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裝備產業大會“搭橋”忙:企業前腳上榜,投資機構后腳上門
2023-07-10 22:58:5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珠海報道
“這是一場產業與金融的‘雙向奔赴’。”近日,浙江麥子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麥子媽)的武亞妮透露,公司上榜了“智造預制菜投資潛力創新案例top20”后,吸引了不少關注,甚至有投資機構主動“找上門來”,希望不久后能達成合作。
【資料圖】
在廣東珠海舉辦的首屆預制菜裝備產業大會,聚集了來自政府、相關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智庫等方面的代表,為產業提供了一場多元要素對接的平臺。很多類似麥子媽一樣的預制菜企業,成為資本矚目的焦點。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預制菜生產企業對資金需求顯著、迫切,主要資金缺口來自研發投入、供應鏈搭建、擴產及規模化等方面;同時,不少創投機構也正積極尋覓最具發展潛力的項目,資本相對青睞創新性強、C端渠道多元且展現出與數字化、互聯網等積極融合態勢的預制菜品牌。因此,很多投資機構將預制菜裝備產業大會作為尋覓優秀投資項目的平臺。
資本向預制菜企業拋“橄欖枝”
當前,預制菜展現出的成長性被業界看好。在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看來,“至少未來三年內,中國預制菜產業整體規模將維持20%-25%的年復合增長率,這遠高于今年我國5%的GDP預期增長目標。”
盡管增長勢頭迅猛,但實際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預制菜行業尚處在導入期和成長期的過渡階段,進一步高速成長仍需要更多資金、人才要素為其續足后勁。
依照產業鏈環節來劃分,預制菜企業往往脫胎于農牧生產、食品加工、餐飲零售等領域,并基于其切入賽道的不同方式,各自面臨相應的優勢和劣勢。
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低是行業面臨的最普遍問題之一。浙江百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晨義認為,中國70%以上的預制菜加工企業面臨小、弱、散的局面,產品種類相對單一,同質化較嚴重,能夠做到全流程智能制造標準化的企業為數不多。
因此,擴建自動化車間、推動生產規模化成為一大投資方向。目前,“2023智造預制菜·投資潛力案例TOP20”之一的廣東強競農業集團便在建設自己的產業園,其總裁辦副主任丁盛林介紹,該產業園一期占地100畝,配有4萬平方米的加工車間及10萬噸級冷庫,建成后預計將實現2000噸的日產能。
丁盛林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目前集團除銀行貸款外尚無其他融資渠道,未來希望能夠籌集更多資金用于產業園建設及運營。
另一方面,部分新興品牌在供應鏈及產能較為薄弱,加大投資力度補足短板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必要舉措。武亞妮表示,麥子媽去年獲元氣森林集團戰略投資,資金主要用于供應鏈完善,“為提升生產能力和全國供應能力,我們去年投資2.5億元新建了一個工廠,并在杭州和上海建設了兩個倉庫。”
武亞妮介紹,研發是公司的重要投入,研發投入占比在20%-30%之間。
事實上,這也反映了新興預制菜品牌的資金需求——與已上市公司和行業巨頭相比,這類企業更具創新性和靈活性,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具備突出優勢,產品定制化開發能力較強,較高的研發投入也意味著需要更多資金扶持。
而從投資機構的角度,多家機構也將預制菜裝備產業大會作為尋覓優秀投資項目的平臺。
海創會資本總裁、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投資委員會副主任韋艷敏便在一場研討會上向預制菜企業拋出“橄欖枝”。她表示,“除新消費類和鄉村振興維度的投資基金外,2023年,海創會還將有2億美元基金專門聚焦預制菜。”
除提供資金外,投資機構還能為預制菜企業帶來營銷策劃、品牌構建等附加值。例如,2022年,海創會資本便幫助廣州酒家策劃了廣府家宴,項目以濃厚的嶺南風情和傳統美食文化IP榮獲“2022全國預制菜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金獎。
那么,哪類預制菜企業更受資本青睞?創新成為被普遍提及的要素。
廣東中科科創創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莫海勇認為,科技含量是重要的投資參考標準,同時也很看重企業的產品質量,以及是否具備大規模供應能力。
