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春招觀察:相似簡歷千千萬,企業“出海潮”或催生就業新風口_天天觀察
2023-05-15 17:36:4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陳思琦 深圳報道
“20號去蘇格蘭,5人車還差兩人”“5-6天巴黎游,有沒有小伙伴一起”……
每天打開微信群聊,邱航總能看到相似的信息。作為今年9月畢業的2023屆英國留學生,3月中旬飛回深圳的邱航算最早回國的一批,只為趕上“金三銀四”末班車。
(相關資料圖)
復活節假期剛結束不久,大本鐘、約克大教堂、斯卡布羅小鎮等時不時出現在邱航的朋友圈,勾起他“還沒看夠世界”的遺憾。即使提前回國,他的“海投”戰術收效甚微,許多公司HC已滿,他手頭僅一個“差強人意”的私企offer。
邱航就讀于英國利茲大學商學院,求職鎖定央國企。但近一個月參加了幾場線下招聘會后,他坦言“相似的簡歷千千萬”:QS排名前100,商科,一年制碩士。
5月13日,深圳舉辦第十九屆留學英才招聘會。根據主辦方公布的數據,全天共吸引留學生2000余名,收到超1700份簡歷,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70%。其中,比亞迪收到簡歷70余份,近一半畢業于牛津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等名校。
當學歷大同小異,實習經歷、語言能力等成為關鍵“加分項”,要求留學生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尤其中國企業“出海潮”撬動了合規人才需求,涉外法務、海外采購等崗位要求應聘者熟悉他國法律法規、文化習俗,留學生的優勢不言而喻。
(招聘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偏愛“不求人”的工作
爸爸盤著核桃手串,媽媽幫忙拿著保溫杯和中英兩版簡歷,穿著帶大學logo連帽衛衣的留學生徘徊于各個企業展位之間——在5月13日于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辦的第十九屆留學英才招聘會上,如此齊整的“求職家庭團”并不少見。
“小孩高中就出國了,對國內的就業市場不太了解,我們跟著來把把關。”在某國企從事財務工作的張先生夫婦告訴記者,張同學就讀于澳洲墨爾本大學金融專業,將于今年7月完成本科學業。
然而,張先生一家尚未在孩子的求職方向上完全達成共識。
“小孩沒嘗過社會的苦,總是天馬行空,到最后落不了地。公務員肯定最好,事業單位也可以,再下來就是國企。”張先生說,他見過不少私企每年招聘規模極大,但一兩年后能留下的人非常少,職業技能亦得不到太大提升,這讓他非常擔憂。
張同學偏好投遞國內知名的幾家證券公司,并重點了解管培生計劃。談及父母眼中“更穩定”的公務員崗位,張同學說,在國外生活了接近7年,“太久沒寫作文,對申論沒信心。”
證券公司與留學生似有“雙向奔赴”的趨勢。一名證券行業HR向記者透露,業務經理、理財顧問等屬于“資源型”崗位,留學生的家境通常相對優渥,自身及親友對投資理財的關注度更高,豐富的人脈資源意味著其具備較強的市場開拓能力,即“更容易上道”。
但是,擺在留學生,尤其是商科留學生面前的還有“僧多粥少”的難關。多家金融公司HR向記者展示了當天收到的厚厚一沓簡歷,英國、澳洲學校的應屆生居多,均為金融或工商管理專業。
啟德教育公布的2022年客戶服務數據顯示,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熱門留學目的地,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生占比均超過七成,以商科碩士研究生申請占比最高,達39.82%。與之對應,留學生最想從事的行業顯示為金融/投資/銀行,占比31.97%。
本科方面,2022年英國本科申請的熱門專業中,會計與金融(8.11%)、社會學(7.06%)、經濟學(6.6%)、法學(6.25%)排在前四位。
“倫敦政經、帝國理工等英國G5名校的簡歷也不少見,但大同小異,沒有看到在某個專業領域特別出眾的學生。”
現場與多位留學生初步溝通后,某知名壽險公司HR用“迷茫”來形容這些應聘者。該公司此番提供的崗位偏前端銷售,而前來咨詢的留學生“一聽到做銷售就發怵”,更偏向管理崗或技術崗,但對工作內容缺乏了解,沒有太多對口的實習經歷。
深圳市海歸協會會長楊鵬告訴記者,工作可分為“創造價值”與“傳遞價值”兩類,前者以工程師、設計師、律師等為代表,負責創造產品或服務;后者以銷售顧問、市場推廣等為代表,負責將產品或服務傳遞給客戶。
“兩類工作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后者被認為是‘求人’的工作,且有指標、有壓力,很多學生不愿從事。”楊鵬說。
在這方面,留學生與家長似乎達成了共識。現場多位HR發現,因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留學生家長對孩子工作的期望值不算太高,對“穩定”“體面”的要求超過了“高薪”。
同樣瞄準證券公司,莫納什大學管理學碩士生何同學告訴記者,起初其期望薪資是每月8000-10000元,但求職近3個月未收到任何offer。因是深圳本地人,沒有租房壓力,他正考慮降低要求:“5000塊是能養活自己的底線,爸媽的底線是要我找個地方鍛煉自己。”
企業出海撬動合規人才需求
2023屆留學生“下海”找工作的另一面,2023年海外高校申請季也來到尾聲。
啟德教育日前發布的《2023英國留學報告》顯示,第一季度英國留學的咨詢量同比增幅43.8%。近九成學生選擇英國院校時會考慮排名(89.67%),其次為專業設置(72.51%)與學費(35.09%),對就業率的考慮僅為29.63%。
