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風險驟增,多款新冠險下架,業內:保司理賠壓力大
2022-12-13 20:49:21 |來源:時代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昕迎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日,時代財經注意到,此前一度“走紅”的防疫保險產品遭多家保險公司下架。
(資料圖)
12月13日,時代財經以投保人身份咨詢了多家保險服務機構,得到的答復均是“目前專保新冠的產品已經全部下架”。一名保險業務員周虎向時代財經表示,“一款也不剩了,最近問新冠保險的特別多,但是確實沒什么產品了。”
“現在感染人數增多,對于這方面的產品保司都在調整了”,周虎說,“理賠壓力加大是防疫險下架的主要原因。”
此外,時代財經觀察到,最近也有不少曾經購買過防疫險產品的消費者開始咨詢如何理賠。不過,理賠的過程較為復雜,其中涉及到醫學上如何界定確診的問題。
大量產品遭下架后,目前市場上的新冠險還有哪些?理賠需要走哪些流程?
市面產品幾乎全部下架
12月13日,時代財經在螞蟻保險平臺中搜索發現,人保健康的“疫安心·防疫保(含新冠)”仍在銷售,產品有15天的等待期,并限制50周歲以上人群不可購買。
該產品介紹顯示,被保人若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療可獲得100元/天的住院津貼,新冠重癥/危重癥住院可獲得10萬元理賠金,保障期限1年,保費2.61元/月。
不過,該產品也在醒目處說明,不保障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
圖片來源:螞蟻保險平臺
但除了這一款產品,在螞蟻保險平臺幾乎沒有在售或者新推出的新冠險種。
時代財經以投保人身份咨詢多家保險服務機構,得到的答復均是“目前專保新冠的產品已經全部下架”。
保險業務員周虎告訴時代財經,“一款也不剩了,最近問新冠保險的特別多,但是確實沒什么產品了。
“保司理賠壓力陡增是防疫險下架的主要原因”,周虎強調稱,“沒有單獨新冠的保險了,只有少數中端的醫療險、含新冠責任的意外險可以賠付。”
不過時代財經發現,其所稱的中端醫療險產品保費都相對較高,如“中國人保大護甲3號Pro成人意外險”,在該產品經典版的保障責任中,含1萬元的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確診津貼,和30萬元的新冠肺炎身故津貼,保費為96元/年起,高于之前以低價著稱的防疫險。
“接到通知,這款的新冠責任也將于14號10點下架。”周虎表示。
據其介紹,防疫險產品最早出現于2020年10月左右,復星聯合、華泰財險、眾惠相互這三家保險公司的防疫險“賣得最多”。
時代財經查閱《復星聯合健康保險2021年理賠年報》,其中提到,復星健康2021年為因新冠疫情被感染、被隔離的普通群眾提供“愛無憂”隔離險產品,累計覆蓋人群將近100萬人。
12月13日,時代財經致電復星聯合健康,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此類產品已經停售,很早之前就已經不再對外售賣了。”
同日,華泰財險客服人員也告訴時代財經,“政策放開之后,這類產品都下架了,沒有再售了。”
周虎向時代財經介紹,最近的一款新產品是永安保險公司的永安新冠防疫險。不過這款產品12月8日剛剛上線,12月9日便被通知即將下架。“我從業六年,第一次見到這么短的產品周期。”他感嘆道。
事實上,不少防疫險從今年上半年起就開始停售。
文瑾在今年3月購買了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簡稱“眾惠相互”)旗下一款名為“惠無憂”的保險產品,保單信息顯示,該產品保費為59元/年,內容主要包括1萬元的新冠病毒肺炎保險金、200元/一天的新冠病毒肺炎強制隔離津貼,還有10萬元的新冠病毒肺炎身故保險金,保障時間為1年期。
“當時怕家人回家被隔離,就投保了。不過當時(隔離險)只有這一款了,而且說是五天后就會下架,我就趕緊給家人買了一個。”她告訴時代財經。
她還表示,“我知道的情況是,隔離險在今年上半年就差不多下架完畢了。”
出于同樣的擔憂,林雨也在螞蟻保險平臺為全家購買了眾安保險旗下的“眾安無憂意外險”,其中包含200元/天的隔離津貼。
林雨在11月集中隔離,此后她申請了該款產品的理賠,12月初收到了1400元的賠付款。“去年看到隨手買的,想著幾十塊錢,萬一隔離了需要自費住酒店或者沒工資,總歸有些風險,就給全家都買了,沒想到今年用上了。”林雨說。
不過,當林雨近期準備再次為家人投保時,卻發現多款產品已無法購買。“上周還是保90天,沒過幾天保期就縮短為45天,而且也買不了了。”
“陽性”不等于確診?
