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觀點:急診科日與夜:掛號到面診要等七八個小時,急救一線開啟緊急招聘
2022-12-31 11:34:33 |來源:時代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羽岐
(資料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722號,722號,分診二級,請到指定診室就診。”12月26日晚上8點的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里,喇叭在不斷重復地呼叫患者。分診臺前,病人和家屬在焦急地詢問,心電圖室和CT室外則排著長長的隊伍,人群里還夾雜著喘息聲和咳嗽聲。
患者家屬在搶救室門外來回踱步,搶救室內,是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的報警聲響。醫生、護士和護工們進進出出,他們或出來告知患者家屬問診病情和治療方案、或與之溝通費用,或通知家屬患者生命垂危。
隨著各地奧密克戎感染高峰的悄然逼近,急診作為醫院的第一道關卡,就診人數快速攀升。
“近兩周以來,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持續高位運行。每日急診內科患者增至450至550人次,以老年人、合并基礎病的危重癥患者為主,24小時進入急診的救護車高達75至90車次。平時,我們的接診量僅為100余人。”朝陽醫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張玉華12月27日對媒體表示。
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賽跑中,沒有人敢松懈,醫護在一線堅守,患者在診室內等待,三四輛救護車在急診科門口的通道中駛進駛出。那里的自動門幾乎沒有停歇,它的開關意味著絡繹不絕的患者以及進進出出的救護隊伍和物資。
“從掛號到面診,至少需要7-8小時”
中日友好醫院的急診大廳內,擠滿了人。
椅子上的病人在咳嗽,折疊床上的患者掛著吊水,有些坐著輪椅或躺在擔架床上的老人剛從救護車上下來,他們身旁是不同規格的氧氣瓶、氧氣袋或自帶氧氣,一邊吸著氧,一邊等著床位。
而那些望著叫號電子屏幕的人,正盤算著什么時候輪到自己,“我們是500多號,現在叫到了200號左右。”兩位就診者在電子屏下攀談起來。
12月26日晚,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分診臺按級別分診患者是急診科就診的第一步。一般來說,急診分診從重至輕,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分診一級意味著“病危”,這類病人一般呼吸脈搏微弱、昏迷或休克,進入急診后或需進行氣管插管,或用升壓藥物維持生病體征。二級、三級、四級病人依此類推,為危重病人、急癥病人和輕癥病人。
分診臺的護士黃麗忙得有些分身乏術,她一邊要回復患者掛號情況,一邊要解答其他患者或家屬的詢問或進行分診前的生命體征探查。“從掛號到面診,你至少需要7-8小時。”黃麗告訴時代財經。到12月26日晚上八點三十分,中日友好醫院的下午掛號已經排到了近800號。
以中日友好醫院的急診長廊向左右劃分,通道左側是輸液室,不少人坐在走廊上打針。通道盡頭是兒科急診,但診室內外并沒有孩子,反而是零零散散的老人坐在床上、輪椅上或者椅子上。
從輸液室與兒科急診中間的通道穿過,往前走是EICU(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門外,家屬與家屬在交談患者的病情,她們輪班守候。“該使用的儀器、治療都用上了,ECMO(體外膜肺氧合)是最后的‘武器’,我們盡最大的努力,最后怎么樣也只能接受”。
而在急診長廊通道右側,也有不少患者,他們或站著,或躺著。“從早上到現在,他只是要看急診,但是在這里等待一天,仍舊在排隊。”一位從通州過來的患者告訴時代財經。
“我們等了很久的床位,終于排到了。”此時她的家人正一邊收拾床鋪,一邊與另一位患者交談道。在此之前,這位老阿姨躺在走廊的折疊床上許久,旁邊放置的是醫用氧氣桶,一邊躺著吸氧,一邊輸液。
在急診科門前排隊住院并非孤例。有患者家屬在走廊上一邊致電北京協和醫院聯系病床,一邊在中日友好醫院等待;也有90多歲的患者直到血氧飽和度不足70%才住進醫院。“我們剛剛住院不足24小時,在住院之前我們自備了無創呼吸機,在賓館等著,后來血氧掉得太低,才住進醫院”有患者家屬告訴時代財經。
各地急診科排長龍,夜間CT激增
不止中日友好醫院,眼下各地不少醫院都面臨相似的境況。醫護感染增加,就診量上升正給醫院帶來一定壓力。
2022年12月上旬,武漢支援志愿者團隊NCP(NCP Relief)生命支援再次加入全國救助行列,“找床位”成為志愿者團隊的工作之一。其統計的數據顯示,從12月17日至今,中日友好醫院、朝陽醫院等多家北京大三甲醫院急診搶救床位使用量空床時少,滿床占據大多數時間。
“12月19日以來,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中心單日接診量超1000例。僅12月28日一天,‘120’救護車入院83次。當日急診收治患者952位,搶救患者79位,其中多位患者是有基礎疾病合并新冠感染的老年人,重癥、危重癥患者比例皆有所提升。”浙江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蔡文偉12月29日對金臺資訊表示。
“如果想掛號,大約需要等待十個小時。”這是12月25日晚七點左右,彭珊在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得到的回應。
彭珊轉而選擇民航總醫院,然而民航總醫院急診科與往常相比也多了不少人,“輸液室的椅子幾乎坐滿了,有的人還坐在輪椅上吊水,走廊里人也不少。拿到號時是晚上8點,而此時號碼已經排到179號,屏幕顯示的看診號碼才60多號。”盡管彭珊做上了檢查,有兩個醫生同步問診,但回到家已經快晚上12點了。
