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馬”歸入長安福特:福特調整在華發展戰略
2023-08-04 21:59: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杜巧梅北京報道
【資料圖】
8月1日,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下稱“長安福特”)宣布,根據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轉型和業務調整,即日起由長安福特正式接手福特電馬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業務,同時,包括銷售在內的整個運維服務并入長安福特。
“福特電馬的銷售網絡,包括城市店與電馬驛站(試駕體驗中心),總計超百家。根據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轉型和業務調整,福特電馬的銷售網絡也會相應做出調整。”8月1日,福特有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介紹,在正式接手福特電馬運營業務的同時,長安福特還公布了業務轉換后的第一項重要舉措——為現有所有福特電馬車主全面升級高通第三代驍龍座艙平臺(“8155”芯片),以此來提升整車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智能化水平。
業務調整給福特電馬帶來的優勢顯而易見。
“在長安福特接手福特電馬運營業務后,福特電馬車主在享受福特獨有駕駛樂趣的同時,還能享受到長安福特更為完善成熟的經銷商網絡和售后服務體系。”長安福特方面表示,本次長安福特接手電馬運營業務,將在當前電氣化和智能化的趨勢下,用創新的方式切實幫助消費者解決痛點,滿足消費者用車需求。
目前,長安福特已首批授權近300家經銷商銷售福特電馬,將有效覆蓋全國70個新能源重點城市的核心市場,服務網點數量比原來擴充了近三倍,增強了用戶獲得服務的便利性。
此外,長安福特還帶來更為成熟的服務體系,除了為福特電馬車主提供本地車主免費上門取送車、異地車主上門服務、充電+洗車一系列完整的服務外,長安福特還將為福特電馬用戶提供24小時熱線、365天道路救援、足不出戶完成愛車維修保養等服務。
從另一方面來看,電馬并入長安福特,也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長安福特電動化轉型方面的缺失。
福特電馬作為長安福特旗下第一款純電動車型,將助力長安福特新能源布局進程的加速,打造更加完善的產品譜系,為消費者提供從個性化燃油產品到大馬力混動,到純電 SUV的多樣化出行方案。
“此次福特電馬的歸并,不是簡單的‘1+1’,而是實現了福特電馬在中國業務的產供銷一體化,將把長安福特的品牌、渠道、經銷商等積累和福特電馬的產品操控優勢、賽場基因和精神文化相結合,實現‘加電提速’的指數效應。”長安福特在公告中表示。
不過,電馬回歸長安福特也無法掩蓋過去兩年里電馬直營模式失敗的事實以及福特在中國這個最大的汽車市場上電動化轉型戰略性的失誤。
“電馬”失“前蹄”
兩年前,百年福特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殺入”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
2021年1月28日,福特中國宣布了其電氣化戰略下的首款車型——福特Mustang Mach-E(電動野馬)的國產計劃。
按照規劃,福特Mustang Mach-E基于福特全球首個高性能純電動平臺打造并在長安福特生產基地生產,并在2021年年底正式交付。
而這也是福特首次將旗下高性能車Mustang引入國內生產,同時這也是福特旗下第一款智能電動車。作為福特品牌正式發力新能源市場的第一款產品,Mustang Mach-E的國產化也是福特汽車踐行“更福特、更中國”戰略的關鍵一步。
而從福特全球到福特中國再到長安福特,也都對Mustang Mach-E傾注大量心血。
“Mustang Mach-E是福特電氣化轉型下的第一款電動車,接下來將會推出純電F-150,還有已經在歐洲發布的純電E-Transit。這幾款車都是福特在各領域的王牌產品、金字招牌。”時任福特汽車(中國)電動車事業部首席運營官的朱江告訴記者,“福特以這些產品率先進行電氣化其實很‘冒險’,若有閃失就會砸了幾十年的招牌、傷害用戶對品牌的信任。但這正是福特最具有韌勁的方面,傾盡所有資源做好一件事。”
在朱江看來,福特希望用Mustang品牌率先進入賽道打造“金字招牌”。
為打造這塊“金字招牌”,福特在中國專門成立電動車事業部,并引入前蔚來用戶發展副總裁朱江,全面負責福特電動車在中國的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充電網絡與用戶體驗。
