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長三角信用論壇聚焦新質生產力 共探跨區域信用服務協同路徑
2025-09-29 19:32:56 |來源:財訊網
9月26日,第四屆長三角信用論壇在同濟大學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同濟大學、長三角“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會、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聯合主辦,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商安信(上海)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海豚行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信用服務機構共同協辦。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濟大學、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等相關領導,商務部相關部門代表,長三角三省一市發展改革委(信用辦、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門負責人,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全國信用行業協會組織、專家學者,國內外信用服務機構、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及媒體界代表等近300人出席論壇。
(第四屆長三角信用論壇隆重開幕)
長三角信用論壇作為全國首個區域信用合作示范區框架下的核心交流平臺,始終以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合作、打響“信用長三角”品牌、助力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核心使命。本屆論壇緊扣“信用服務跨區域協同共進,因地制宜建設新質生產力”主題,設有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成果展示、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成果發布、主旨演講、主題演講、圓桌對話、頒證儀式等多項議程,通過匯聚政府、市場、社會、科研等多方力量,搭建開放包容的信用合作平臺,深入探討跨區域信用服務協同路徑與新質生產力建設中的信用支撐作用,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信用動能,也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筑牢信用基礎,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石振明先生致歡迎辭。他代表同濟大學對與會嘉賓表示誠摯歡迎,強調高校作為科研與人才培養的核心陣地,將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信用理論研究、數字技術融合、信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長三角信用跨區域協同與新質生產力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助力“信用長三角”品牌向更高質量發展。
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四屆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樊蕓女士在講話中表示,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更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通行證。長三角三省一市以信用長三角品牌為紐帶,在制度共建、數據共享、監管協同上取得突破,為全國區域信用合作樹立了標桿。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孫建平先生在講話中談到,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 “排頭兵”,在新質生產力建設中肩負重要使命。信用服務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范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創新活力的核心工具。他強調,長三角信用論壇將持續整合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資源,推動信用服務與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深度融合,以信用賦能新質生產力有效發展,助力長三角成為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區域增長極。
多項重磅成果發布,夯實跨區域信用合作基礎。本屆論壇聚焦信用服務跨區域協同與新質生產力建設需求,集中發布一批具有行業突破性的成果,填補多項領域空白,為長三角信用體系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首部《中國全行業信用評價模型研究報告》在論壇上發布。由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牽頭,聯合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等單位編制,為各行業建立健全信用評價模型標準體系提供了“指南針”,破解了行業信用評價標準不統一的難題。報告指出目前中國行業信用評價正在經歷從“行業自發探索”到“國家統一推進”的加速升級階段,基本確立“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為基礎、行業信用評價為重點”的全國統一架構,報告建議國家層面盡快制定全國統一的行業信用評價模型標準框架,各行業主管部門在此標準框架基礎上,結合行業自身制定本行業的信用評價標準。
(首部《中國全行業信用評價模型研究報告》發布)
首部《跨區域信用合作與協同發展報告》在論壇上同時發布。該報告凝結長三角信用領域專家與實務工作者智慧,梳理了長三角區域信用合作的成果,并對未來協同發展進行了規劃,為全國跨區域信用體系建設提供重要參考。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首部《跨區域信用合作與協同發展報告》的發布,是對信用合作潛力的理論與實踐挖掘,也是對區域協同未來的一次展望。我們希望它成為地方政府決策的參考、主管部門施策的指南、企業創新的起點、大眾參與的窗口。信用如橋梁,連接區域、激發活力,愿這份報告能夠成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注腳,也期待信用服務發展能夠為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注入堅實的信用動能。
