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涉嫌偽造的債券催款,“傻白甜”港股上市公司再度面臨清盤風波!
2023-08-31 10:02:4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張欣
(資料圖片)
近日,“傻白甜”卓航控股再次面臨清盤風波,并且再度使用法律武器進行反擊。
8月28日,卓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1865.HK,下稱“卓航控股”)公布,公司在8月7日的公告中提到的所有債券都并非由集團發行,且所指債券上出現的簽名(包括公司董事和公司秘書)均屬偽造。
值得注意的是,卓航控股稱,其中有部分涉嫌偽造的債券與投資移民有關,并且涉嫌偽造債券的人鼓動債券持有人對公司申請清盤令(破產程序),其中一位債券持有人已經向法院申請涉及100萬港元的清盤令。卓航控股表示已咨詢過律師意見,將對此以法律手段進行全面反擊。
早在2022年3月,卓航控股稱公司被一家公司訴至法院,稱其未償還2000萬港元債務,對此卓航控股否認三連“我不知道,我沒有,我不是”,最終二者訴至法院,清盤令被駁回,卓航控股的股價才迎來了絕地反彈。
偽造的債券中與投資移民有關?
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卓航控股是一家新加坡投資控股公司,主要從事基礎設施管道建設及相關工程服務,主要為燃氣、水務、電訊及電力行業服務及建材貿易,于2019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
8月7日,卓航控股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近期收到三份自稱是債券持有人的債券協議,日期分別為2021年3月8日、2021年9月8日及2022年7月22日。卓航控股表示對關債券的訂立并不知曉,將向警方報告,并已尋求法律意見。
8月28日,卓航控股繼續發布公告更新了上述債券事件的進展,稱上述所有債券都并非由卓航控股發行,并且債券上出現的簽名(包括公司董事和公司秘書)均屬偽造。
對于事件的原委,卓航控股認為,這些所謂的債券并沒有董事局的批準及完全沒有相關會議記錄,完全違反了公司的內部程序。董事局有理由懷疑這些偽造債券是公司的一名前員工與一些債券代理人,趁著本公司大部分執行董事在過去新冠疫情的三年不在香港而合謀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卓航控股公告強調,除了上述三份債券協議外,最近還有一份涉嫌偽造的債券。經過初步內部調查后,卓航控股稱“董事局有理由懷疑這些偽造債券中至少有兩份與投資移民計劃下的移民目的有關。集團已向入境事務處作出舉報。”
那么,卓航控股公告中提到的“董事局懷疑這些偽造債券中至少有2份與投資移民計劃下的移民目的有關”,是怎么回事?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季運達認為,從公告的信息來看,涉及的應當是香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俗稱香港投資移民。該移民政策于2015年1月關停,目前有重啟的計劃,但還未正式公布。根據原來的投資移民政策,要求申請人投資1000萬港幣到香港的金融產品(股票、債券等),且不少于7年,即可攜帶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子女一起獲得香港身份,上市公司債券是很多移民申請人的投資選擇。該移民政策關停前趕上舊政的申請人在投資期內可以更換投資產品,所以有可能是原來投資移民的申請人在2022年改投了這家公司的債券。
香港陳和李律師事務所李思敏律師、見習律師黃靜分析稱,由于投資移民計劃下大多都包括投資要求,投資者以投資到獲許資產類別的投資產品來達成目的。卓航控股的公告沒有直接指明嫌疑人利用債券來移民,但他們可能以其偽造的債券來吸引想要參與投資移民計劃的投資人購買。
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學研究院副院長徐文鳴教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香港投資移民計劃全稱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于2003年10月27日正式推出,目的是讓資本投資者到香港居留,在無需工作、無需建立生意的情況下獲得香港身份。2003年,香港特區政府首次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人無需在香港開設生意,只需投資不少于650萬港幣于房地產或金融資產等,就可以全家定居香港。但這個計劃不適用于內地的居民。2015年,香港特區政府叫停了投資移民計劃。今年,立法會議員就2023年香港施政報告提出落實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建議,其中建議將投資門檻設置為不少于3000萬港元。通常想要投資移民的人,會找到相關的移民中介咨詢,先向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申請,并由特區政府頒發批文,再通過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的金融中介公司,以資本投資者的身份進行投資移民。
徐文鳴稱,2014年有一起類似案例。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德金資源(01163.HK)發現有若干通過中介來香港投資移民的客戶持有公司可轉債,而公司真實的債券為兩人簽名,并且按規定蓋有公司的鋼印,這些偽造債券僅有一人署名,并與公司執行董事的筆跡接近。香港投資移民計劃時隔9年之后再次推出,是繼“優才”、“高才”、“進修”、“專才”四大移民路徑之后的第五條路徑,具有較強的政策吸引力,而在投資品種方面,債券因為其風險可控、收益穩健而備受投資者青睞,其中上市企業債券更是廣大移民投資者的主流選擇。因此,債券偽造行為的風險在上升,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可能是通過偽造該類債券,并搭配打折出售等營銷手段,來吸引潛在投資者,以獲取非法收入。
涉嫌偽造債券的人,面臨哪些罪行?
根據卓航控股公告所稱,涉嫌偽造債券的人不僅涉嫌偽造,還可能是“公司的一名前員工與一些債券代理人,乘著本公司大部分執行董事在過去新冠疫情的三年不在香港而合謀制作。”并且還鼓動債權持有人威脅要向其申請清盤令。那么,按照香港地區的法律,涉嫌偽造債券的人,會面臨哪些罪行?
