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時訊:專訪普華永道倪清:中國企業應實踐綠色金融,多關注轉型金融
2023-04-23 19:45:2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柳寧馨 王琦 實習生猶玥 海口報道
綠色消費、綠色金融等可持續發展理念一直是國際上關注的熱點話題。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提升,以及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對人們的生活帶來影響,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等關鍵詞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
(相關資料圖)
綠色消費為何被企業重視?中國企業如何踐行綠色金融?“棕色產業”(能耗高、污染大的產業)未來怎樣發展?圍繞這些問題,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了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市場主管合伙人倪清。
他認為,不同時期大家關注的議題不同。兩年前,大家比較關注氣候變化、COVID19的議題。當對這些議題的關注已經深入人心之后,在國家推動下,大家關注的議題又增加了生物多樣性。
“普華永道在和世界經濟論壇聯合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及其對企業的意義》白皮書中,對企業在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上的背景及潛在影響做了詳細的解讀。我認為對內外部涉及的利益相關方做出的詳細調研很重要,只有知道大家關心的核心議題,才能更好地聚焦。”倪清說。
消費者對綠色消費認知提升
南方財經:企業對綠色消費越來越看重,綠色消費為什么會被重視,發展趨勢怎樣?
倪清:消費本身是消費者推動的,在現代可持續發展大潮下,消費者對綠色消費認知的提升,表明大家對可持續發展整體理念的認同。這種理念總體的興起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中國邁向“3060”雙碳目標相關。尤其在“3060”雙碳目標宣布之后,從能源端的生態環境部到資產端的人民銀行,都有一系列的動作。國內外消費者對這種理念的認知也都逐漸提升了。
2022年普華永道發布的有關全球消費者和中國消費者在可持續議題報告顯示,大比例的中國消費者愿意選擇帶有可持續理念的產品,和國際消費者的27%的占比相比較,國內消費者對綠色消費的認知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都要高一點。
如果消費者的認知得到提升,企業一定要跟上,這是全球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實際上除了政府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理念引領、政策推動以外,大家也都能感受到身邊氣候的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給我們帶來切切實實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改變,未來必須行動起來。
對于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來講,政府監管部門的推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動力來源。全球化的企業,在這方面的感受會更敏捷一點。不管是立法、消費者購買力,還是邊境稅的各方面政策,對海外市場整體而言,都會很快影響到企業的利潤。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綠色發展上,企業越是能夠快速地應對,越有利于企業長遠的發展。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大部分國際市場都有ESG領域一些強制性的披露要求,中國市場也正在推動建立企業可持續領域的披露體系。
總體來講,主要動力來源是消費者、政府監管,以及資本市場這三類。同時也包括很多參與企業,將自身的使命感和戰略相結合,內生的一些動力,這些都是行業重視綠色發展最主要的動力來源。
南方財經:怎樣看待眾多的國際美妝品牌、日化品牌等企業發表自己的披露發展報告?原因是哪些?
倪清:現階段,有一些強制性的因素,尤其是對于一些香港的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去實踐可持續發展,現在還沒有一套非常標準的做法,這也就是為什么要建立全球可持續披露體系的主要原因。如果有這樣一套可比的方法論去進行披露,將會更高效地促進企業在利益相關方層面的溝通。目前,已存在或正在創立的體系很多,眾多企業的積極參與也極大地提升了這個熱度,但熱度過后就需要建立一套可比的體系。
南方財經:普華永道和眾多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問題上,大家普遍關注哪些話題?
倪清:當下比較熱的一個話題是有關供應鏈的企業環保責任。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一定會把整個供應鏈、價值鏈全過程放在一起。比如乳制品企業,大量進口牛飼料的源頭是雨林砍伐后種植的,這就可能影響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所以除了調研和關鍵議題外,企業還應該關注供應鏈、價值鏈方面的問題。
市場化鼓勵企業踐行綠色發展
南方財經:“3060”雙碳目標對中國綠色消費市場帶來哪些影響?未來如何協同實現高質量發展?
