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深度|拆解60家信托年報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陳嘉玲 北京報道


        (相關資料圖)

        增長乏力、業績承壓,勾勒出2022年信托業轉型陣痛期營收壓力不斷加大、盈利能力經受考驗的發展現狀。

        截至目前,60家信托公司已漸次披露2022年“成績單”。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合并口徑下,60家信托公司累計總計實現營業收入1284.17億元,凈利潤416.19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財務數據,同比分別下降15.6%和22.2%。

        即便是頭部公司,業績同比告負者亦不在少數。就行業三大巨頭來看,僅建信信托保住了“營利雙增”的局面,平安信托雖凈利同比大增35.45%,但營收卻下滑了16.50%;中信信托則是“雙降”,營收下滑超25%、凈利潤下滑超13%。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中型規模的腰部信托公司增速靠前,開始“彎道超車”。其中,國民信托以30.3%的營收增速,成為2022年行業內跑得最快的“黑馬”;英大信托人均創收2524萬元居于行業首位;粵財信托、中海信托、國投泰康信托、紫金信托和云南信托等資本利潤率均靠前。

        在業內人士看來,轉型“上岸”較快的與迷茫著躊躇不前或“負重”著匍匐前行的,其業績已然呈現分化加劇之勢。這一方面與各家公司轉型節奏和“開源節流”有關,另一方面則主要與過往歷史包袱的大小與存量不良資產處置的差異性有關。

        創新業務驅動受托規模回升

        2022年,60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20.30萬億元,是自2020年跌破20萬億規模后首次重回20萬億臺階。這一數據與2021年的19.31萬億元相比,略微增長了5.14%。

        信托資產規模分布區間上,截至2022年末,規模超過萬億的包括華潤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和外貿信托4家,分別約為1.66萬億元、1.54萬億元、1.46萬億元和1.08萬元。信托資產規模在千億元至萬億元之間的有39家,其中僅8家超過5000億元;規模在百億元至千億元區間的有16家;信托資產低于百億元的是華宸信托,同時它也是規模最小的,只有7.33億元,同比下降6.51%。

        另外,共有26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同比實現正增長。其中,中信信托、華潤信托、紫金信托、華鑫信托、國投泰康、英大信托、中原信托、百瑞信托等信托資產規模增長在千億級別以上。

        云南信托研究發展部研究員馮露君分析指出:“依據行業觀察,信托業務規模增加得益于特殊資產處置、證券信托等資產服務類信托規模大幅度增加。”

        以行業“老大哥”中信信托為例,其信托業務結構在近兩年的轉型變革中得以調整優化。與地方城投平臺和房企相關的信托資產規模均呈現大幅下降。其中,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規模,這兩年分別減少393億元和357億元;投向基礎產業的信托規模則分別減少910億元和379億。而投向證券市場領域的規模,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趨勢,增加384.47億元至1552.93億元,同比增長32.90%。同時其年報還披露,家族信托、保險金信托和慈善信托受托資產規模超過 630 億元;職業年金業務受托管理規模達人民幣246億元等。

        大多數信托公司在年報中提及了自身戰略轉型業務的發展成效及規模情況。建信信托在年報中披露了其一級市場股權投資業務、二級市場證券業務、資產證券化、家族財富管理等情況,其中風險處置服務信托系業內首創,累計中標規模逾3000億元。平安信托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戰略業務穩健增長,家族信托、保險金信托、證券投資類信托等業務規模凈增長近2000億元,業務轉型取得顯著成效。”中誠信托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公司標品信托業務規模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底標品信托規模達1689.34億元,實現跨越式增長。”

        “資產服務類業務驅動信托規模增加,但難以對沖信托報酬率下滑影響。”馮露君分析指出,2022年60家信托公司,信托業務收入總額為683.39億元,與2021年同期827.27億元相比減少17.39%,信托業務收入大幅下滑。信托業務收入的減少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業務結構的影響,信托業務報酬大幅減少。已經公布加權年化信托報酬率的47家信托公司中,32家信托公司的信托報酬率呈現大幅度下滑。

        僅12家公司“營利雙增”

        信托報酬率的下滑,已經直接影響到了信托業務收入,并且信托業務結構調整和轉型的壓力逐步傳導至業績層面。

        據本報記者統計,合并口徑下,60家公司累計實現經營收入1284.17億元、同比下降15.60%;實現凈利潤416.19億元,同比下降22.20%。母公司口徑下,60家信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1.98億元,同比下滑20.37%;實現凈利潤337.57億元,同比下降25.91%。

        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也顯示,截至2022年底,信托業累計實現經營收入838.79億元、同比下降30.56%,實現利潤總額362.43億元、同比下降39.76%,行業持續面臨經營壓力。

        營業收入方面,近10年以來信托行業的復合增長率為0.07%,從2017年以來基本維持在1200億元上下波動,但是從數據上看,2022年則呈現出斷崖式下跌。同時,僅16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前十名分別是平安信托、建信信托、中信信托、重慶信托、中融信托、上海信托、興業信托、光大信托、華能信托和五礦信托,其中僅建信信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87%,其余9家均同比負增長。