借力互聯網爭搶C端“流量”
2014年,馬小龍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個項目“回家吃飯”。“這是一個美食共享平臺,可以將其理解為私廚版的美團外賣。”他解釋稱,提供飯菜的往往是家庭主婦或退休阿姨,他們通過這個平臺將自己做的飯菜分享給辦公室白領。
此后,他又創辦了“萬家小店”等系列項目。多次“試水”之后,馬小龍作為聯合創始人打造了風靡當下的“叮叮懶人菜”。這一新興品牌在落地短短幾年內快速成長,如今其18個合作生產基地、12個冷鏈中心倉覆蓋全國,服務超過1500萬個家庭,其80%的訂單能夠在24小時之內送達用戶手中。
從其創業故事中可以發現,C端成為馬小龍長期深耕的領域。他認為,團隊對C端消費者需求有更深刻的了解,既往項目積攢了大量用戶分析的數據。同時,也積累了相對成熟的供應鏈和渠道,尤其專精18-38小時的短保質期食品配送。
事實上,不同類型的預制菜企業在市場選擇方面存在明顯差異。以叮叮懶人菜、麥子媽等為代表的新興品牌多選擇C端市場切入;而強競農業等農牧企業則往往優先布局B端市場。
丁盛林稱,這是基于公司過去積累渠道做出的選擇。
2022年,一份來自中國連鎖經營餐飲協會的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預制菜銷售渠道85%以上集中在B端,真正進入老百姓餐桌的不足15%。基于未來C端市場廣闊的增長空間,布局C端渠道的能力成為投資機構極為看重的一點。
韋艷敏表示,在餐飲領域和食品工業領域,獲得資本的項目多集中在C端。
鑒于此,多家農牧企業正發力C端。在國聯水產、恒興等水產預制菜大戶,近年來C端營收占比正持續提升,產品加速向個人用戶滲透。丁盛林表示,待集團的產業園建成投產之后,強競農業也將考慮拓展C端業務。
在解決了面向市場的問題后,如何開拓市場成為第二項難題。尤其在C端,由于消費迭代加速,市場競爭日漸激烈,很難培育用戶忠誠度。
馬小龍認為,應堅持大單品戰略,特別是做市場覆蓋面廣、用戶認知度高的基礎大單品;在渠道策略方面,堅持先線上后線下、先內容電商再傳統電商。
在數字化時代,能否借力互聯網打開銷路成為一項重要能力。以叮叮懶人菜為例,其全年銷售額約為8億元;2022年,公司登上了抖音電商生鮮類目的TOP3。此外,麥子媽也連續兩年獲得天貓預制菜相關類目雙11、年貨節銷量榜第一,并斬獲2021年天貓最具潛力寶藏新品牌大獎。
“對于預制菜企業來說,一定要找到與互聯網思維的結合點。”韋艷敏提出,例如可以嘗試“數字人+預制菜”的模式,借助人工智能的底層技術,以一個虛擬人進行直播帶貨,并實現24小時連播,快速提升品牌影響力。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預制菜裝備產業大會“搭橋”忙:企業前腳上榜,投資機構后腳上門
2023-07-10 -
美股異動 | 中概教育股走高 新東方(EDU.US)漲超4%
2023-07-10 -
中國海外發展(00688):“21中海04”將于7月12日付息
2023-07-10 -
戲曲盛宴來襲!2023第二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將在聊城舉辦
2023-07-10 -
王毅出席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
2023-07-10 -
今天去銀行存款,我發現了個奇怪的現象
2023-07-10 -
中汽協:聚焦出海等話題,大灣區新能源車展將于8月18日舉辦
2023-07-10 -
美股新股前瞻|天使輪融資后欲光速IPO,互聯網美膚品牌六個喵...
2023-07-10 -
7月10日大公司動向追蹤:水滴籌將公示銀行打款對賬單 進一步...
2023-07-10 -
杰富瑞上調黑石集團 (BX.US)目標股價至781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2023-07-10 -
海爾智家(06690)7月10日斥資2537.5萬元回購A股110萬股
2023-07-10 -
愛空間閆佳授課中國裝修零售新物種大會:以人為中心 讓愛有...
2023-07-10 -
專訪日本作家齋藤淳子:讓日本讀者看到更多中國日常
2023-07-10 -
北京市委網信辦啟動“暑假最可怕”網絡不良信息專項整治行動
2023-07-10 -
俄總統新聞秘書:普京已于6月29日會見瓦格納組織創始人普里戈...
2023-07-10 -
畢馬威:人工智能將深刻變革金融業 金融數字化轉型正處爬坡期
2023-07-10 -
金融支持房地產政策期限獲延長!兩部門:房地產“金融16條”...
2023-07-10 -
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廣州啟動,多方協力“建標準、推應用、...
2023-07-10 -
華潤置地上半年合約銷售金額1702.4億 租金收入121.5億
2023-07-10 -
第三輪IPO現場檢查啟動,監管嚴打“一查就撤”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