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美團守擂
2023-08-31 19:51:4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北京報道
【資料圖】
本地生活賽道,是互聯網少數還有新故事的領域,也是大廠們的“新戰場”。
目前,美團在用戶心智方面的絕對優勢尚未被扭轉,但對手向用戶發起的撩撥,已經開始分走一杯羹。
新玩家抖音經過快速沖鋒后,進入了用戶轉化的攻堅期。而身后,還有瞄準了到店業務的小紅書,虎視眈眈。快手亦在大舉拓城,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市場份額。
好在,二季度,美團實現營收680億元,同比增長33.4%。其中,經調整EBITDA為77億元,創歷史新高。
美團最為核心的本地商業部分,二季度營收達到512億元,同比增長39.2%,即時配送訂單量同比增長31.6%至54億單,到店酒旅業務交易額同比增長超120%,年度活躍商戶和年交易用戶數均創下新高。
好成績的確受到了消費復蘇的拉升,不過美團的防御與進攻也算可圈可點,一邊祭出直播,刺向抖音的核心地帶,一邊加固即時零售護城河。
但這也是一場消耗戰,燒錢補貼對于各家來說都是一筆大開支,尤其面對日活7億的流量巨頭,美團能否在直播上更進一步?補貼拉攏來的流量,對美團來說,算得上優質資產嗎?
王興在投資者關于無人配送的問答中提及,“這是一個需要耐心的行業”,而美團在上一輪競爭中之所以能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足夠耐心,足夠“重”。接下來,美團的守擂之戰,值得繼續觀察。
切入直播腹地
面對抖音的進攻,美團今年的防御開始變得積極。
以往,美團與抖音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前者是“人找貨”,后者是“貨找人”。
抖音的海量視頻和精準推送邏輯下,用戶在日常刷抖音時往往會被優惠所吸引,順手囤的券也會改變后期就餐選擇,從而為商家帶去營收。抖音的到店業務,也就依托其龐大的流量順其自然展開。2022年,抖音本地生活的GMV約為770億元,遠超之前所制定的500億元年度目標,2023年,其野心更是數倍放大,來勢洶洶。
今年3月份,美團開始試行“神搶手”直播項目。據彼時的資料介紹,美團平臺上的餐飲商家可以選擇1-2款單品參與活動,提供限時特價,餐品必須符合大牌、大折扣的特點,從而集中流量、帶動增長。對于消費者來說,限時、限量的爆款餐品比往常要便宜很多,既可以立即下單消費,也可以提前囤貨。
而消費者在非就餐時段囤的券,對于商家來說是一種新增量,這意味著,美團開始進入就餐決策的上游。
后續,美團對直播的投入與重視一路上揚。據王興介紹,美團持續迭代直播活動,改進直播功能,目前已有美團平臺直播、區域直播和商家直播。增加直播頻率,從周播提高到日播,并推出了AI虛擬人直播工具,還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出城市直播活動,以刺激當地消費。
如今,直播入口被固定在了美團首屏最顯眼位置,進一步點進美團流量最高的“外賣”頁面,“神搶手”直播赫然占據了手機屏幕的三分之一,“限時搶購、即將售罄、折扣價遠低于原價”的提示,往往會吸引用戶的進一步觀看。
點進直播頁面后,會發現直播涵蓋“餐飲、旅行、買藥、醫美、美妝、文娛演出”等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產品價格也具備優勢。
美團開展的直播,正是全面以內容拉動需求的策略試水,也是對抖音這類內容平臺沖擊其到店業務的一種反攻。
打法也是被抖音證明過有效的——以補貼拉攏用戶。據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美團對直播間開放了多種補貼,普惠型補貼就包括“滿20減5、滿50減10、滿100減20”等抵用券,供直播間專享,無門檻幸運抽獎也在派送中。
美團直播的成效是明顯的。在最近一次美團外賣神券節直播中,18款爆品1秒售罄。其中,本地直播帶動海底撈新客周同比增長179%,絕味鴨脖新客周同比增長69%。7月底,重慶本地實體連鎖商超重百超市將“線下賣場”開進了美團直播間,當天直播銷售額即突破2000萬元,訂單核銷率超過90%,創下商超團購直播新紀錄。
而據媒體引用知情人士說法,美團給予用戶的優惠券和抵用券成本,實際上是由美團承擔,并且美團邀請品牌參與美團官方直播間時,并不會收取坑位費。
這種打法,一定程度上給美團帶來了支出壓力。二季度,美團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從去年同期的89.86億元,增長61.95%至145.53億元,該項成本占營收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17.6%擴大至21.4%。
并且不可忽視的一件事情是,美團的直播場觀,目前與抖音仍不在一個量級。
面對現金流更為充裕的抖音,在直播上邁出了第一步的美團,也需要更多思考,后續要繼續燒錢嗎,燒到什么時候?
