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信息:“化工之母”大漲逾34%!機構警告!光伏玻璃需求提振純堿行情
2022-12-18 09:45:16 |來源:上海證券報
被譽為“化工之母”的純堿及其主要下游產品玻璃近期在國內期貨市場上持續上行。截至國內期市12月16日下午收盤,純堿主力合約11月以來的累計漲幅已超過34%。玻璃主力合約11月以來累計漲幅接近16%。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防疫政策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支持力度加強等宏觀因素提振純堿和玻璃的市場表現。具體來看,純堿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并受到下游光伏玻璃和出口需求拉動,短期內有望持續偏強運行。玻璃則更多受到宏觀情緒影響,需求端改善仍有待觀察。
(資料圖片)
光伏玻璃需求提振純堿行情
純堿又名蘇打、堿灰、堿面或洗滌堿,成分為碳酸鈉。純堿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和“三酸兩堿”中的兩堿之一,有“化工之母”的美譽,廣泛地應用于建材、化工、冶金、紡織、食品、國防、醫藥等國民經濟諸多領域。
截至國內期市12月16日下午收盤,純堿主力合約收漲1.55%至2754元/噸,盤中一度觸及2804元/噸的高點,創下近6個月的新高。該合約11月以來的累計漲幅已超過34%。
對于純堿期貨近期的強勢表現,新湖期貨副總經理兼研究所所長李強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按照歷年同期趨勢,四季度輕質純堿需求有走弱跡象。同時,由于下游浮法玻璃企業冷修的可能性較強,市場原本預計四季度純堿或進入累庫周期。然而,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加上地產方面利好政策頻頻釋放,市場預期不斷向好,玻璃產銷有所好轉。
“隨著多晶硅大量投產且價格下降,光伏組件利潤提升,裝機進度加快,光伏玻璃持續去庫并加速點火,對重質純堿需求形成支撐。另外,輕質純堿出口需求也有所增加。純堿庫存持續下降,導致純堿期貨大幅上漲。”李強表示。
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當周,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量為28.74萬噸,遠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圖片來源:隆眾資訊
展望后市,多家機構認為,短期內純堿供需關系偏緊,純堿價格或繼續維持強勢。然而,從中期來看,若新產能投放,純堿供應增長或超過需求增長。明年還存在浮法玻璃行業加大冷修、玻璃產銷回落等不確定因素。短期內,也要警惕資金離場帶來的純堿期貨價格回落風險。
李強表示,短期內純堿供需格局偏緊,近月合約上漲尚且合理。而中長期來看,純堿行業將迎來大規模投產,供需格局較為寬松,遠月合約持倉量較小,資金快速大幅拉漲略有過度。
玻璃價格反彈
更多源于宏觀情緒轉好
目前,我國純堿的主要下游需求領域是玻璃行業。據卓創資訊統計,2021年浮法玻璃需求量占比約為39%,是純堿最主要的下游需求領域。這一領域跟房地產息息相關,房地產竣工情況會影響玻璃需求,進而影響到上游的純堿需求及價格。
同純堿的走勢類似,玻璃期貨近期亦有所反彈。截至12月16日下午收盤,玻璃主力合約當月累計漲幅約為8%,本周一度創下近4個月的新高。
而在現貨市場,浮法玻璃價格有所反彈,但力度并不大,不同地區漲跌互現。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12月16日,全國浮法玻璃均價由前期最低點的1564元/噸上漲至1570元/噸。
李強表示,近期玻璃價格觸底反彈,主要源于宏觀情緒轉變及自身基本面變化。首先地產融資放松政策頻發,有利于地產終端需求的復蘇。其次,此前玻璃價格跌破成本線,深加工廠及貿易商維持低原料庫存,產業鏈庫存集中在工廠端。即使工廠庫存壓力較大,但宏觀情緒轉暖加上下游補庫需求提升,使本周產銷火爆,工廠庫存呈現大幅去庫存局面。
隆眾資訊玻璃行業分析師苗云萍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綜合來看,年末已至,玻璃下游深加工企業訂單或維持到本月末、下月初。進入1月,隨著春節臨近,工人將陸續離場,深加工企業也陸續放假,行業開機率下滑,而玻璃原片采購并未出現大幅延展預期。因此,預計此波需求小高峰持續時間有限。
“從短、中期來看,浮法玻璃持續性上漲動力不足,目前行情多為反彈,而非反轉。”苗云萍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國玻璃庫存積壓的狀況仍有待緩解。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13個重點浮法玻璃生產省份的企業庫存總量為5765萬重量箱,較12月初下降5.2%,但這一庫存水平較2019年、2020年、2021年同期仍分別高出156%、328%、78%。
華泰證券表示,浮法玻璃市場即將進入淡季,而玻璃企業必須連續生產,春節后行業庫存或較為充足。在庫存得到有效消化前,行業利潤率繼續筑底的態勢短期仍難以改變。春節后,行業去庫存的速度是行業利潤率拐點確立的關鍵。
苗云萍表示,長期來看,玻璃價格走勢依舊取決于房地產“保竣工”政策的落地執行力度。明年若房地產竣工出現明顯增量,或帶動浮法玻璃行業庫存從高位下降,并支撐市場回暖。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閱讀
-
天天信息:“化工之母”大漲逾34%!機構警告!光伏玻璃需求提...
2022-12-18 -
【當前獨家】油價即將調整!今年最后一次
2022-12-18 -
快看點丨經濟日報:上市公司跨界“搶鋰”還需多思量
2022-12-18 -
焦點快播:寧吉喆:要積極恢復接觸型、聚集型、流動型消費
2022-12-18 -
造車新勢力高管頻繁離職背后:因虧損還是正常變動?
2022-12-18 -
全球即時看!多地出臺“預制菜”金融支持政策 銀行切入...
2022-12-18 -
經濟日報:推動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2022-12-18 -
環球快播:四川剛剛發布!
2022-12-18 -
全球熱議:萬孚生物:正努力擴大國內版抗原檢測試劑盒產能
2022-12-18 -
焦點關注:羅杰斯十大投資箴言:如果我告訴你一生只能有20次...
2022-12-18 -
老國貨兩面針高管再離職,扣非凈利潤連虧14年,賬上趴12億未動
2022-12-17 -
【環球快播報】川能動力
2022-12-17 -
今日報丨齊魯轉債,仍有逃生機會!
2022-12-17 -
全球新消息丨12月17日周六晚間上市公司重大事項公告一、重大
2022-12-17 -
全球球精選!硬板爛板斷板
2022-12-17 -
天天微資訊!*ST紫晶低劣造假手段
2022-12-17 -
對合理價格買入優秀企業的理解
2022-12-17 -
每日信息:獲黃光裕3.5億港元貸款,國美零售補發工資,員工:...
2022-12-17 -
每日速遞:機器人概念火爆,3股超百家機構調研!
2022-12-17 -
諾邦股份12月16日漲停收盤,股價上漲10.03%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