在渠道方面,與傳統經銷商模式不同,作為福特試水新零售的“排頭兵”,電馬將采取直營模式。除了2021年7月17日北京、成都、青島、深圳、東莞五地首家城市店開業外,福特還計劃2021年內在全國20個核心城市建立23家城市體驗店,直接服務用戶。
據悉,在長安福特正式接手電馬運營業務前,包括城市店與電馬驛站(試駕體驗中心),電馬的在全國的渠道總計超百家。
2022年9月,為進一步深化在華電動化轉型,支持電動車業務在華發展,將福特電動化事業部進一步升級為福特電馬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馬赫科技”)。
作為中國市場首個由外資汽車品牌成立的專注于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和運營的獨立實體,電馬赫科技也是Ford Model e業務單元在中國的戰略延伸與關鍵布局。
“通過電馬赫科技,福特將把在電氣化和智能化領域的積累高效地轉化成客戶價值,打造出貼合中國客戶需求的電動產品與服務,助力福特邁向智能電動汽車的快車道。”前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寧表示。
不過,距離Mustang Mach-E正式上市已經兩年,獨立運營的福特電馬并未在業內掀起水花。
對于福特而言,獨立的渠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樹立了電馬的品牌形象,但其巨大的運營成本也限制了電馬渠道的進一步擴張和品牌聲量的擴大,持續低迷的銷量與巨額的運營成本已經成為福特電馬的負累。
而為了提升銷量,今年3月8日,福特電馬宣布全系在售車型清庫存,降價4萬元,該優惠活動持續至4月30日,特惠后車輛售價區間為20.99萬-32.99萬元。
盡管優惠力度頗大,但福特電馬的清庫或仍未及預期,時至今日降價4萬元的清庫優惠活動依然在進行中。
而乘聯會最新零售數據顯示,今年1-5月,福特電馬在華銷量分別為1050輛、84輛、283輛、332輛、249輛,累計銷量僅為1998輛。
福特調整在華戰略
事實上,早在8月1日長安福特官宣接手福特電馬之前,Mustang Mach-E就已經出現在北京多個長安福特4S店內。
“今年3月初,電馬展車就已經到店了。”8月4日,有長安福特銷售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幾個月來,來店里保養車輛和看車的消費者也會順便了解一下這款車。”
而福特電馬并入長安福特也早有端倪。
今年6月9日,針對“福特電馬因業績不佳將回歸福特中國,并注銷獨立公司”一事,福特中國回應稱“沒有任何計劃終止福特電馬赫公司的業務運營”。
但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福特電馬人員調整確有其事。據悉,調整內容包括福特電馬銷售渠道與長安福特銷售渠道合并,銷售系統部分人員分流到江鈴福特、長安福特等。
而前述長安福特內部人士的回應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上述內容:“人員上,隨著福特電馬的運營轉入長安福特,以及福特電馬赫的業務轉型,我們通過前期的一系列調整,將打造一個更精簡、更靈活的團隊,有效地推進電氣化轉型和相關計劃的落地。”
而業內猜測,電馬業務調整的背后可能與福特在華電動化轉型不利和福特總部對中國市場投資策略調整有關。
今年5月10日,有消息稱,福特中國開始裁員,裁員人數高達1300人,被裁人員將按照N+3賠償。
“對于福特汽車來說,中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市場,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在華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始終不變。”針對裁員消息,福特中國回應稱,“公司正在打造一個更加精簡、靈活的組織結構,將資源投入到具有優勢的核心業務上,努力實現在華業務目標。”
數據顯示,2022年福特在中國市場全年銷量為49.6萬輛,同比下跌33.5%;豪華品牌林肯汽車在華累計銷量為7.93萬輛,同比下滑13.4%。2022年全年,福特在中國市場份額僅為2.1%,較上一年下降0.3%,息稅前虧損達到5.72億美元。
在今年一季度財報中,雖然福特汽車并未公布中國區銷量和財務狀況,但從福特在華合資企業長安福特來看,一季度銷量僅為4.48萬輛,同比下滑25.68%。
在此背景下,福特汽車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制定了縮減投資以提高盈利能力的新計劃。
