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天天觀察:讓“小眾”學科走進大眾視野,社科院教授在抖音做學術“搬運工”

        “考古是一門研究‘垃圾’的學科。”考古人許宏在鏡頭前一本正經地說出這句話時,刷到視頻的網友有點摸不著頭腦。

        為什么是“垃圾”?這就要從考古學的研究對象說起。考古學一般被認為是通過物質遺存研究逝去的人類社會的學科,物質遺存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人的“垃圾”,西方有學者還為“垃圾考古學”寫過書。

        “如果把你家三天到五天之內的全部垃圾都交給我,我會給你出一本厚厚的研究報告。”許宏說。考古這門“高冷”的學科,在他的視頻中總是很“好玩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位60歲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盡管才入駐抖音一年,視頻產出已達90多條。他的評論區有濃厚的學術氛圍,也有肆意的提問,提問的中心總是圍繞三個字“二里頭”。

        因為許宏的另一個身份,是二里頭考古隊第三任隊長。

        一把洛陽鏟,守望二里頭

        1980年,懷著文學夢的許宏參加高考,第一志愿報的是北大中文系,最后卻被山東大學考古專業錄取。

        在那個年代,考古常被看作是“無用之學”。許宏坦言曾經也想要轉專業,但漸漸地,他發現考古像是文科中的理工科,接地氣、講證據、注重邏輯思辨,游走于古代和現代、城市和鄉村之間,很有意思。

        畢業前的田野考古實習,是一個分水嶺。“有的同學徹底干傷了,就堅決不再干考古;有的就成為鐵桿考古人,比如我。”考古的發現之美和思辨之美一直吸引著許宏,指引他走過本科、碩士、博士再到工作。

        1999年,許宏的女兒出生,同年,他被任命為二里頭考古隊隊長。

        在此之前,二里頭遺址已經發掘了40年,許宏也已從事考古研究近20年。帶著對家人的歉疚和不舍,許宏來到了偃師二里頭的田野間。

        2015年,許宏在二里頭墓葬發掘現場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守望二里頭,讓許宏有些忐忑,“有一種被放在聚光燈下烤的那種感覺。”那時的他,還未陷入夏商王朝分界的爭論,感覺自己像是一張白紙,等待著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有人說田野考古是神秘而浪漫的,而對考古隊來說卻是“灰頭土臉”的。回憶起在二里頭的時光,許宏開玩笑說,自己帶著團隊去田野調查,“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問是社科院的。”

        考古隊員一般每年有一大半時間在遺址上度過,只有在入冬后田野考古才會告一段落。夏天的出工最是煎熬,他們早出晚歸,躲過正午,但下午三四點上工還是避不開被“燒烤”的感覺,用“背灼炎天光”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但當發掘出遺跡和文物的那一刻,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生發出對人類文明的驚嘆。

        如今的田野考古工作是什么樣?今年年初,許宏再次來到二里頭,并通過一條視頻讓我們直擊了鉆探工作現場。

        還沒有出正月,圪當頭村的探工們就已經手拿洛陽鏟開始工作了。調查、鉆探、發掘是考古人的三把刷子,而洛陽鏟則是田野考古中鉆探的“神器”。

        “全球范圍內,還沒有任何一種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洛陽鏟,尤其是在黃土地帶。”許宏在視頻中科普了洛陽鏟從盜墓工具變成考古利器的前世今生,解開了很多網友對洛陽鏟的誤解。

        在整個鉆探過程中,考古人員還要邊分析、邊布孔,了解清楚遺跡的范圍、深度、種類等。許宏一一介紹了鉆探現場記錄、定位的工作內容,也展示了考古人的絕活“辨土”。

        多次踩踏過、像千層餅似的土叫路土,顏色混雜斑駁的土叫五花土,質地細密堅硬的土叫夯土。一鏟子下去,打出五花土就能初步判斷是墓葬的填土,打出夯土最大可能是大中型建筑或者城墻。

        曾經在二里頭,許宏就是這樣帶著隊員一鏟一鏟打穿或揭開黃土,破譯3000多年前先人留下的“無字地書”。

        充滿“野心”的考古人

        二里頭遺址是揭開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步發展的一把鑰匙,許宏則稱它為“最早的中國”。

        二里頭遺址現存面積約為300萬平方米,60余年過去,遺址的發掘面積還不足2%,在公眾看來是極為緩慢的。而許宏認為,這就是一種“愚公移山”似的常態。發掘本身也是一種破壞,盡管發掘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和保護,但也不可以竭澤而漁,且要保證發掘質量。應該以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態度,把古代遺存更多地留給后代去研究。

        他將這一觀點發到抖音上,獲得了眾多網友的點贊,也有人評論:“考古是非常嚴謹的,絕不能為了證明而證明,慢慢挖吧。”看到這些年,公眾和考古人之間逐漸達成文化遺產保護的共識,許宏很欣慰。

        許宏表示,考古人是一群懷有“野心”的人,他們要通過物質遺存,去探究人類逝去的歷史的全部。從上古到上一秒,萬事萬物皆可考。“我們像偵探,試圖把支離破碎的材料,通過邏輯推理甚至想象力,盡可能地拼接,最大限度地迫近真實。”

        許宏擔任隊長的20年,是二里頭遺址考古取得豐碩成果的時期。其中最震驚世人的,還屬“超級國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