(首部《跨區域信用合作與協同發展報告》發布)
國內首個信用執行官俱樂部成立。“信用執行官俱樂部”是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發起設立的信用服務行業內部交流、服務與溝通平臺。作為信用領域專業力量的核心聚合載體,俱樂部成員均為持有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頒發的信用人才資質證書的專業人才,并由信用執行官高級專業人才聯合發起倡議、自愿組建而成。俱樂部以“服務信用人才成長、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使命,致力于推動信用領域協同合作、資源高效共享、人才梯隊培育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信用服務行業的持續創新與穩健發展提供堅實智力支撐和專業賦能。
(國內首個信用執行官俱樂部成立)
長三角數據模型研究實驗室3.0發布。今年以來,實驗室在各有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以 2.0 版本為基礎推進功能迭代:一方面持續匯集多維數據源、升級系統服務功能、拓展應用場景;另一方面不斷擴大合作規模、完善合作生態,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在第四屆長三角信用論壇現場,長三角數據模型研究實驗室 3.0 版本隆重發布,標志著長三角數據模型研究實驗室 3.0 版本正式啟用,為長三角區域信用建設與數據應用發展注入新動能。
(長三角數據模型研究實驗室3.0發布)
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五項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在第56個“世界標準日”來臨之際,由長三角信用(行業)協會牽頭,聯合多家頭部機構與高校制定的系列標準,涵蓋跨區域信用數據共享規范、新質生產力企業信用評價指標、信用服務機構服務質量評價等領域,為行業規范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
(長三角信用服務行業五項團體標準發布)
2024 年度長三角最佳信用創新應用案例發布。值此上海市信用服務行業協會成立20周年之際,20個標桿案例從長三角信用實踐中脫穎而出,為區域信用體系構建與應用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 “長三角經驗”。
(2024 年度長三角最佳信用創新應用案例發布)
在主旨演講環節,二位嘉賓圍繞“信用服務跨區域協同共進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一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分享。演講聚焦信用服務在打破區域壁壘、優化資源配置中的關鍵作用,系統闡述了跨區域協同發展的實施路徑與實踐價值,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指導的思路。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信用推進處袁登全處長,以《上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階段性實踐與思考》為主題展開深度分享,系統梳理了上海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域的階段性成果 —— 從信用信息平臺搭建、跨部門數據共享,到信用應用場景拓展的具體實踐,同時深入剖析了上海推進信用建設的核心路徑,為各地探索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上海經驗”與實踐參考。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王姝晶教授聚焦《數字經濟時代跨區域信用服務體系創新》,結合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與跨區域信用服務實踐需求,從理論架構、技術適配、機制創新等維度展開深度剖析,系統闡述了信用服務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路徑與價值,不僅為跨區域信用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撐,更為破解區域信用數據壁壘、提升信用服務效能提供了極具前瞻性的學術視角。
主題演講環節以“因地制宜建設新質生產力與信用服務創新”為核心,精準錨定當前經濟發展與信用建設的融合關鍵點。三位深耕信用領域的行業大咖受邀登臺,結合各自領域的前沿探索與實戰案例,深入分享新質生產力建設與信用服務創新融合的實踐經驗。
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潘成龍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背景下的信用服務需求與創新方向》發表主題演講。不僅解析了新質生產力從理論、產業、社會、國際維度激發的信用服務新需求,還提出供給端需創新評估理念、產品體系與跨境服務,加速數字化轉型及監管完善,同時表示遠東資信愿助力信用立法,推動新質生產力與信用服務協同發展。
商安信(上海)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曉東以《信用數據與新興技術融合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展開分享。他聚焦信用數據的價值挖掘與新興技術的應用潛力,深入探討二者融合路徑,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信用領域的創新動能。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工商企業部評級總監助理周文哲圍繞《助力科創:信用評級助力科技創新企業融資發展》進行主題分享。她聚焦科技創新企業信用特點,深入解讀信用評級如何識別企業風險,發現企業價值,通過股債結合等創新條款的設計等方式,為科創企業打通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供建設性意見,為科創領域高質量發展注入信用動力。
