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世界頭條:深度丨“風光儲”萬億賽道的煩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恩惠彭強費心懿 上海北京報道


        (資料圖片)

        新能源是當前最熱門的賽道之一。以風電、光伏、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近兩年來扛起了A股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的大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2022年,上述三大新能源板塊業績整體報喜——報告期內,“風光儲”A股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超1.5萬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逾1780億元,同比實現穩步增長。

        而2023年一季度,“風光儲”板塊之間的業績表現有所分化。光伏、儲能板塊依然維持較快的增速,風電板塊卻因困囿于風機“價格戰”的煩惱,不少頭部企業一季度凈利潤下滑。

        不可否認的是,受益于“雙碳”目標帶來的需求提振,“風光儲”賽道未來的成長空間十分明確,各自的市場規模均突破萬億。但各行業內部之間的激烈競爭,注定這必然是一場“淘汰賽”。

        風電:“價格戰”擠壓,利潤表現迥異

        2022年,風電行業面臨諸多新的變化。在政策層面,風電產業與光伏產業同為“新能源”行業最耀眼的雙子星,繼續維持著快速增長。但“平價時代”的到來以及“價格戰”的持續,讓風電行業“廝殺”的勢頭更加明顯。風機價格屢創新低,原材料成本卻沒有隨之下降,風電整機廠商的日子不太好過。

        在同樣的行業背景下,不同的業務側重點讓龍頭風電整機廠商們,交出了迥然相異的財報數據。

        4月28日晚間,明陽智能公布了2022年經營業績。報告期內,明陽智能實現營收307.48億元,同比增長12.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55億元,同比增長9.4%。分行業來看,明陽智能去年風電及相關配件銷售業務營收減少了9.67%,毛利率減少1.39個百分點至17.77%;風電場發電毛利率減少6.69個百分點至59.88%,營收下滑9.03%;電站產品銷售毛利率22.14%,貢獻了主要增長。在財報中明陽智能也表示,公司營收規模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電站產品銷售收入的增加。

        穩坐國內風電整機商頭把交椅的金風科技,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都顯著下降。財報數據顯示,金風科技2022年營收464.37億元,同比下降8.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83億元,同比大降36.12%。

        2022年,風機及零部件銷售業務營收占金風科技總營收的70.12%,風電服務和風電場開發占比分別為12.16%和14.88%。報告期內,金風科技風機及零部件銷售營收下滑18.36%,毛利率為6.23%,較2021年同期下跌11.48個百分點;占比較小的風電服務營收增長38.33%,毛利率上升11.77個百分點達到23.81%;風電場開發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2.15%,毛利率微微下跌2.98個百分點,為65.39%。

        運達股份則實現了增長,主要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173.84億元,同比增長7.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7億元,同比增長5.12%。運達股份去年大容量機組占比顯著提高,在海上風電業務和海外業務拓展方面都取得了突破。總體來看,去年運達股份風電機組毛利率與2021年基本持平,為17.10%;發電業務毛利率下降29.24個百分點,為55.68%。

        由于海上風電補貼退坡,電氣風電業績不佳,陷入巨額虧損。2022年,電氣風電營收大降48.61%至120.75億元,虧損3.38億元,同比大降166.68%。

        電氣風電表示,2022年開始,海上風電不再享受國家電價補貼,全國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大幅回落,公司海上風電裝機交付量也大幅下降。此外,2022年,電氣風電部分市場區域銷售訂單交付受到物流運輸、項目現場建設進度等因素影響,未能按計劃實現產品銷售收入,造成營收同比大幅下降。

        在利潤方面,電氣風電則受到了風電新訂單價格走低和成本無法快速下降的影響。電氣風電將新接產品銷售訂單的預計虧損超過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部分,確認為其他流動負債共計6.8億元,進一步減少了公司的營業利潤。

        電氣風電表示,公司核心競爭力未收到重大不利影響,主營業務、主要財務指標變化情況與行業趨勢一致,但若后續風機市場招標價格持續下降,而公司無法保證產品成本隨銷售價格同步下降,公司業績仍存在下滑風險。