智聯招聘《2022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則顯示,67.6%的海歸選擇出國留學的主因是“體驗他國文化、生活,豐富個人閱歷”,32.8%的留學生是因為“國內優質教育資源競爭激烈”。
拓寬視野、規避競爭,出國留學成為越來越普遍且“吃香”的選擇。但回歸就業市場,如何在一沓又一沓相似的簡歷中脫穎而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記者,美國“藤校”、英國“牛劍”等名校招生標準高、含金量高,畢業生在國內外就業的競爭力都極強,但排名及認可度中等的海外高校才是大多數留學生的“歸宿”。
不同于國內高校畢業生有校企合作、“訪企拓崗”等政策服務的助力,留學生求職更考驗“單兵作戰”能力。熊丙奇建議留學生提前做好求職規劃,并在出國期間培養差異化優勢,如增加海外實習經歷、鍛煉語言能力等。
招聘會現場,多家企業向記者強調了對應聘者從業背景及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
例如,一家從事鋰電池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需招聘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專業留學生,要求其有電池行業采購或鋰電研發方向的實習經歷;某智能機器人公司HR則透露,一方面要求應聘者可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駐外或出差要求其有海外生活的經驗及較強的抗壓能力。
招聘需求的背后,是中國企業仍在持續的“出海潮”。
“2015年,領英平臺上中國企業對合規人才的需求僅占全球的2.2%,2020年占到了5.73%,而到了2022年就已顯著增長到了17.53%,合規人才需求位列全球第3位,而中國的合規人才儲量則位居全球第13位。”領英中國人才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王茜列出的一組數據,暗示了留學生在就業市場的差異化優勢。
日前,領英聯合波士頓咨詢發布的《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白皮書》特別強調了中國企業要警惕合規風險。在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還需特別注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軟性要求,尤其當海外業務涉及互聯網內容運營。
而對留學生來說,從規章制度到生活習俗,都是其海外求學過程中必然會接觸的。
此外,海內外畢業時間的差異也給留學生求職加大了難度。“我們統一要求畢業生7月報到,如果要拖到年底,我們對于他到底能不能入職,是打問號的。”某互聯網“大廠”HR告訴記者。
如今,國內春招已接近尾聲,許多公司僅剩極少的補錄名額,而留學生的5、6月往往在“極限趕due”中度過,多數人尚未回國,提前回國的學生也背負著極大的課業壓力。
邱航頂著大大的黑眼圈來到招聘會現場。6月中旬之前,他需要完成5篇3000-5000詞不等的期末論文,9月中旬需提交15000詞的畢業論文。
“6-9月是英國留學生寫畢業論文的時間,也是許多人英國深度游,甚至環游歐洲的時間。‘看世界’是出國留學的目的之一,但也可能因此錯過國內招聘季,要gap到明年春招。總之,許多事情都要權衡。”邱航說。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留學生春招觀察:相似簡歷千千萬,企業“出海潮”或催生就業...
2023-05-15 -
美債務上限談判僵局未破 倫敦金日內止跌回升|環球新動態
2023-05-15 -
每日精選:中鋼協:5月上旬鋼材社會庫存1130萬噸 環比下降1.8%
2023-05-15 -
騰訊已申請王者榮耀女裝品牌商標 騰訊已申請MEETINGSHERO商標-熱頭條
2023-05-15 -
警惕今日金價沖高遇阻回撤行情
2023-05-15 -
FED鷹派擔憂打壓黃金多頭士氣
2023-05-15 -
今頭條!高溫+大風!濟南“雙預警”上線 明日最高氣溫35℃以...
2023-05-15 -
A股收評:創業板指漲2.11%,北上資金凈買入40.85億元
2023-05-15 -
萬馬股份漲停 今日熱文
2023-05-15 -
鄂股年報丨汽車電子軟件第一股 光庭信息2023Q1扣非凈利潤同...
2023-05-15 -
21CC|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19.7%,如何解決臨床早篩痛點?
2023-05-15 -
外資如何看待“中特估”、“八年一大牛”是否再現?南財記者...
2023-05-15 -
歐洲央行:迄今為止加息對通脹影響不大 更大影響將在2024年出現
2023-05-15 -
當前關注:開明投資(00768)4月末每股綜合資產凈值約0.071港元
2023-05-15 -
【環球報資訊】濟南首針!進口二價HPV疫苗9-14歲女孩二劑次接...
2023-05-15 -
世界滾動:2023年互感材料行業技術特點:相關技術發展提高互感...
2023-05-15 -
銀行股為什么大漲? 小銀行股一般什么時候漲?
2023-05-15 -
互聯網保險和線下保險的區別 互聯網上買保險可靠嗎?
2023-05-15 -
車輛換牌了原來的保險有效嗎? 換車牌后保險怎么辦?
2023-05-15 -
保險理財的復利值得購買嗎? 復利理財產品有哪些?
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