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上半年銷量:日系車暴跌,大眾下滑,韓系車逆勢上漲
2023-07-30 11:52:00 |來源:消費者報道
今年前六個月,“南北大眾”的銷量均同比下滑。日系車方面,除了一汽豐田以外,其余日系品牌的銷量均同比下跌。美系車方面,上汽通用和長安福特的銷量也下挫。掀起“價格戰”的神龍汽車,銷量也未能實現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現代和悅達起亞的銷量同比上漲,韓系車在中國市場有所回暖。
(相關資料圖)
面對電動化浪潮和自主品牌的夾擊,合資品牌的至暗時刻已經來臨。雪鐵龍“價格戰”失利,也表明降價不能拯救合資車。完善產品品控、提高性價比、推動電動化和智能化,合資車需要改變的東西還有很多。
日系車銷量大幅下滑
日系車的頹勢,在今年上半年愈演愈烈。
一汽豐田卡羅拉(來源:一汽豐田官方網站)
六家日系車企中,只有一汽豐田實現銷量同比增長。今年上半年,一汽豐田累計銷量超過37.3萬輛,同比增長6%。其中,油電混合(HEV)車型占比近27%。
廣汽豐田鋒蘭達(來源:廣汽豐田官方)
豐田系的另一家合資車企廣汽豐田,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近45.3萬輛,不過卻有近9.5%的跌幅。廣汽豐田銷量的下滑,主要是因為漢蘭達等曾經的熱銷車型在走下坡路。
廣汽本田雅閣(來源:廣汽本田官方網站)
本田在華銷量同樣不振。廣汽本田上半年累計銷量近29萬輛,同比下滑近19%,雅閣、皓影換代上市后并未能帶來銷量的增長。東風本田上半年累計銷量22.7萬輛,同比下滑32.8%。與廣汽本田類似,東風本田的英仕派、CR-V換代后銷量也不復當年。
東風本田CR-V(來源:東風本田官方網站)
東風日產上半年累計銷量為33.5輛,同比下滑28%。2021年,東風日產實現連續七年累計銷量突破一百萬輛。短短兩年時間,東風日產就光速隕落,這與其熱銷車型換代后產品定位模糊等不無關系。
日產軒逸(來源:東風日產官方網站)
長安馬自達在今年非常高調,邀請“黑粉”梁家輝擔任新車代言人,不過上半年累計3.2萬輛、同比下滑近五成的銷量數據,表明長安馬自達仍然“塞車”。
梁家輝代言CX-50行也 (來源:長安馬自達官方微博)
此外,近日宣布停產的廣汽三菱,在廣汽集團的產銷快報中所有數據均顯示為“0”。也許,下一個面臨此困境的品牌,已經在前述車企之中。
“南北大眾”成難兄難弟
日系車下滑之時,大眾系也不能獨善其身。
今年上半年,“南北大眾”的銷量包攬合資車企前兩名,不過同樣危機四伏。
一汽-大眾并未對外公布今年上半年的銷量數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一汽-大眾今年上半年累計零售銷量接近83.9萬輛,同比有2.8%的跌幅。
上汽大眾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50.3萬輛,同比下滑12.4%,相對廣汽豐田的領先優勢也在縮小。
大眾ID.3(來源:上汽大眾官方網站)
“南北大眾”銷量下滑,除了燃油車的競爭力下降,新能源車型后勁不足也是主因。今年上半年,ID.4 X和ID.4 CROZZ的月銷量均沒有超過5000輛。作為合資“電車之光”,這樣的成績顯然不盡如人意。
為此,兩家車企均對ID.系列采取降價換量措施,ID.3價格下降至12.59萬元起,進入多個熱銷燃油車型的價格區間,不過效果如何仍是未知數。
美系車“打骨折”降價仍難換量
美系車的處境更加艱難。
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累計銷量近45.1萬輛,同比下滑11%。今年以來,上汽通用大力推進別克品牌煥新和電動化戰略,全新君越和君威相繼上市,不過市場反響平淡,別克E4和別克E5能否延續熱銷勢頭仍有待觀察。
別克君越(來源:別克官方網站)
長安福特上半年累計銷量不足10萬輛,同比下滑12.6%。目前,長安福特電動化進展緩慢,傳統燃油車換代上市后同樣不溫不火,逐漸在市場中走向邊緣。
福特蒙迪歐(來源:長安福特官方網站)
實際上,近年來美系車一直以“打骨折”降價的形象示人,不過銷量成績仍然表現平平。面對車型換代的過渡時期,美系車的困境遠未結束。
與老牌美系車不同,美系車新貴如日中天。在上海建廠以來,特斯拉的銷量不斷攀升,與傳統美系車的衰落形成鮮明對比。
韓系車向上,法系車向下
雪鐵龍C6降到12萬元,法系車也難逃困局。
今年上半年,神龍汽車銷量為4.4萬輛,同比下滑21.6%。近期,多位雪鐵龍C6車主向媒體反映,稱東風雪鐵龍宣傳的購車補貼至今仍未兌現。
在合資車一片哀嚎之下,一度被中國市場邊緣化的韓系車重新崛起。
現代沐颯(來源:北京現代官方網站)
北京現代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新車超過12.3萬輛,同比增長13%。今年5月,伊蘭特單月銷量超過1.1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超過5.3萬輛。與此同時,現代在華積極推出新車,包括今年6月上市的緊湊型SUV沐颯,起售價為12.18萬元。
