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觀察|多重利空引發美債大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刷新年內新高后何處去?
2023-08-05 10:50:1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斌 上海報道
隨著利空因素接踵而至,長期美國國債大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等創下年內新高。
8月3日,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觸及九個月高點,美國龐大預算赤字引發的發債“海嘯”、經濟數據展現韌性,上周日本央行對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的“松綁”等因素集體推動了美債收益率上升。
(資料圖)
具體來看,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3日尾盤上漲11.3個基點至4.191%,觸及去年11月以來最高。此外,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14.3個基點至4.308%,2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4.494%,也雙雙觸及去年11月以來最高。
與此同時,美債收益率走高也給股市帶來了壓力。景順資產配置研究全球主管Paul Jackson表示:“企業盈利實際上在下降,債券收益率卻在上升。對股市來說,這不會是特別好的環境,在債券收益率上升和惠譽下調美國政府債務評級的作用下,可能會出現一些獲利回吐。”
在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觸及九個月高點后,未來將何去何從?
長債收益率為何飆升?
在美國長債收益率觸及九個月高點背后,多重因素正影響債市。
德邦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美國長債收益率上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大類資產價格走勢來看,超預期的票息國債增發引發的流動性收緊是最核心的影響。
8月2日,美國財政部自2021年初以來首次提高了季度再融資操作中的較長期債券發行量,從960億美元提高70億美元至1030億美元,超過了此前交易商普遍預期的1020億美元,品種為3年、10年和30年期債券。30年期債券規模為230億美元,定于8月10日發行。
美國財政部還坦言,雖然這些變化將有力推動發行規模與中長期借款需求保持一致,但未來幾個季度可能有必要進一步逐步提高發行規模。
對此,蘆哲分析稱,美國財政部時隔兩年半再度普遍增加付息國債的發行規模,10年期的新發和增發規模均比上季度增加30億美元。增量發行票息債券(期限大于12個月)的預期是影響10年期美債利率上行的關鍵。在海外投資者和美聯儲的持續減持下,由財政部增發票息證券導致的供給增多,導致市場的凈流動性會大大縮減。
蘆哲表示,在債務上限暫停后,逆回購與美國財政部一般賬戶(TGA)此消彼長,貨幣基金將美聯儲隔夜逆回購(ONRRP)置換為短期國債(T-Bills)的操作并未帶來流動性顯著的收縮,與凈流動性(總資產-逆回購-TGA)掛鉤的銀行準備金僅下降了390億美元。因而ONRRP實質上充當了安全墊的作用。但貨幣基金無法購買期限大于1年的息票,ONRRP帶來的安全墊無法使用,持續的“緊銀根”操作會降低市場凈流動性,導致美股、黃金下跌,美債、美元上行。
其他因素的影響則相對較弱,蘆哲表示,近期一些美國經濟數據超預期,但實際上整體經濟數據喜憂參半,沒有充分理由支持增量緊縮預期導致長債收益率上行。惠普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但其依據的赤字抬升、中長期債務抬升、中長期財政挑戰、債務上限困境帶來治理侵蝕等信息早已被市場充分計價,而且市場也并未出現顯著的“信用違約風險”交易,因而影響相對有限。此外,日本央行意外放寬YCC至1%也或有一定貢獻,但影響較小。
10年期美債收益率或難持續上行
盡管近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下年內新高,但未來或難持續上行。
中國銀河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美國通脹率很可能維持在3%上方,短期很難再下降了,甚至長期也可能很難下降,通脹中樞較疫情前上升的概率比較大。下半年美國名義GDP增速并不會顯著上行,因此10年期美債收益率短期或在4%左右震蕩,中長期也不具備繼續上行的條件。
蘆哲對記者分析稱,長債收益率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實際利率,美國經濟持續好于預期,軟著陸預期升溫,長端利率有一定支撐,但經濟整體趨勢下行,長端利率上行幅度有限;二是通脹預期,今年內可見通脹下行和加息尾聲,推升名義利率邊際走弱;三是利差倒掛程度,當前短端與長端利率長期倒掛至接近極限水平,在利差倒掛環境下,長端利率下行空間有限。
綜合來看,蘆哲認為,長債收益率進一步走高的空間有限,10年期美債利率較難突破4.3%,當前已接近極端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種期限的美國長期國債中,美國知名對沖基金潘興廣場創始人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正大舉押注30年期美國國債下跌。他認為,如果長期通脹率保持在3%而不是2%,3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達到5.5%。
經濟方面,目前美國經濟形勢好于預期,此前市場擔憂的經濟衰退為何遲遲未出現?中國銀河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對記者分析稱,判斷利率對經濟的影響,要從實際利率視角來看。高通脹環境下,美國的實際利率并不高,這支撐了經濟增長。此外,從經濟結構看,名義利率高企主要壓制地產等對融資需求比較高的部門,但美國經濟大約有三分之二是由消費拉動的,而勞動力市場仍然偏緊,薪資增速較高,超額儲蓄尚未耗盡,一系列因素仍在支撐消費。
未來美國經濟大概率將軟著陸或溫和衰退,不太可能深度衰退。展望未來,蘆哲分析稱,軟著陸或溫和衰退意味著經濟沒有經歷大幅衰退,通脹順利回到2%目標。一方面,良好的基本面將提升長端收益率,另一方面有充足的降息預期,因而短端收益率逐步下降,現行的利差倒掛現狀也將扭轉。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全球金融觀察|多重利空引發美債大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刷新...
2023-08-05 -
最活躍母基金又來了
2023-08-05 -
兩部門緊急下達補助資金支持北京、河北公路應急搶通工作
2023-08-05 -
年輕,走過就好
2023-08-05 -
各地多措并舉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3-08-05 -
湯臣倍健2023年中報快評
2023-08-05 -
蔚來大反攻:月銷6000到2萬,過去60天發生了什么?
2023-08-05 -
華為重磅發布!鴻蒙4來了!余承東:華為手機走在回歸道路上…
2023-08-05 -
視頻丨東莞推動“律師+調解”聯動新模式,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效
2023-08-05 -
松遼委升級發布遼河洪水黃色預警
2023-08-05 -
HarmonyOS 4全景天氣壁紙驚艷!
2023-08-05 -
商場如何玩轉清涼消費
2023-08-05 -
九鼎投資:8月4日融資買入519.51萬元,融資融券余額1.54億元
2023-08-05 -
鬧崩了?Baker Hughes(BKR.US)再度大幅減持C3.ai(AI.US) 持股比例降至4.15%
2023-08-05 -
布雷夏尼尼:8歲起米蘭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目標在弗洛西諾內當主力
2023-08-05 -
大力(關于大力的基本詳情介紹)
2023-08-05 -
長遠鋰科:8月4日融券賣出47.4萬股,融資融券余額4.39億元
2023-08-05 -
芭比“粉色風暴”背后有哪些商機?|思維生活+
2023-08-05 -
惠而浦獲雙項大獎
2023-08-05 -
超級賽亞人神尊開掛
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