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廣東銀保監局副局長陳曉勇:圍繞制造業“四化”高質量發展,助力擦亮大灣區“制造業當家”金字招牌 速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橫琴報道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出臺4年多來,大灣區建設迸發出蓬勃活力。特別是在過去的一年,面對各種壓力,大灣區經濟依然保持穩健發展,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這背后離不開金融系統的強力支撐。


        【資料圖】

        “一直以來,廣東銀行業保險業積極發揮金融‘活水’作用,賦能廣東,特別是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4月22日,廣東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曉勇在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介紹稱,截至2022年末,大灣區內地城市各項貸款余額21.9萬億元,較《綱要》實施前(2018年末)增長72%;其中投向制造業貸款占比約14%,貸款余額較《綱要》實施前翻番。保險資金累計投資大灣區金額(含股票)突破2萬億元,近三年“險資入粵”年均增速超20%,投資規模居全國前列,金融支持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效能有力提升。

        廣東由“制造業起家”,制造業增加值占全世界近4%、全國約1/8。在新的發展階段,廣東提出“制造業當家”的發展戰略。陳曉勇表示,廣東銀保監局持續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將支持制造業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發力點,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金融支撐。

        從金融供給看,2022年全年廣東新增制造業貸款6332億元,為上年增量1.5倍,占各項貸款增量比重超30%。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約1.6萬億元,占制造業各項貸款比重超5成;從支持領域看,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廣東支柱產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均超20%,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超60%。創新發展科技保險、首臺套保險、新材料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1.78萬億元。

        陳曉勇進一步介紹稱,廣東銀保監局還大力引導金融支持知識產權為“制造業當家”添動能,聯合推動廣東成為全國首批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助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線上化、智能化,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0%。

        實現“制造業當家”面臨的內外形勢

        近年來,廣東充分釋放改革開放、制度創新動能,依托港澳聯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勢,成為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排頭兵,連續26年保持全國制造業第一大省地位,數字經濟增加值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

        不過,陳曉勇在演講中指出,在加速推進大灣區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

        具體而言,一是全球政治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加劇對大灣區制造業的“雙向擠壓”。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面對發達國家高端制造業回流和發展中國家爭相承接制造業轉移的兩端擠壓,位處“兩個重要窗口”的廣東,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特別是對標世界一流水平,大灣區制造業在競爭力、驅動力、凝聚力和突破力上還面臨不少挑戰。

        二是新形勢、新戰略對大灣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制造業當家”是廣東順應國內外形勢變化、應對外部風險挑戰下的必然戰略,更是推動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鏈全球話語權和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實現由“制造業起家”向“制造業當家”的轉變,必須要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產業競爭優勢,實現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遷的跨越式發展,這不僅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精準有力發揮作用提出更高要求,也對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提出迫切要求。

        三是推動金融與制造業協同發展仍面臨不少掣肘。近年來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很大成效,制造業貸款增速明顯提升,貸款結構不斷優化,保險保障功能持續增強。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管理尚未實現緊密結合,金融服務創新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信息不對稱疊加中小企業風險承壓制約投融資動能,加快建立金融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體系迫在眉睫。

        持續推動金融賦能灣區制造業

        “隨著內地恢復與港澳全面通關,今年將成為大灣區建設搶占高質量發展先機、加速蓄力騰飛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 陳曉勇表態稱,廣東銀保監局將持續引領轄內銀行業保險業把握重大政策機遇,圍繞制造業“四化”高質量發展,助力擦亮大灣區“制造業當家”金字招牌。

        具體而言,聚焦下好“五大”先手棋,金融賦能大灣區制造業“集群化”發展。當前大灣區呈現多個城市協同布局產業鏈、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發展趨勢。金融資源要更多向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以及“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傾斜投放,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引導保險資金有序通過投資股權、債券、私募基金、保險資管產品等多種形式,為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助力加快培育塑造更多先進制造業集群、全面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金融賦能大灣區制造業“高端化”發展。近年來大灣區各地大力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加快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和融合發展,大灣區制造業科技含量和水平日益提升。金融機構要深入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用好知識產權質押等創新融資模式,完善科技保險服務,提升對知識產權、科研物資設備和科研成果質量的風險保障水平,提高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制造業向高端化轉型。同時要充分依托粵港澳三地協同優勢,加速推進大灣區科創領域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流動,著力提升大灣區科技創新體系的開放性和國際化水平。

        聚焦數字驅動轉型升級,金融賦能大灣區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依托數字技術發展更高水平、更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也成為了全球發展共識。大灣區數字經濟規模和水平居全國前列,制造業數字化具有較大的領先發展優勢,但對標世界領先灣區,金融科技賦能制造業數字化還大有可為,要加快形成適應產業金融需要的金融科技生態環境,大力促進金融與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著力構建系統性、多層次、綜合性的數字金融服務體系,基于數字資產創新供應鏈金融產品,以數字信用融資機制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聚焦“雙碳”目標率先實現,金融賦能大灣區制造業“低碳化”發展。目前廣東制造業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比例過半,制造業低碳發展成為廣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點領域,也是大灣區建設世界一流灣區的內在要求。金融作為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要素之一,“雙碳”目標下產業轉型發展錯綜復雜,更需要龐大資金供給與多元金融工具支持,既要實現綠色金融提質擴面,又要構建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高效協同。同時,要加快完善環境價值實現的市場化機制,充分挖掘碳資產的金融屬性,健全制造業企業項目綠色效益評估核算體系、數字化信息披露共享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夯實金融服務制造業低碳轉型的基礎。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