        凈利潤方面,全行業同比降幅超過20%,與2021年的-3.33%相比大大增加。而相比2021年共計35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今年這一數據縮水至23家。同時,2022年凈利潤前十的排名發生較大變化。其中,重慶信托和中航信托跌出凈利潤前十的隊列,華寶信托和粵財信托新晉成為凈利潤第九和第十位。

        另外,本報記者注意到,在信托行業業績普降背景下,營收凈利等各項指標呈現出兩個較為特別的趨勢:一是信托行業難逃“二八分化”格局,二是部分中型信托公司逐漸開始“崛起”。

        一方面,2022年實現25%以上高速增長的信托公司數量僅1家(超過20%的另有2家),但是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35%的信托公司多達17家,呈現明顯的收縮態勢和分化局面。

        另一方面,營收凈利同比實現了“雙增”的共有12家信托公司。其中,除了建信信托這一頭部企業外,主要包括華鑫信托、英大信托、天津信托、云南信托、國民信托、金谷信托、浙金信托等腰部企業。

        若看營業收入增速情況,增速靠前的信托公司也是以中型信托為主。比如,國民信托以30.3%增速,成為2022年行業內增長最快的信托公司,其得益于信托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國民信托在年報中總結稱,公司經營取得積極成效,主要在于內部資源整合協同效率的提升,風險管理的強化,業務轉型的加快以及公司金融科技支持和系統建設力度的加強。國民信托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提前啟動了基于信托資產“新分類”的經營方向調整,實現了以資產服務類為主體的信托資產結構性升級。目前管理的2405億元信托資產中,60%為資產服務類業務。

        小部分公司逆襲的秘密

        有人歡喜有人愁。信托業整體上,盡管信托資產規模企穩回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但大多數公司不得不面對業績承壓的轉型發展窘境。當然,有小部分公司逆勢走出“獨立行情”。他們增長的秘密何在?

        本報記者關注到,首先,這類業績仍保持增長的信托公司,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頭部信托公司,他們展現出了較強的業務騰挪能力;二是部分前期運行穩健、歷史包袱不重且積極轉型的腰部信托公司,陸續向行業第一梯隊發起沖擊。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翻閱60份成績單,各家提到的因素大同小異。對此,《2022年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此前曾總結道:2022年,行業層面凈利潤持續呈現負增長的原因主要來自于信托業務收入的大幅下滑和投資收益的持續縮水。

        一方面,2022年股市波動較大疊加年尾債市深度調整,導致信托公司公開市場證券投資收益和金融機構股權投資的分紅收益下降明顯;另一方面,近年來信托行業正步入創新轉型深水區,新舊動能轉換階段系統建設和團隊人員配置的成本費用明顯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凈利潤水平。

        目前已披露的60份年報也可看出,在當前創新業務仍難言盈利的情況下,信托公司業績表現相對較好的“秘訣”,主要體現在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指標上。

        實際上,信托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由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利息凈收入、投資收益等構成,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最為直接反映信托公司信托業務的展業情況。2022年,60家信托公司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約為852.27億元,較2021年的1007.36億元同比下降15.40%。

        從“營利雙增”的公司來看,華鑫信托、國民信托、紫金信托、金谷信托、英大信托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均同比增長超過15%,云南信托同比增長9.93%;山西信托、國民信托、華鑫信托、紫金信托和金谷信托的投資收益同比增速均在35%以上;天津信托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則從2021年的601萬元大增至去年的2.26億元。

        從表現欠佳的信托公司來看,凈利潤的整體下滑也與信托業務收入、業務及管理費、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因素有著較大關系。

        在馮露君看來,凈利潤的調整與行業資產減值、信用資產減值、轉型期對轉型業務資源投入較大等因素疊加影響。據云南信托研報統計,2022年,60家信托公司的信托業務收入總額為683.39億元,與2021年同期827.27億元相比減少17.39%;業務及管理費237.11億元、公允價值變動合計為-68.46億元、信用資產減值為91.73億元。

        單個公司的成績單同樣透露出這一現象。比如,中鐵信托,以21.59%排名行業營收增速第二位的,也主要是源于信托收入與投資收益的雙雙增加;但其凈利潤同比下滑則主要源于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的大幅增加,從去年的5.27億元增至10.48億元。

        又如,營收凈利均排名前十卻雙雙同比下滑超過35%的華能貴誠信托,其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降37.64%、投資收益從18.73億元降至4.94億元。而華澳信托營收下降84%、凈利潤虧損9.67億元,則主要是由于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和投資收益的大幅下降,前者從5.19億元降至9961萬元,后者從2.63億元降至1113萬元。營收凈利雙虧損的中建投信托,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和投資收益大幅分別同比下降64%和87%。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