醫院排隊盛況在各地上演。“一開始去急診科就診,整個大堂幾乎坐滿人,這樣的場景有些震憾,以往我從見過。”鄭柚對時代財經講述了她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發熱門診就診時見到的場景,因為發著燒,醫護人員指引著她前往發熱門診,而發熱門診的情況也如出一轍,“長排的椅子上坐滿了人。”
南京某三甲醫院影像科醫生莊文也告訴時代財經,12月25日夜班影像科做了200份急診CT,而其朋友所在的另一家醫院,一晚上拍了200-300張CT,“在此之前,拍50-60張都算多的的。過去只需要一個人的急診班,現在已經安排兩個人值班了。”
“120”呼入量倍增,急救一線緊急招聘
院內,床位、人手緊張;院外,家屬們還在焦急地撥打著“120”急救熱線。
數字見證著這一切。“12月9日“120”電話呼入量達到高峰,當日24小時電話呼入量達3.1萬次,達到常態的六倍。”12月12日,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在北京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此外,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一級巡視員屠志濤在12月19日北京市疫情發布會上回應記者表示,與12月9日高峰相比,12月18日呼入量下降了33.47%,但仍持續處于高位,日呼叫量約為常態電話呼叫量的5倍。最近一周,“120”急救電話日均呼入23815次,12月18日呼入降至21199次。為應對電話呼入高峰,北京急救中心持續提升“120“調度指揮系統能力,擴容交換機和電話線路,中繼線已由240路擴容至360路。除此以外,北京“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調度席位從50個增至100個,同步增設30個云處理,30個云咨詢,以及設置非急危重癥需求呼入熱線,以應對急救資源的占用。
“據統計,截至12月24日,北京“120”急救熱線每日呼入電話量已從12月9日3.1萬次的最高峰下降至1.3萬次。雖然呼入電話減少了,但我們真正要救護車的需求一直持續地增加,從單日2500多次,現在已經攀升到近6000次。”劉紅梅曾對媒體表示。
“120”急救熱線呼入量倍增,急診科爆滿,醫護人員因感染新冠非戰斗性減員,招聘以及派出其他科室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支援急診前線迫在眉睫。
12月26日,福建省莆田市急救中心發布公告,面向全社會招募15名調度崗位人員和15名駕駛員,納入“120”調度員儲備庫和“120”駕駛員儲備庫。當地急救中心介紹,招募人員的薪資待遇為500元/班,報名截至2022年12月30日。
同日,海南省臨高縣政府官網亦發布公告緊急招聘“120”救護車司機22名、“120”接線員12名,“120”接線員薪酬待遇為5000元/月(含五險一金),“120”救護車司機為6000元/月(含五險一金),且當日開始報名,27日開始面試,招滿即止,隨時上崗。
除了緊急招聘,外省支援、其他科室支援亦在緊急調度。“醫院內的內科系統包含呼吸心內科、消化科、腎病科等,這些科室的醫生都來支援急診,急診的病人都是有重癥傾向的,還是要有內科長期的臨床工作經驗做支持。”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急診科醫生楊士波對央廣網表示。
對于急診科來說,就診人數的激增并不最大的挑戰,更為迫切的是對重癥患者的救治。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任何醫院不得以劃定區域為理由推諉、拒收其他區域轉來的重癥患者。”
“最近科室住院的病人,基礎病多,感染新冠后,來了都需要上心電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泵、插入胃管、尿管等。我們病區之一正在推進改為重癥監護病房,現在連續三天在培訓使用呼吸機、除顫儀,但目前仍在使用無創呼吸機、高流量給氧。此外,在人員銳減之下,我們醫院的規培護士也要學習獨立上班了。”中部地區某三甲醫院護士張軒對時代財經提到。
(以上采訪對象均為化名)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當前觀點:急診科日與夜:掛號到面診要等七八個小時,急救一...
2022-12-31 -
在煙火升騰的春天 與你相擁丨證券時報新年獻詞
2022-12-31 -
《2022為什么我沒在股市賺到錢》
2022-12-31 -
快報:2022年末簡記
2022-12-31 -
天天速看:農林牧漁行業周報(第五十一周)11月能繁環比增 關...
2022-12-31 -
機械設備行業周報墨水降價帶動數碼印花滲透率提升加速 通用設...
2022-12-31 -
傳遞優秀雋永的文化內涵,虛獼帶來全新文創體驗
2022-12-31 -
上海S基金交易所上線滿一周年 基金份額成交額破40億元
2022-12-31 -
何為底部!
2022-12-31 -
今日熱搜:基本面穩步提升 重慶農商行受國資股東和北上資金...
2022-12-31 -
天天簡訊:全球重要股指表現俄羅斯股市墊底,美股納指倒數,A...
2022-12-31 -
北交所在資金端跨出重要的一步
2022-12-31 -
世界熱議:舉報開車吸煙、不系安全帶等,濟南擬給予獎勵
2022-12-31 -
天天看熱訊:輕工制造及紡織服裝行業周報NIKE存貨清理取得進...
2022-12-31 -
當前快訊:濟南皇亭體育館開啟建館以來第二次升級改造
2022-12-31 -
要聞:“無鋼”濟鋼重返中國企業500強
2022-12-31 -
每日看點!濟南這地3000余盞路燈照亮百姓回家路
2022-12-31 -
當前熱文:濟南三大火車站2023年元旦假期運輸啟動 部分客票緊張
2022-12-31 -
躋身《時代》周刊2022最佳發明 “寧王”麒麟電池即將出貨
2022-12-31 -
焦點快看:連花清咳片獲評“2022北京晚報讀者推薦家庭常備止...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