李思敏和黃靜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涉嫌偽造債券的人有可能觸犯偽造的罪行、使用虛假文書的罪行、欺詐罪、以欺騙手段取得金錢利益的罪行。如若他們是有組織共同偽造債券的群體,則均可能被控串謀型觸犯上述罪行。
具體來看,兩位律師表示,依據《刑事罪行條例》第71條,任何人制造虛假文書,意圖由其本人或他人藉使用該文書而誘使另一人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并因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而作出某些作為,以致對該另一人或其他人不利,則犯偽造的罪行,最高可處監禁14年。
根據《刑事罪行條例》第72條,任何人知道或相信某虛假文書屬虛假而使用該文書,意圖由其本人或他人藉使用該文書而誘使另一人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并因接受該文書為真文書而作出某些作為,以致對該另一人或其他人不利,即屬犯罪,最高可處監禁14年。
另外,嫌偽造債券的人也有可能觸犯 《盜竊罪條例》下的罪行。根據《盜竊罪條例》第16A條,任何人藉作任何欺騙并意圖詐騙而誘使另一人作出任何作為或有任何不作為,而導致該另一人以外的任何人獲得利益;或該進行誘使的人以外的任何人蒙受不利或有相當程度的可能性會蒙受不利,則該進行誘使的人即屬犯欺詐罪,最高可處監禁14年。
再者,根據《盜竊罪條例》第18條,任何人以欺騙手段而不誠實地為自己或另一人取得任何金錢利益,即屬犯罪,最高可處監禁10年。
公司是否會被清盤?
8月28日的公告中,卓航控股表示,“這些所謂債券持有人被債券代理人煽惑,威脅要向集團申請清盤令,企圖令集團屈服于壓迫性和惡意手段而支付所謂的貸款。目前有一名自稱債券持有人于2023年8月24日向法庭申請清盤令,涉及金額為100萬港元。”對此,卓航控股稱,已全盤采納律師意見,訴之法律及向執法機構舉報。
值得注意的是,卓航控股并非首次經歷清盤風波。徐文鳴表示,2022年3月11日,卓航控股公告稱,已收到由勝冠貿易有限公司向法院提交的清盤呈請,申請依據是在2021年4月16日的貸款協議,涉及金額2000萬港元。事發后,卓航控股董事會表示:“公司并無訂立且并不知悉指稱貸款協議或產生任何債務,公司已向香港警方報告該案件。”2022年4月28日,針對卓航控股的清盤令被高等法院頒令駁回。至此,卓航控股的股價在經歷單日90.82%的下挫之后,第二日盤中反彈超80%,該次事件中的清盤程序終止。
李思敏和黃靜稱,在香港,清盤方式一般分為股東自動清盤、債權人自動清盤、強制清盤三種。強制清盤是由法庭以命令型方式作出,常見的情況為:公司無力償付其1萬港幣或以上的債項;法院認為將公司清盤是公平公正的;或公司已藉特別決議案,議決公司由法院清盤。公司任何一位債權人、股東或公司本身,均可提出將公司清盤的呈請。
“從現有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這次呈請應該大概率不會導致上市公司被清盤。”徐文鳴表示,公司清盤是香港公司的一項破產程序,目的是解散公司,變現公司資產并將收益分配給債權人。清盤的方式包括股東自動清盤、債權人申請清盤,以及法院強制清盤。公司任何一位債權人、股東或公司本身,均可向法院提出將公司清盤的呈請。法院可依據《公司(清盤及雜項條文)條例》(第32章)、《公司(清盤)規則》(第32H章)裁定有限公司清盤。在公司財務健康的情況下,法院一般會駁回清盤呈請。
目前卓航控股的市值約為5.88億港元,2023年財年(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報告顯示,其營業收入達6010萬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幣3.24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206.2萬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幣1110.70萬元),同比下降超三倍。
卓航控股在前述8月28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的現金流非常健康,且公司在過去幾個月的銀行可動用資金平均維持在八位數。卓航控股宣稱,100萬港元對于公司絕非大數目,拒絕支付是依照律師意見。“至于清盤令的申請,在咨詢律師后,堅信這種惡意和壓迫行為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亦預計該申請將在審判中被剔除。”卓航控股回應道。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被涉嫌偽造的債券催款,“傻白甜”港股上市公司再度面臨清盤...
2023-08-31 -
央行今日進行209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實現凈投放1480億元
2023-08-31 -
楊超越八盼演藝工作室注銷 楊超越名下一工作室注銷
2023-08-31 -
生物質恒壓熱解氣化裝備助力工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2023-08-31 -
小外援福斯特也來了,山東男籃新賽季雙外援就位
2023-08-31 -
國內將逐漸停止“心臟支架”手術?做完人就不行了?告訴你真相
2023-08-31 -
中秋節前,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有新變化,看完心中有數
2023-08-31 -
中國移動王曉云6G創新需要系統思維
2023-08-31 -
機器人、減速器板塊低開高走,中馬傳動3連板,豐立智
2023-08-31 -
減速器、機器人概念股再度活躍 中馬傳動3連板
2023-08-31 -
Chiplet概念股震蕩走高,中富電路20cm漲停
2023-08-31 -
房地產板塊大幅下挫 多股跌超5%
2023-08-31 -
有人說,經常滿頭大汗是糖尿病的征兆?為什么糖尿病患者出汗多
2023-08-31 -
天陽科技08月30日被深股通減持49.51萬股
2023-08-31 -
康寶萊中國持續強化本土實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
2023-08-31 -
2023年1-7月份吉林省能源運行情況: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3.20億...
2023-08-31 -
8月31日生意社環氧丙烷基準價為9425.00元/噸
2023-08-31 -
102城確定為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
2023-08-31 -
東吳蘇園產業REIT上半年收入約1.4322億元 凈利潤約3771萬元
2023-08-31 -
【首發】艾斯德康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加速兒童孤獨癥智能...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