,我們打開任一保健品公司的官網,按性別、按功效、按成分、按年齡、按品牌……消費者的選擇已大幅豐富;以及突破傳統的膠囊、壓片、顆粒、粉末制劑,做成軟糖、氣泡水、果凍、餅干等形態,讓保健品兼具零食的視覺和味覺享受,帶來身心愉悅的感覺。

        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有這樣洶涌澎湃的大河罩著,業內企業滋潤度日的幾率很大。

        反映在財務上,以聚焦C端的湯臣倍健,主要服務國內外B端客戶的仙樂健康,產業鏈全線布局的金達威為例,于2017年-2021年,各自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取得了近翻倍或超翻倍的成績。

        其中,湯臣倍健營收從31.11億元增長至74.31億元,歸屬凈利潤從7.66億元增長至17.54億元;仙樂健康營收從13.3億元增長至23.69億元,歸屬凈利潤從1.04億元增長至2.32億元;金達威營收從20.85億元增長至36.16億元,歸屬凈利潤從4.74億元增長至7.89億元。

        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

        不過,在硬幣的另一面,我們也要看到,前進步伐不止的中國保健品市場仍處在成長初期,尚未從滲透率邏輯過渡到集中度邏輯,格局非常分散。

        2021年,行業CR10占比僅為27.7%,平均每家還不到3%,大量的Others分食了“蛋糕”的72.3%。

        即便如龍頭湯臣倍健,6.3%的市占率比2018年增加1.7個百分點,顯著高于其他品牌,但很難占據絕對優勢。群雄逐鹿的博弈廝殺將會在較長的時間內磨噬“選手”們的斗志。

        可選消費還是必選消費?

        中國保健品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近40年的發展,從最初的肆意生長、亂象叢生,到現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監管體系,運行正規,而“權健事件”的爆發,則真正使行業步入到正本清源、回歸初心的新階段,疊加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追求,消費群體年輕化,前景廣闊,一躍成為資本市場的“心頭好”。

        該背景下,諸如湯臣倍健、仙樂健康、金達威、威海百合等圈內公司,都在2020-2021年間股價飆漲。

        尤其是湯臣倍健,市值一度突破600億元,超越曾經的老大哥康寶萊,蛻變成行業的新大哥。其創始人梁允超因此身價倍增,財富達到235億元,位列珠海十大富豪榜首席。

        然而,好日子轉瞬即逝。進入2022年,由于資本市場整體下行,上述公司的市值均急劇縮水。

        這里面的原因,固然有外圍激進收水,資金抽身離開,疫情反彈等外部因素,但在節點財經看來,更深層的,還是資本看待保健品底層邏輯時的搖擺心態。

        事實上,市場一直對保健品屬于可選消費還是必選消費猶疑不決,也因此有了保健品就是“智商稅”和“心理安慰”的詬病。

        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節點財經,“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點數量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沒必要通過保健品來額外補充蛋白粉。”

        相比必選消費,可選消費的需求性較弱,且有一定的周期性。這一點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體現的較為突出。

        舉個例子,人類在面臨“活下去”危機時,首先會考慮什么?必然是空氣、水、食物,他們才是支持生存的基本元素,而不是汽車、電器、昂貴的包包。

        同樣的道理,當世界經濟“由滯漲步入衰退”的預期已被產學研各界共識,消費者便會自然的收緊錢包,并下意識地強化對保健品企業業績的悲觀情緒,進而壓制其估值。

        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湯臣倍健、仙樂健康、金達威,利潤規模均有程度不一的縮減。

        除此之外,資本對保健品是食品屬性還是醫療屬性,亦見解各異。

        其實保健品是個挺寬泛的概念,叫法不同涵蓋的內容也不一樣,比如宣傳的減脂、護眼、緩解失眠等各種作用,看上去和藥物差不多,很具迷惑性,但在監管口徑下,保健品卻證據確鑿地歸于食品范疇,不能用于對癥治療。

        “想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是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就醫習慣。”這是一位讀者的留言,他建議大家謹慎對待市面上這些保健品。