起亞EV6(來源:起亞官方微博)
悅達起亞對外界表示,今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加2.3%,不過未公布具體的銷量數據。根據去年同期5.84萬輛的數據推算,今年上半年悅達起亞的銷量為5.97萬輛左右。
目前,悅達起亞的銷量中,出口銷售的車型占比較大。悅達起亞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其當月出口車輛達8664輛,2023年上半年出口車輛超過2.6萬輛。
降價救不了合資車
從1984年上汽大眾成立開始,合資車多年來一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主流。在燃油車時代,合資車憑借強大的技術壁壘,加上合資企業在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一直在市場中保持強勢。
然而,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加上電動化浪潮,合資車的霸主地位開始遭受沖擊。東風雷諾和廣汽菲克相繼退市,廣汽三菱宣布停產,一汽馬自達成為歷史,合資車的好日子悄然結束。
當自主品牌將新車價格不斷下探,并且提供更多樣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功能配置,部分合資車型卻要求消費者加價提車,以傲慢的姿態對待中國消費者。
多款合資車型在碰撞測試中成績較差(來源:中保研)
此外,部分合資車型的功能配置和安全性與海外銷售車型相去甚遠,大眾帕薩特、現代菲斯塔等多款合資車型在國內的碰撞測試中成績較差,讓合資車的口碑進一步下滑。
面對市場沖擊,合資車并未坐以待斃。首先是二線合資品牌掀起的“價格戰”,并且已經蔓延到頭部合資品牌。其次是積極推出電動化車型,并逐步拋棄“油改電”,在專門的電車平臺的基礎上造車。
然而,今年上半年東風系多個合資車銷量均跌幅超過20%的事實表明,降價并不等于銷量的增加。
除了價格以外,產品和服務本身才是影響消費者買車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在大家都降價的時候,同樣的價位下,消費者更加關注的是車輛配置功能的豐富程度和質量品控的好壞。可以說,消費者不僅需要價格下探的汽車,更需要功能配置齊全、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產品。
因此,與價格戰相配套的,是“產品戰”。畢竟,一時的降價能引發消費小高潮,卻難以收獲長期的口碑積累。提升產品品控、滿足年輕人的購車需求、推動汽車價格透明化、完善售后服務……合資車需要做出的改變還有很多。
只是,留給合資車改變和調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合資車上半年銷量:日系車暴跌,大眾下滑,韓系車逆勢上漲
2023-07-30 -
游戲周報:7月版號正式下發;2023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收入1442.63億元
2023-07-30 -
江蘇徐州可提供JVC安防監控系統維修服務地址在哪
2023-07-30 -
一個男生喜歡女生的表現 天蝎座男生喜歡一個女生的表現
2023-07-30 -
什么是intel專用內存條(什么是.in域名)
2023-07-30 -
曝光!又一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公布
2023-07-30 -
曹茂園奪得成都大運會武術男子南棍金牌
2023-07-30 -
中央氣象臺7月30日10時繼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
2023-07-30 -
手機企業微信怎么改密碼(微信怎么改密碼)
2023-07-30 -
共和報:歐戰禁賽后,尤文的引援計劃不會變更但會進一步精簡陣容
2023-07-30 -
三亞:安排5000萬元扶持熱帶優異果蔬產業發展
2023-07-30 -
綠水青山的郴州答卷丨“天然氧吧”派發10萬張“涼票”
2023-07-30 -
北京最新雨情:未來2小時強降雨持續,西部北部相對明顯
2023-07-30 -
電影《芭比》預計周日全球票房將超7億美元
2023-07-30 -
泉州終止臺風、暴雨應急響應
2023-07-30 -
細致觀察體悟文學的獨到之處
2023-07-30 -
全天綜合:曹茂園摘首金 中國隊武術攬四冠
2023-07-30 -
關于月亮的歌曲有哪些歌詞 關于月亮的歌曲有哪些
2023-07-30 -
福岡游泳世錦賽李冰潔800米自由泳摘銀
2023-07-30 -
擬募資超1285億!2023年22家企業IPO進程一覽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