        三一重能此前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122.41億元,同比增長20.07%;實現歸母凈利潤16.12億元,同比微增0.58%。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約3.7億千瓦,同比增長11.2%;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35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3046萬千瓦;2022年,中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約3763萬千瓦,較2021年同比下降21.2%。

        2022年,國內各相關部門相繼出臺多個可再生能源、綠色轉型相關方案及規劃,繼續引導可再生能源及非化石能源發展,風光大基地建設被多次強調。國內風電行業繼續朝向大兆瓦機型邁進,風電高端裝備制造研發能力取得重要突破。此外,海上風電也成為行業競爭的焦點,行業競爭者開啟深遠海風電的探索和爭奪。

        2022年,國內各沿海省份相繼出臺“十四五”時期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省級海上風電補貼政策也陸續出臺。金風科技表示,據統計,國內各省“十四五”期間風電規劃總量超過338GW,為“十四五”后期的風電招標量形成有利支撐。

        運達股份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中國風電行業面臨著機制和政策不斷調整、電力市場改革深化、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關鍵零部件產能不足、整機價格持續下行和國際形勢復雜等多重挑戰。但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風電行業努力尋求市場業務新突破口,風電市場依然成績斐然,也為“十四五”及“十五五”中國風電行業的高增長、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光伏:去年營收1.3萬億,今年有望再創新高

        承襲近些年來高速發展的趨勢,2022年,我國光伏產業產值(不含逆變器)突破1.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發稿時,88家A股光伏公司2022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32萬億元,同比增逾8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89.95億元,同比增幅逾90%。值得一提的是,另據一季報披露的經營數據,上述公司今年前三個月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達到3016.48億元、459.19億元,同樣較2022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

        對于光伏板塊而言,2022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2020年至2021年,雖然疫情等因素擾動行業發展,但整個光伏產業卻實現了高增長。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這兩年,A股94家光伏公司合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77.99億元、797.99億元。但在2022年,在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激增的背景下,A股光伏公司整體的凈利潤也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并且超過2020年和2021年兩年之和。

        尤其是下游組件廠商,凈利潤增速集體發力。

        硅料依然是去年最賺錢的環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協鑫科技(注:H股)、新特能源(注:H股,但為A股特變電工的控股子公司)四大硅料巨頭企業2022年合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2.26億元。這其中,通威股份202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7.26億元,同比增長217.25%;大全能源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1.2億元,同比增長234.06%。

        得益于過去一年,硅料價格整體維持著較高的水平,頭部硅料企業量價齊升。但到了今年一季度,隨著硅料價格整體下滑,頭部硅料廠商利潤增速有所放緩。例如,通威股份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6.01億元,增速降至65.59%。

        2022年A股光伏板塊盈利能力改善最為明顯的要數中下游的電池和組件環節。

        電池環節的利潤改善可從愛旭股份的財務數據得到體現。該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50.75億元,同比增長126.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28億元,扭虧為盈。大尺寸PERC電池盈利修復,是該公司去年業績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2022年以來,受益于大尺寸光伏電池需求提升以及供給偏緊的原因,電池片產品議價能力提升。

        組件廠商凈利潤集體大幅增長亦是另一大看點。2022年,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四大組件巨頭保持著出貨量領先的競爭格局,而在垂直一體化模式的影響下,這四家組件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好于2021年。財報顯示,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去年分別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7.79億元、55.33億元、37.11億元、29.47億元,尤其是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這三家組件企業,去年凈利潤均實現翻倍式增長。

        實際上,今年一季度上游硅料價格的下滑為下游組件廠商繼續提升盈利空間打下基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組件廠商的凈利潤再度實現翻倍式增長,分別達到17.68億元、25.82億元,同比增幅均超過200%。

        “受益于上游硅料價格下降,各組件企業垂直一體化程度的提升,組件龍頭企業的盈利改善趨勢已經確定。”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23年,光伏產業鏈下游環節盈利能力的提升幾乎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當今年吹響“新增百吉瓦”裝機號角后,整個光伏行業的經營狀況有望再上一個新臺階。