圓桌對話環節更是匯聚多方智慧,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主持,還邀請了商安信(上海)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曉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業務處處長崔潔、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華東大區總經理秦媛、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調解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倪靜、遠東資信研究院院長林海,圍繞“推進信用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合作”這一主題,從政策、企業、金融、法律、研究等多維度碰撞思想,形成“推動信用服務對外開放需‘政策引導、市場主導、法律保障、國際合作’協同發力”的共識,為長三角信用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清晰路徑,為信用服務國際化發展貢獻策略,碰撞出跨界合作的新火花。
(圓桌對話-推進信用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合作)
為持續完善信用人才培養與評定體系,本次論壇還舉行了“2025 年度信用人才資質證書”頒證儀式。本次頒證覆蓋“信用分析師”“信用經理人”“信用執行官”三個等級,構建完整信用人才體系。61位從業者獲“信用分析師”資質,成為行業基層骨干;47 位從業者獲“信用經理人”資質,具備統籌信用管理的核心能力;46 位資深從業者獲“信用執行官”資質,代表信用領域頂尖水平,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者。該體系為長三角信用服務跨區域協同與新質生產力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
論壇期間,還舉辦長三角信用成果展,集中展示長三角地區在跨區域信用數據共享、信用賦能科創企業、綠色信用應用、信用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實踐成果。展位設置 “跨區域協同”“新質生產力賦能”“信用標準”等主題區域,通過案例介紹、技術演示等形式,讓與會嘉賓直觀了解長三角信用建設進展,進一步促進成果交流與推廣。
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秋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信用服務業聚焦新質生產力應以服務科創企業為著力點,助力科創企業破解融資難問題,信用評級機構要建立健全突出科創企業“科創屬性”的評級方法和模型,遠東資信在這方面做了積極探索。未來,信用服務業賦能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智能驅動、深度融合、生態協同”,最終形成信用服務業與新質生產力發展互為促進的正向循環生態。
談及信用服務機構如何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郭繼豐表示,信用服務機構主要通過服務于新質生產力的實體企業融資,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新世紀評級通過積極踐行“揭示風險 發現價值”的核心理念,改變傳統注重規模、財務的評級思路,轉向更注重科技創新、產業鏈的安全穩定、對科技創新債券專門設置加有后綴的評級符號,來從微觀及中宏觀層面維護科技創新債市場的風險可控、健康發展。
商安信(上海)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曉東表示,當前信用建設正處于從數據整合到價值釋放的關鍵轉型期,信用數據與AI、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融合,可以實現從靜態的數據到動態化的風險監測來打破數據孤島,科學建模及透明化的信用輸出來消除決策的黑箱疑慮,以及信用服務國際化及公信力的建設來助力中國企業貿易中的跨境信任。只有把標準化與可解釋性同時做起來,信用服務才能真正落地并支持實體經濟。作為實踐者,“商安信鏈”平臺將持續升級模型算法,參與跨境可信數據空間建設,重點賦能中小企業信用洞察,助其預判風險機遇,最終以信用數據驅動新質生產力躍升。未來行業將圍繞“可信”與“智能”雙核發展。
第四屆長三角信用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長三角信用服務跨區域協同與新質生產力建設搭建了高效交流平臺,更凝聚了多方共識、發布了重磅成果、探索了創新路徑。未來,長三角地區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持續深化信用體系建設合作,推動信用服務與數字經濟、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深度融合,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與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貢獻更大力量。(王強 何秋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續航與智駕的雙重進化,猛士M817 Max+版新款上市如何重塑智能越野的競爭力核心?
2025-09-30 -
第四屆長三角信用論壇聚焦新質生產力 共探跨區域信用服務協同路徑
2025-09-29 -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構建“大消保”格局 守護大眾資金安全防線
2025-09-29 -
亞洲七人制橄欖球賽隊長日活動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
2025-09-29 -
開放式智能貓砂盆成2025市場新寵,解放雙手更守護愛寵
2025-09-29 -
泰康人壽×開心麻花:以喜劇為禮,奏響三十周年向善新篇?
2025-09-29 -
森森火山泥:健康是標配,美,才是高配!
2025-09-28 -
2026年中國香氣流行趨勢發布
2025-09-28 -
抗衰風口下,健合集團(01112)Swisse PLUS的增長邏輯與想象空間
2025-09-28 -
平安福重疾賠付30萬,客戶續投40萬保險守護女兒未來
2025-09-28 -
2025中國國際珠寶展:10月啟幕,行業重磅盛事,邀您共赴非凡之約
2025-09-28 -
從信任到托付:平安福理賠30萬后,她選擇為愛加保
2025-09-28 -
雙匯旗下高端輕食品牌“簡頌”發布新品
2025-09-28 -
璀璨交輝,藝境非凡:2025天然鉆石矚目之夜閃耀上海外灘 —— 暨“靈光之境”天然鉆石文化藝術展開幕
2025-09-25 -
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亮點搶“鮮”看!
2025-09-25 -
工農區開展役前新兵愛國教育活動“軍政企”三方聯動燃動役前新兵愛國教育新引擎
2025-09-24 -
陸家嘴國泰人壽福建分開展助殘活動,金融賦能傳遞溫暖
2025-09-24 -
回上游·見金沙:2025“金沙紅了”紅高粱節圓滿收官,金沙酒業以上游精神續寫醇柔醬香新篇章
2025-09-24 -
筑牢金融防線,護航荊楚幸福——幸福人壽在行動
2025-09-23 -
低利率時代東亞聯豐亞洲債券及貨幣基金引領收益新方向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