自防控政策有所調整后,越來越多曾經購買過防疫險的投保人開始咨詢如何理賠。不過,并不是檢測呈陽性就能夠理賠成功,其中涉及到醫學上如何界定確診等問題,因此理賠過程也較為復雜。
銀保監會在2021年12月發布的《中國銀行業保險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與經驗》提到,2020年保險業疫情專屬保險理賠金額達4.9億元。
不過,在理賠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投訴糾紛。時代財經注意到,今年9月份,銀保監會發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于2022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在涉及財產保險公司投訴中,涉及新冠疫情隔離相關保險等財產險其他保險糾紛2434件,占比24.22%。
圖片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楊雪親身體驗了“理賠難”的過程。
今年1月,身在北京的楊雪花費59元/年的保費,購買了一款名為“眾安愛無憂”的產品。該產品含有一項“新冠肺炎確診”的保障責任,被保人如果確診輕型或普通型新冠肺炎賠付1000元,確診重型或危重型賠付3000元。
圖片來源:受訪者
今年12月11日,楊雪新冠病毒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她便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但理賠過程并非想象中順利。在聯系理賠員以后,對方告知她“現在人太多了,需要等”。
楊雪告訴時代財經,“按照保險公司的說法,如果只有核酸報告或者陽性證明,并不能算作是‘確診’,因此無法進行理賠。”
“客服跟我反饋,保險約定的責任前提是‘確診’,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診斷標準,核酸檢測陽性并不能直接定性為‘確診’,而是需要正式入院后結合胸部CT、血液檢查等進一步判斷,才能診斷為確診。”楊雪說。
根據楊雪的說法,理賠必須持有胸片、血液報告、醫院開具的確診證明等有效材料,方可進行申請。提交材料后,還要看理賠人員能否審核通過。
楊雪認為,相關產品在宣傳時并未明確“確診”等相關概念如何定義,保險公司有玩文字游戲之嫌。“以前以為感染了就是確診,確診了就能賠。結果現在陽了,去醫院開證明也比較難,再加上檢查也不便宜,一套下來都快趕上獲賠金額了。”
12月13日,某保險公司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防疫險一般對于“確診”都是有規定的,保險公司的保單條款也都經銀保監會報備,并不存在玩“文字游戲”。
“陽性確實不一定等于確診,陽性可能無癥狀,就好比有斑塊不等于確診冠心病一樣,這不是文字游戲,是醫學上的界定。”上述人士說。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上述人名均為化名。)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感染風險驟增,多款新冠險下架,業內:保司理賠壓力大
2022-12-13 -
全球要聞:貴州百靈多款產品入選貴州、北京等多地“新冠用藥...
2022-12-13 -
焦點消息!3個月能賺70萬,借款中介水有多深?藏身高級寫字樓...
2022-12-13 -
行長帶頭!浙商銀行董事、高管自掏腰包買入自家股票
2022-12-13 -
天天最資訊丨南網科技(688248)源網荷儲智慧聯動 慧眼擎天保駕護航
2022-12-13 -
仙琚制藥(002332)**動態研究報告現*業務風險釋放完...
2022-12-13 -
環球快看:深度*行業*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12月第2周周報寧德...
2022-12-13 -
今日熱議:新興裝備擬與銀行簽署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合同,借...
2022-12-13 -
精彩看點:2980元/盒 輝瑞新冠特效藥網售放開后迅速下架 啥情況?
2022-12-13 -
每日消息!高善文:安全與發展主題下 資本市場估值體系正發生變化
2022-12-13 -
評級機構NCR:瑞典房地產會繼續貶值
2022-12-13 -
資訊推薦:機械制造業行業挖機內銷轉正 風電2023年裝機量有望大增
2022-12-13 -
全球即時:消費領域迎新機,萬里馬發力“新零售”蓄勢增長動能
2022-12-13 -
長沙銀行(601577)披露公司股東被動減持股份進展
2022-12-13 -
全球熱消息:2022/12/15,北交所網上申購提示873001.BJ緯達光電***
2022-12-13 -
速看:東箭科技:獲得某新勢力主流自主品牌客戶電動側開門項
2022-12-13 -
焦點精選!數據復盤:農牧概念集體走強 資金搶籌北方稀土
2022-12-13 -
最新消息:五糧液重整控股子公司銀鴿紙業,或注入宜賓紙業助...
2022-12-13 -
Keep聚焦四大精準圈層,引領未來運動趨勢
2022-12-13 -
歐洲部分地區下周氣溫將回升 電網壓力有望緩解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