        儲能:業績紅利兌現,海外市場毛利率高

        在國內大型儲能和海外市場需求的共振之下,儲能的業績紅利正在逐步兌現。

        多家儲能上市公司發布的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顯示,整體來看,多數儲能賽道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部分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甚至超過100%。

        普遍來說,參與儲能電池、PCS、集成和運營環節的各家上市公司幾乎均取得量價齊增的亮眼表現。即便受到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影響,儲能電池端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這也并未影響行業的樂觀度。

        電池是儲能行業最具看點的環節。

        根據SNE Research統計,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122.2GWh,同比增長175.2%,市場需求帶動了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鵬輝能源等鋰電龍頭的高成長性,同時他們也通過儲能業務的發力得到了新的增長點。

        盡管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系統銷量年報中未明確,但根據SNEResearch統計,2022年,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出貨量53GWh,同比增長212%;其全球份額由2021年的38.3%提升至2022年的43.4%。

        億緯鋰能的儲能業務即將與動力電池業務并駕齊驅。2021年億緯在儲能電池領域排全球第六,去年躍升至第三的位置。2022年億緯鋰能的出貨約9.5GWh,同比大增850%。盡管出貨量不及寧德時代,但增速迅捷。另一邊,今年一季報顯示,億緯鋰能的儲能業務高增速仍在持續。具體來看,儲能電池業務在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了超過30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接近200%,環比基本持平。

        鵬輝能源轉型儲能收獲顯著成效,報告期內,該公司的儲能業務收入尤其是戶儲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占總收入比例也大幅提升至54%。儲能出貨量繼續排名行業前列,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統計,公司2022年度儲能全球市場出貨量排名前五、戶用儲能出貨量排名前二。

        2022年,國內大儲裝機規模放量的同時,歐洲戶儲市場需求旺盛,美國大儲及戶儲裝機規模也在保持快速增長,國內外儲能需求提振為賽道股帶來業績“底氣”。這其中,儲能逆變器廠商出貨量更是大幅提升。

        德業股份、錦浪科技、固德威等逆變器股均受益于光儲業務的增長,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科士達的增速也達到了75%。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22.74%,業務占比從2021年的13.00%增至25.15%。作為逆變器“千億龍頭”的陽光電源事實上已入局儲能多年,蟄伏許久。過去5年陽光電源儲能業務加速度增長,銷售收入的復合增長率高達92%。

        南都電源在去年實現扭虧為盈。電力儲能與工業儲能是該公司的兩大主要的業務收入來源。公司表示,產品供不應求,儲能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而從財報來看,國外儲能市場的毛利率顯著高于國內。南都電源2022年的國外業務毛利率為13.35%,遠高于國內毛利率3.36%。

        另一邊廂,境外收入也一直是派能科技的主要營收來源。2018年至2021年,該公司海外業務收入比例皆占七成以上,2022年,該公司的海外營收占比甚至高達95.88%。同時,2022年海外毛利率34.99%也遠高于國內毛利率的13.91%。

        去年,碳酸鋰價格高漲為儲能電池企業帶來業績壓力,以南都電源為例,其毛利率表現顯著下滑,電力儲能的毛利率為13.64%,同比下降13.52個百分點;工業儲能的毛利率為4.08%,同比下降8.96%。這并非個例,寧德時代2022年的毛利率17.01%,同比下降11.51%。到第一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回暖到21.3%。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一路回落,且在4月18日出現首輪反彈,出現了產業“拐點”信號。高工儲能(GGII)的分析認為,“動力領域的鋰電產業鏈發展正在從大開大合走向平滑發展周期。這種穩定的產業發展格局傳遞到上游,2023年碳酸鋰價格也會基本保持穩定。”

        基于此,GGII預測,儲能電芯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下滑與企穩,預計6月價格將跌破0.7元/Wh,2023年下半年將下滑至0.6元/Wh。

        從中標價格來看,受益于上游原材料大幅下降,3月儲能系統報價環比下降明顯。儲能電芯成本或已低于0.6元/Wh,達歷史最低,隨著碳酸鋰價格繼續下降,電芯成本降低有望帶動儲能系統報價繼續下降。鵬輝能源4月1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跌,儲能鋰電池生產成本下降,這對儲能行業有利。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裸男gv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