        2002年,許宏和隊友在一座貴族墓中發現了很多綠松石片。隨著揭露面積擴大,他們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現。在清理過程中,考古隊派專人24小時盯守,不僅如此,當地村民還派出自家大狼狗為國寶“守夜”。

        綠松石片很細小,且多達兩千余片,用嘴吹土屑都可能讓綠松石片移位。考慮到現場條件有限,為了保存原貌,考古隊用套箱整體起取了大型綠松石器,搬進隊長許宏的房間暫時保存,之后運回北京繼續清理,歷時一年多,才最終讓這條沉睡千年的綠松石龍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些關于發掘的有趣故事都被許宏記錄在了抖音上。看著許宏和老隊友在視頻里回憶往昔,考古似乎也離我們更近了一些。

        在燦若星辰的遺存中,哪個是令許宏最興奮的發現?他回答說:“還真不是綠松石龍形器,而是那些中國最早的‘不動產’。”

        20年來,許宏帶領的考古隊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室建筑群、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這些“中國之最”體現出二里頭文化在制度層面的史無前例的創造。

        作為考古界“不動產”專家,他的學術研究方向是先秦城市考古,曾把從仰韶到戰國時期上千座城址都捋過了一遍。二里頭遺址是一座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史無前例的王朝大都,對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盡管王朝的宏偉建筑和銅玉禮器重見天日,卻并未留下只言片語,而這種存在本身就已經是一部讀不完的史詩。

        從田野到鏡頭,看到真實的歷史

        2019年,許宏辭去擔任了20年的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職務,把它交給年輕人去做。他希望從田野考古轉向“沙發考古”,寫自己喜歡寫的書,甚至成為非虛構作家,迎接“學術第二春”。

        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其實,從2009年起,許宏就開始出版面向公眾的科普作品、并在博客上“沖浪”了。早期的三本著作《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都是寫給大眾的學術書,也就是在那時,許宏感到心中越來越重的社會責任感被喚起。

        “我不會寫虛構的小說。歷史本身已經很豐富很精彩了,不需要虛構。”在許宏看來,考古人寫的書不可能是暢銷書,但一定會是長銷書。如今,他正在寫一本給孩子的考古科普書,這對他來說是個新挑戰。

        曾經的考古人沒有面向公眾進行話語轉換的觀念,使得考古學一度身處于象牙塔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進一步激發了許宏和公眾交流的動力。

        2022年,許宏在兩個學生的鼓勵下,開始嘗試短視頻和直播。許宏面對鏡頭總有著恰如其分的從容,經常只需一個提示詞、一個簡短的問題,就能立刻將學術知識構建起表達體系,語言詼諧輕松、接地氣,持論卻嚴守學者的嚴謹和學術的莊重。

        目前許宏的短視頻已經形成了一些系列——中國禮樂文化的“不動產”、文物告訴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先秦考古、二里頭寶藏村民……在做選題的時候,他和學生會尋找考古和大眾有關聯的點,不能太過學術,把陽春白雪的事講明白,才是科普的意義。當然,偶爾他也會選擇熱點話題比如“三星堆”,但也絕對不會為了博眼球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二里頭是否為夏都?”這是一個在他評論區繞不開的問題。許宏卻不輕易給二里頭“姓夏還是姓商”下定論,“雖然暫時不知道二里頭姓夏還是姓商,但并不妨礙我們對二里頭在中國文明史上地位的認知。”

        許宏不認為自己做抖音就是放下了學者的身段,而是本來就不該有啥“身段”。“能把專業的知識轉化為通俗的內容,讓大家了解考古的好玩兒,我很樂意。”在他看來,跟公眾的交流會激發極其質樸的學科本源問題,能夠反哺于研究,有助于深化學術思考。

        6月11日,許宏在首都圖書館進行了一場抖音直播,觀看人次超4.1萬。直播中,他將“考古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學科?”“為什么要考古?”等問題拆解開,揭開考古學的神秘面紗。一些剛高考完的學生提問“以后想進入文物行業需要什么學歷?”“跨專業能搞考古嗎?”考古學的種子已經在下一代心中發芽。

        看著人們高漲的熱情,許宏意識到,對于一項小眾學科而言,視頻的影響力遠大于書籍,視頻還能給人一種臨場感,通過情景化敘事和知識輸出,重塑當代考古的重要意義,呈現中華文明的璀璨絢爛。

        近年來,“考古熱”蔚為風潮,折射出國民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的提高。曾被視為“冷門”的學科日益走向大眾的背后,是學者們為貼近公眾所做的努力。頻頻打動人心的,不只是震撼的發掘、壯觀的遺址、精美的文物,更是真情流露的講述。

        我們從未抵達過那個時空,卻能在抖音上窺探歷史之形色。多元化的科普內容,讓考古一改過去的枯燥面孔,變得更鮮活生動。盡管很多人目前還是“門外漢”,但卻不影響他們參與到考古話題互動中,甚至從此走上考古之路。

        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的人,都渴望追溯自己的“根”,考古中國,就是喚回我們共同的文化記憶。許宏誤打誤撞進入考古之門,沒想到在這條路上走了43年。

        被問到如果重來一次會怎么選擇,他說:“我仍然會選考古學。”

        本文來源:財經報道網

        關鍵詞:

        標簽閱讀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综合|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