        我們都知道,在資本市場,食品企業和生物制藥企業,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估值模型,后者的加持光環遠比前者閃耀。

        故而,這些年,不少保健品企業都打出了“強科技”的口號,努力為自己爭取“印象分”。

        可根植于數據,保健品企業的研發投入和生物制藥企業懸殊甚大。

        就拿“藥茅”恒瑞醫藥做參照對象,2022年前三季度,恒瑞醫藥支出研發費用34.98億元,占收入比重為21.93%;湯臣倍健支出研發費用1.04億元,僅為20.86億元銷售費用的零頭,占收入的比重為1.69%。

        當然,吝嗇研發的也不止湯臣倍健一家,仙樂健康和金達威八斤半兩。

        小結下來,資本市場對保健品的估值邏輯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而這種認知偏差會在環境VUCA 時更傾向利空的一面。

        博弈在下一片“深水區”?

        如前文所述,保健品行業在近40年的博弈廝殺中,格局仍極為分散,真正能夠左右大局的巨頭并未產生。這顯然不太符合經濟和商業演進規律。

        在節點財經看來,較大程度上是囿于過淺的“護城河”,導致進入門檻過低,市場充分競爭,且跨界搶地盤者蜂擁而至,特別是藥企一窩蜂地扎入VDS,加劇行業的“內卷”狀態。

        基于此,拓寬場景,尋找新藍圖,即是形勢所迫,又是時不待我。而功能性食品,年輕人口中的“第四餐”,恰恰就是那個被命中的錨點和引燃希望的“火種”。

        在深圳從事策劃工作的90后姑娘劉新,熱愛功能性食品已有三年時長。

        早飯時隨餐服用葡萄籽精華片和女性綜合營養包,中飯前半小時來一包熱控片,飯后補一粒蔓越莓膠囊,睡前半小時再進食一袋膠原蛋白營養品……

        “別看服用的保健品種類多,但是每款都有不同的功效,美白、滋養、增強免疫力……總之就是花錢買健康。”她向節點財經表示。

        在年輕人的強勢帶貨下,功能性食品迎來了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

        目前,涉及原料供應、研發生產、渠道等各個環節,湯臣倍健、仙樂健康、西王食品、健康元、東阿阿膠、東鵬飲料、華熙生物等上市企業,都已前瞻需求,在功能性食品領域大手筆布局。

        圖源:艾瑞咨詢研究院

        諸如玻尿酸水、鋰水、CBD水、白蕓豆膳食纖維粉、GABA巧克力、透明質酸夾心餅干等相關產品,亦頻頻閃現于大眾視野。

        但據節點財經觀察,盡管功能性食品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子賽道,但從現狀看,卻已是一片紅海競爭的“深水區”。

        那么,“烈火烹油”般的保健品企業,該從哪處端口突圍?

        節點財經認為,一是向上遷移。定位更細分人群,以高端食材、精致工藝、個性設計等為杠桿,撬動作用效果和品牌調性,帶來產品的溢價。

        二是創新概念。隨著保健品、護膚品、食品飲料的界線愈發模糊,行業壁壘正被快速擊破。例如,食品市場中的"低糖低脂"概念被移植到保健品市場,護膚品中的"抗初老"、“抗氧化”概念也常常出現在美容保養類保健品中。商家不妨根據保健品市場的特有情況,借鑒并創新概念,迎合消費動向。

        三是跨界融合。保健品龍頭Swisse做面膜和飲料,飲料龍頭娃哈哈做保健口服液,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做飲料和護膚品。當前,這種跨界競爭正逐漸成為常態,并有效激活企業產品矩陣活力,打開盈利“天花板”。

        四是數字化。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生產力,重構人、貨、場三者之間的關系,邁向資源配置的最優之境,提質增效。

        總的來說,有經濟發展和居民財富積累的宏觀敘事做注腳,催動馬斯洛需求上移,保健品行業的前景仍是美好的,但每個人對其投資邏輯都有著各異的閱讀理解,也會讓業內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旅途不那么暢快。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在线亚洲v日韩v|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 亚洲色爱图小说专区|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