倪清:“3060”雙碳目標與消費市場息息相關,比如大類消費品的汽車,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熱情就是向市場傳遞了一個信號。這種影響會在各個細分領域得以體現。當有一個性能等同且各方面更好的產品出現實現了低碳,消費者肯定會趨之若鶩。
我認為,一個產業在發展初期,政府發揮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例如,特斯拉在發展初期一直在虧損,2020年左右才開始盈利,特斯拉的碳資產在當時的政府機制下被認為產生了減碳效應,能夠獲得政府補貼。
包括新能源汽車和光伏行業在內,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不過也要盡可能向市場化的方式去進行。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參與,需要以市場化運作為主,讓企業在市場中生存下去。我認為建立一個好的市場化機制,可能就是從最初的政府補貼,到后續的市場機制建設,如碳市場、自愿減排市場等,去激勵企業的發展。
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政府提高行業標準也同樣重要。比如以前針對汽車的尾氣排放量,需要慢慢提高標準,才能更好地讓市場去提升行業的競爭力。
南方財經:如何看待經濟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有哪些異同?
倪清:2016年的杭州G20峰會上,提出綠色金融要解決的問題是可再生能源的融資不足,需要聚焦產業目錄去指導金融支持新興產業。2022年底,在綠色金融的推動下,光電、風電這種儲能電動車等行業得到很大的發展,收獲了近20萬億的綠色信貸存量,位居全球第一。
目前我國的光伏產能占全球的70%,以前新能源車只出口到發展中國家,現在每年300萬輛電動車賣到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這些都表明綠色金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對于非新興的、傳統的高排放行業來講,如何進行減碳,這就涉及轉型金融的使命。
綠色金融的20萬億綠色信貸存量,只占全中國所有信貸余額的10%。而剩下的90%可能是在“棕色產業”(指能耗高、污染大的產業),并對金融有大量的需求,且亟待轉型。
南方財經:國貨品牌對于金融轉型的接受度如何?整個行業關注度怎樣?
倪清:客觀上,國貨品牌有關注轉型金融這方面,但就總體而言還是不如海外品牌對其的關注度高。但在企業的表述以及消費者的溝通方面,國貨品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國貨品牌可能僅停留在投資者關系層面,還沒有提升到消費者的溝通之中。例如,乳制品行業在國際趨勢的帶領下開發了一些零碳產品,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沿。新能源汽車更是引領行業的產品,從端到端的生產線都是綠色的,遵循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議題。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當前時訊:專訪普華永道倪清:中國企業應實踐綠色金融,多關...
2023-04-23 -
公募底牌披露AI一季度機構加倉個股主要觀察幾個重點
2023-04-23 -
紫燕食品2022年門店總數同比增長10% 2023年一季度凈利增長超...
2023-04-23 -
華人健康最新公告一季度凈利同比增91% 世界快看點
2023-04-23 -
天天速讀:德龍激光最新公告4377.9萬股限售股將于5月4日上市流通
2023-04-23 -
全球快資訊:2023年4月23日股指追蹤-上證指數周末分析
2023-04-23 -
快資訊:拾慧集
2023-04-23 -
全球快資訊:深圳市國稅局局長_深圳市國稅
2023-04-23 -
企業密集探索布局可持續航空燃料,能否引爆國內航空業降碳熱潮?
2023-04-23 -
環球即時看!全國4月票房破20億
2023-04-23 -
4月23日晚間5家公司出現利好消息
2023-04-23 -
力盟科技(02405):穩定價格期間結束、無穩定價格行動及超額配...
2023-04-23 -
天海防務去年營收接近翻番 股民索賠案暫無一審結果-世界快訊
2023-04-23 -
難敵下游風電“價格戰” 廣大特材2022年凈利下滑超四成 今...
2023-04-23 -
達證券給予華利集團買入評級-新消息
2023-04-23 -
世界資訊:中榮股份截止至2023年4月10日股東人數為32948戶
2023-04-23 -
4月23日孩子王發布公告,其股東減持860.65萬股_當前簡訊
2023-04-23 -
ppt設置超鏈接并返回原ppt頁面_ppt超鏈接返回原界面-天天微動態
2023-04-23 -
【環球快播報】誰說便宜的護膚品沒有好東西?就這6樣,用一次...
2023-04-23 -
風靈超人 視訊
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