加固即時零售
直播瞄準的是消費者非即時需求,對應到店業務,創造的是增量需求,而即時零售對應的到家業務,則是美團難以被外界撼動的基本盤。
二季度,美團的即時配送訂單量同比增長31.6%至54億單,8月份,外賣量甚至達到了7800萬的峰值日訂單量,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貢獻了超過2100萬的訂單。
“到店就餐的時候,除了會打開大眾點評看看有沒有券,也會看看抖音的券會不會更便宜,但是要說到點外賣,肯定還是美團。”一位95后女性消費者告訴記者,外賣是她和同齡人打開美團的一個高頻窗口。
這種“高頻帶低頻”的模式,也是美團驗證過的制勝之道。外賣鎖定的是高頻消費者的用戶粘性,背后,則是忠實用戶在到店業務上的消費為美團帶來高利潤收入。
根據美團招股書,2017年,其超過80%的酒店預訂新增交易用戶及約74%的其他生活服務新增交易用戶,都是從餐飲外賣及到店餐飲這兩個核心品類的交易用戶轉化而來。
并且,本地生活的關鍵并不在于券,而是在于店。商家們在選擇平臺的時候,也會考慮到美團龐大的外賣業務所帶來的營收,繼而在平臺的取舍上有所顧忌。
玩家們忽然發現,淺嘗過到店的甜頭之后,要想構建起完整的本地生活閉環,即時零售到家業務是沒辦法繞過的必經之路。
卻鮮少有公司敢于踏足以外賣配送網絡為基石的到家業務,即便是抖音,在外賣上的嘗試也還未見明顯成效。
外賣所依賴的即時配送網絡,是美團深厚的護城河。行業觀察人士曾這樣表述:將7億消費者的需求傳達給近1000萬商家,再調度500多萬騎手中的一位在半小時內送達。這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對于其他以內容見長的互聯網大廠來說,搭建龐大的即時配送網絡,并且能夠高效調動這個系統,短時間內無疑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即便時間拉長,對他們來說,模式也過于厚重。
過去一段時間,美團也加大了對于即時零售的鞏固,并且從即時零售中獲得了更多長尾收益。
以美團閃購為例,美團加大了在低線城市招募更多中小商戶的動作,同時探索迭代新的供給模式,有效補充傳統的線下供給。
在王興的判斷中,到家業務中的閃購,增長動力已經逐漸從需求驅動轉向供給驅動,傳統的線下零售商和品牌積極擁抱不斷上升的即時零售渠道,這有助于美團進一步多樣化供給,并進一步通過廣告獲利。
在二季度財報中,也可以看到線下零售商對于美團平臺強烈的營銷意愿,美團該部分業務的廣告收入大幅增長。
“未來,相信即時零售將形成一個供需互利的自我強化循環,并將繼續滲透到更多的品類、區域和用戶群體,共同驅動業務增長。”王興說。
值得注意的是,8月28日,美團還宣布了一個動作,與順豐同城、閃送、UU跑腿達成合作,這也是即時配送頭部企業的首次互聯互通,后續他們將在即時配送領域加強協作。
王興曾說,“電商行業光有流量是不夠的,得有實際的商戶,有整個運營體系,愿意干苦活累活”。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本地生活領域。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21深度丨美團守擂
2023-08-31 -
摯文集團(MOMO.US)Q2凈營收同比增長0.9%超預期 凈利潤同比增長64%
2023-08-31 -
利好愛瑪科技擬回購不低于2億元且不超過4億元公司
2023-08-31 -
力合科技:公司研制的LFMSM-2016 ICP-MS能夠對核污水中部分...
2023-08-31 -
中郵證券給予華海清科買入評級
2023-08-31 -
金力泰澄清:有關中科世宇股權轉讓及轉讓終止的公告不
2023-08-31 -
力合科技:公司研制的LFMSM-2016 ICP-
2023-08-31 -
美國加拿大這兩場大火,燒出了“人禍”的影子 | 新京報專欄
2023-08-31 -
上半年雙降背后,興業銀行:貸款增長了也沒用
2023-08-31 -
華寶租賃:前五年利潤規模年均復合增長59% 主體信用評級提升至AAA
2023-08-31 -
香港外匯基金總資產增加277億港元
2023-08-31 -
業績回升背后,上海家化的喜與憂
2023-08-31 -
先機企業集團(00176)發布中期業績,股東應占虧損2905.1萬港元...
2023-08-31 -
中指研究院:1-8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下降8.6% 市場預期或將修復
2023-08-31 -
芭田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增超61%,磷化工一體化布局未來可期
2023-08-31 -
華如科技:在天基互聯領域已簽訂實質訂單
2023-08-31 -
因賽集團根據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公司戰略咨詢子公司睿叢因...
2023-08-31 -
中銀證券給予富煌鋼構增持評級
2023-08-31 -
浙商證券給予日月股份買入評級
2023-08-31 -
實時播報江蘇銀行股東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