當地時間5月2日,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在中國的未來戰略將會改變。我們將在中國開展投資更低、更精簡、更專注、回報更高的業務。”
據悉,新計劃包括增加對商用車的關注,以及將其在中國的工廠用作經濟型電動汽車和汽油燃料商用車的出口中心。
吉姆·法利認為,通過專注于商用車、出口產品及其在中國的林肯豪華車系列,福特可以在中國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過去幾年里,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電動車市場已經飛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并且呈現出新的競爭格局。新的市場格局之下,福特依然期待尋求在華長期、可持續性的發展,并先后發布了“福特中國2.0”計劃、“福特中國產品330計劃”,并推進了林肯品牌的國產化。
“中國汽車制造商在電動SUV市場也面臨激烈競爭,即便是特斯拉也面臨著壓力。這些產品的產能過剩如此之多,以至于這些公司正在虧損和燃燒的資金數額令人難以置信。”吉姆·法利稱,“中國市場已經人滿為患了,合資車企很難有機會。”
不過,不僅僅是中國汽車市場,從目前來看,福特全球的電動化業務也在持續虧損。
從福特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來看,聚焦電動汽車和創新技術的Ford Model e業務單元雖然二季度營收增長39%,但營收僅為18億美元,而運營虧損高達10.8億美元;整個上半年,福特電動車業務虧損高達18億美元。
而受到電動車定價環境、對下一代產品和產能的投資及其他成本支出的影響,福特預計今年將虧損擴大到 45 億美元,這比此前的預測還要高出50%。
“短期內,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速度比預期稍慢,有利于福特這樣的早期開拓者,”吉姆·法利表示:“電動汽車客戶品牌忠誠度很高,我們通過產量和第一代產品優勢贏得了他們的信任;福特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投資,以提升能力和產能;我們已經在開發下一代全新的電動汽車產品,它們將令所有人眼前一亮。”
福特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60萬輛的電動汽車年產能并在實現200萬輛年產能目標過程中平衡增長和盈利能力。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電馬”歸入長安福特:福特調整在華發展戰略
2023-08-04 -
成都“金蓉鏈”首場活動落地上交所西部基地 11家優質企業與...
2023-08-04 -
首銀實業:專業的市場洞察力,為用戶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2023-08-04 -
暴雨過后需警惕哪些傳染病?專家為你支招
2023-08-04 -
不只手機:13款華為路由器、手表、門鎖也能升級HarmonyOS 4
2023-08-04 -
聯邦制藥(03933)建議采納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
2023-08-04 -
海底撈,啃下了“硬骨頭”
2023-08-04 -
鄭商所:動力煤期貨2408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50%
2023-08-04 -
21健訊Daily|多家跨國醫療器械主動召回產品;喬布斯兒子成立...
2023-08-04 -
盒馬,帶著有機“進城”
2023-08-04 -
明日看點|體操、田徑領銜 大運賽場將產金34枚
2023-08-04 -
成都大運會 | “蛙王”覃海洋:低調的華麗
2023-08-04 -
松贊官方網(白瑪多吉-松贊集團董事長簡介)
2023-08-04 -
華為發布HarmonyOS 4:更好玩、更流暢、更安全
2023-08-04 -
安樂工程(01977)發盈喜 預計中期純利同比增幅273%-307%至2.2億-2.4億港元
2023-08-04 -
明源云(00909)完成配發803.265萬股
2023-08-04 -
GSK起訴輝瑞:兩大跨國巨頭開啟RSV疫苗專利大戰
2023-08-04 -
亞洲聯合基建控股(00711)附屬獲授11.3億港元的定期及循環信貸融資
2023-08-04 -
貨物貿易順差為歷年同期次高、旅行逆差同比增長67% 上半年國...
2023-08-04 -
聚丙烯:需求缺乏持續性 成本傳導逐級遞減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